APP下载

善于融合 巧于教育
——基于素质教育的生物学科教学实践策略

2022-11-20何玉莲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素质教育

何玉莲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良的创新性人才,也是时代赋予生物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生物学科教学也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肩负使命与责任,立足于素质教育,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生物学科教学把素质教育推向纵深?

一、把思想教育寓于生物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认识

(一)紧跟时代需要,对学生进行使命担当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中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科技进步新高潮的核心技术,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应用潜力已经在医疗保健、新材料、能源等领域显现出来,并产生巨大效益。就目前而言,科学家已经发现,水稻花期早晚是由负责调节成花素的基因决定的。科学家还通过基因技术培育了包括能够抵抗病虫害的新基因水稻在内,多达1500多种移植外来基因的农作物,并对主要的家畜品种进行了基因改造试验。这一现代生物技术成果不仅会培育出更多优良的新基因动植物品种,扩大人类的食品来源,推动其他技术蓬勃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紧跟21世纪科技发展的形势需要,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善于融入、融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使命担当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刻苦学习学科知识,志存高远,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生物课堂中学习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基础知识时,有目的地融入生物科学发展史上与这一部分知识或内容相关的重要事件,向学生介绍目前最前沿的生物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就能让学生在感受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坚定学习信心,树立远大志向,提高自身素质,在将来投入生产建设中去,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开阔自身视野,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

每一个人的发展都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把学科教学和国家战略相融合,巧妙教育学生,学科教学才会具有现实价值。例如,关于科教兴国战略,从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起,到90年代初期“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转移,开始不断缩短或赶上与世界高技术发展存在的差距。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抓住生物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利用学生对花草、鸟虫等生物天然就有的亲近和爱好心理,运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和实验操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夯实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基本技能、科学探索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把科教兴国战略思想融入生物学科教学之中,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素质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正视现实问题,为学生树立改良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少数人生物学科知识贫乏,个人素质低下,做事目光短浅,一些不良现象或问题频频出现。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偷猎国家珍稀动物、捕杀益鸟青蛙;不顾污染环境的危害在清澈的河流、湖泊中屡屡排污……这些现象屡禁不止,致使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水源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生态系统恶化而致使沙尘暴横行……这一切都应该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为此,人们需要在农牧渔和工业生产、城镇化和水利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活动中,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生态效益,把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相结合,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例如生物安全问题,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息息相关,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与生物有关的因子对经济、社会公共健康与生态环境等产生了一些危害,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颠覆性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生物安全形势愈加严峻。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融合危及生物安全的现实问题,教育学生,唤起学生捍卫生物安全的意识,全身心投入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把握中去,提高综合素质,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正视问题,摆出问题,在加强生物学科教学的同时,加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学生树立改良思想。

(四)激发学习豪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在中小学各学科必须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合到学科课堂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均明确指出,以祖国丰富、珍奇的动植物资源和中国古代、现代在生物科学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为内容,结合生物学科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生物学科和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生物学科本身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又能培养其热爱科学、捍卫真理的情感与思想。例如,生物教材中所列的中国珍贵动植物资源、中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知识,以及从古至今对动植物的研究、中国在动植物研究方面对人类的贡献等相关内容,都是激发学生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好教材。在进行融合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方法、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能够树立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捍卫科学真理的远大理想。

二、把方法指导寓于生物学科教学之中,全面提升学生技能

(一)突出全员特点,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全员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之一,又称全体性或大众性,指的是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初高中生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严格执行包括生物学科在内的每一科课程,总结各学科学习的普遍规律或方式方法,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生物学科教学而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把三个融合作为指导方法,即把生物学科教学和理想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融合起来,让理想生成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让国情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让辩证唯物主义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论。例如,以生物学的最新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为内容,通过讲述某项成就,和课堂学习内容相融合,以此激发学生理想,教育学生为将来入职某个岗位去做职业生涯规划,绘制自己的理想发展前景,清醒认识自身能力和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通过刻苦学习努力缩短差距,趋向目标。再如国情教育,针对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国情问题,可以从生态环境案例中融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内容,联系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对森林和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而带来的土地污染、森林毁灭、淡水缺乏等生态问题进行国情解读,教育学生树立宏观的生物“一体化理念”。还如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融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其目的就在于认识自然界各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分类、结构、生理、进化、遗传和变异等,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而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工业、医药、国防领域的应用等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这样对学生进行三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认识就会为之广阔、深入。

(二)紧扣学科知识,让学生参与保护活动

生物学科内容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体生理卫生、环境、生态、遗传变异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涉及的领域广泛,小到衣、食、住、行、医,大到环境、气候、生态等,无不涉及生物学科。尽管这些知识在呈现方式上比较零散,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具有完善的体系和很强的系统性,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其特性,善于融合、深入把握。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作为副科而常常不要求考试的生物学科一直不被重视。岂不知,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等知识,对应的是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事关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如果仅仅是为了应考而学,那么不仅认识不到生物学科的学习对人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这个如此辽阔的地域,如此复杂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如果对学生教育不好,仍然以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那么必将使自然环境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一种生物发生变化将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群的变化。 由于受到人口众多、农业拓垦、森林采伐、过度放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野马、犀牛、新疆虎、高鼻羚羊等几十种动物已基本灭绝,雪豹、白鳍豚、大熊猫、华南虎等上百种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约有4000~5000种高等植物也已经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的状态。这些严重的结果无不告诫人们,加强生物学科教育十分必要,提高每个人的素质刻不容缓。只有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自觉参与到维护生态平衡中来,参加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全面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技能,那么,人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三、把农业生产寓于生物学科教学之中,全面增强实践能力

(一)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很大。而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农业后备力量的重任,而且也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践阵地。为此,把农业生产内容融合在生物学科教学之中,全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在生物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实验次数并延长实验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像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确保学生人人参与。在实验中,学生经过自学、观察讨论,把实验收获讲给老师同学。这样既把生物学科知识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

(二)开辟实践路径,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结合农业生产开展动植物的种植、饲养以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教育之后,老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把所学知识运用、融合到农业生产之中,以产生科技兴农、科技兴林成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例如,结合生物学科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把西瓜、西红柿、黄瓜等栽培技术运用、融合到生产过程中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还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农田农场劳动、种草植树劳动、果林剪枝施肥劳动等,把生物学科知识直接运用、融合到生产劳动之中。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形态美及结构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学习法律法规,让学生懂得依法行事

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国家在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学习这些法律法规,既是对自身权利的保障,又是对自身行事的指导或约束。例如,国家为了促进环境的好转、经济的协调发展,制订了相关的《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划定一些动植物保护区。为此,响应国家改善环境的号召,就要把这些法律法规融合到生物学科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把这些知识和政策法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认识,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措施,达到巧妙教育的目的。

21世纪基础教育的特点是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21世纪也是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之后,生物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医疗、能源、食品、贸易等各个领域的时代。人类在生物技术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人们正视当前形势,在扎实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善于融合,巧于教育,以素质教育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素质教育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也谈素质教育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