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依标评价 导向教学
——2021年全省物理中考命题情况分析与改进建议
2022-11-20兵许帮正
叶 兵许帮正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认真贯彻执行相关规定要求。2022 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是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中考,是社会关注、家长关心、师生关切的热点,考试命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的关键环节,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后“双减”政策的落实有重要影响。
当前,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还存在试题质量不够高、能力素养考查不够充分、实验探究流于形式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我省各地中考内容改革,充分发挥中考对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现对2021 年全省中考物理学科命题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全省各设区市中考物理学科命题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突出价值导向,厚植家国情怀
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试卷的编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强化对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在中考命题中要精选素材、精心设问,全面彰显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体来看,近些年各设区市物理命题都比较注重渗透“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方面的内容,如2021 年各设区市命题能关注我国重大科技进展和重大工程项目,将海水稻、北斗导航、天问一号、天舟二号、祝融号火星车以及新能源汽车、高铁、水电站建设等作为试题情境,以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还有些试题以白鹤滩水电站、安全用电、节约电能等作为情境,培养学生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的意识。这些试题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较好地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但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各地还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等现象,选用的素材、创设的情境与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融合度不够。在今后的命题中需要进一步紧扣时代发展,贴近社会进步,深度挖掘当地学生熟悉的鲜活素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精心设计问题指向,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知识构建、知识应用、社会发展等学以致用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解决来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发其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体现在做事中学习、在做事中育人的目的,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落到实处。
二、依据课程标准,落实考查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其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育人目标的实现。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等,是开展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是发挥中考导向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中考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命题。
2021 年各设区市能遵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相关要求进行命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课程理念的全面落实。课标所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课程理念在考试命题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如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取试题素材,引导学生用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去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设计时,应突出体现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科学思维的考查。
二是重视试卷考查内容的整体规划。在编制多维细目表时,对课程内容中“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和“能量”三个“一级主题”做到全覆盖,且这三部分的分值占比与相应的教学课时比例应大致相当。各设区市试卷对科学内容“三级主题”的覆盖率达73%~87%,在保证试卷有较大内容覆盖面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核心知识的考查,对“三级主题”中“理解”“认识”水平的知识内容进行了重点评价。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地在命题中要严格把握试题考查的内容范围和能力要求,杜绝超标超纲情况的出现。命题者首先要明确课标中“了解”“认识”“理解”等认知水平要求的具体内涵,确保每道试题的设置都符合课标要求。如课标中规定“理解”层次的内容有密度、压强(固体)、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因此应尽可能地避免在“浮力”“液体压强定量计算及推导”等方面设置难题。其次,不能以素养考查为名,将高中内容稍加改编后简单下放。假如高中内容在中考试题中出现,将导致初中物理教学朝高中内容方向补充、深挖,这既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减负提质目标的达成。最后,各地在命题中要注意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要求。
三、杜绝机械记忆,实现素养考查
根据课标要求,物理中考应注重对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各地在命题中对此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21 年各地命题中都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有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论证、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如以“电压力锅煮饭”工作过程为背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构建模型的能力,科学评价学生“分析与解释”“思想与方法”“反思与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些试题都基于生活中或学生学习中的真实情境,指向问题解决,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物理观念的综合程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少数试题的考查脱离具体情境,或者将教材内容简单再现,这容易导致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记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合理控制难度,体现考试性质
试卷难度是反映试卷命题质量、体现“两考合一”考试性质的一项重要测量指标。2021 年各设区市物理试卷实测难度系数在0.70以上的有9 个,实测难度系数在0.70~0.60 的有3 个,0.60 以下的有1 个。总体而言,各设区市能依据区域学生实际,对试题难度进行较好的控制,能够在水平性考试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兼顾选拔性,试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少数设区市试卷的难度偏大,这不利于中考考试功能的发挥。
做好试卷的难度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认识中考“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少数地方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而忽视其学业水平考试功能,导致试卷偏难,这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不符合当前“双减”的政策要求。
二是注重对试卷的难度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和合理规划。根据教育测量学相关理论,一般以难度系数大于0.70 为容易题、0.40~0.70 为中等题、小于0.40为较难题。一份体现“两考合一”功能的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分值比例为7∶2∶1为宜。
三是要充分认识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一般来说,影响一道试题难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试题情境的新颖度和解答过程思维的复杂度,在命题中要注意从上述两个方面对试题难度进行调控。
四是要从本地教情、学情出发,准确进行难度预估。试题的实测难度与测试对象的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命题过程中,不能简单模仿外地试卷的难度,要依据本地学生的能力发展实际情况来设计试题。在预估试题难度时,要组织命题组成员先对本地往年的中考试题进行难度预估,然后对照试题的实测情况进行难度校准,在此基础上命题组成员独立对每道试题进行难度值估计,由此形成试卷总体的难度预估情况。若发现预估的难度与要求存在差异,要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此外还要注意,中考物理试题不宜在偏、怪上做文章,不宜在繁难的计算推导上以及解题的技巧性上设置难度。试题的考查重点应关注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杜绝人为编造不符合实际的繁难试题。
五、突出情境创设,助推素养落地
情境指的是与试题相联系的文字、数据、图形、图表所构建的背景、环境和场景等,是为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一般来说,“情境”可以理解为: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应用的现实生活领域,及其使用的场合或目的。试题情境化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不少试题的情境本身就承载着教育与宣传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有利于体现考试公平的要求,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全新的问题,实现了在公平条件下的考查;有利于落实对学生素养的考查,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其素养能力;有利于体现学以致用的价值追求,通过联系实际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充分体现出学科的价值;有利于实现引导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学实现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因此,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是当前考试命题改革的重点。
2021 年各设区市在中考命题中积极进行试题情境化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也形成了较好的教学导向。
一是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各设区市命题注重密切联系教材,联系学生的学习体验,围绕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课标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课后实验等进行试题设计,评价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助力“双减”。如徐州市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试题,对教材中的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特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三组实验进行了融合设计,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论证能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是注重挖掘生产、生活实际素材。各设区市在命题中注重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能源环境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新成就等情境素材,并能根据情境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以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如常州市试卷中有20 道题以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为命题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合理利用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体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价值。
三是关注科技创新的素材选择。以我国最新科技发展及重大项目建设成就为背景,突出物理知识是重要的科技要素,体现科技兴国的理念,促进学生了解新科技、关注新科技,分析新科技、新成就中的基础物理知识。如扬州市试卷中的“白鹤滩水电站”试题,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素材,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能量转化、压强、效率、热量、电能等物理规律和概念,对火电站的效率进行估算。在解答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提高情境化试题的质量,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试卷的情境分布及结构进行总体规划。借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试题情境的分类,我们可以将试题情境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两类。在规划试卷时应做到两类情境兼顾,充分考虑试题情境对试题难度的影响,在试卷总体难度结构指标的规划下提高试题情境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二是要广泛搜集并严格挑选情境素材。命题的素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图书等,也可以是学生在日常上课中的学习表现。素材要真实可靠,素材内容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不可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素材要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素材类型及呈现方式要尽可能多样,素材的阅读量不宜过大,等等。总之,要拓展试题材料的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同时,试题素材的选择要注意“四性”,即导向性——确保材料的权威性,杜绝政治性和科学性错误;新颖性——有一定新意;适切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内容相匹配;深刻性——有思维的内涵,符合考试测量的目标。
三是要强化情境与设问的关联性。在命题过程中要兼顾试题的考查目标与素材内容的关联,使问题的指向能够与素材紧密结合,避免穿靴戴帽、贴标签情况的出现。如设计实验探究题时,可以围绕学生分组实验改变传统的考法,关注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及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也可以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合理设问,将学生所学物理实验内容、方法和实验技能进行适当迁移,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此外,在用教材中的情境素材命题时,要注意避免简单重复教材内容,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因为教材情境是学生熟悉的,在此基础上做些变化,可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用好教材,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六、关注实验探究,渗透科学本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手段、方法,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动手动脑,研究并解决问题,对深化知识的理解、领会物理思想方法、提高能力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考试中要高度重视对实验探究的考查,提高实验探究试题的命题质量。
2021 年各地的实验探究试题,在覆盖探究要素的基础上,除继续重视对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外,对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评估方案等要素也有所涉及。
素材选择上体现出多元性,注重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性任务设计。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形式较为多样:有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的小实验,有对学生必做实验的创新考查,有基于项目的设计分析等。以此评价学生能依据物理原理、应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能正确使用基本的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证据,能根据证据对猜想与假设做出判断、解决问题并得到实验结论等学科关键能力。
今后在命制实验探究试题时,要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试题的质量。一是要进一步扩大科学探究各要素考查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在纸笔测试中对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交流评估等要素进行有效考查的方式方法,实现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覆盖;二是要避免简单重复教材实验,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境,突出对学生实践意识与能力的考查,如规范操作的能力、安全的观念、证据的意识等,这对实验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三是要精心设计实验探究的考查问题,挖掘试题的思想内涵,体现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本质的理解、对研究方法的深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