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师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20黄辉荣王大庆龙学渊

广州化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储运教师队伍应用型

黄辉荣,梁 平,王大庆,孟 江,龙学渊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依据学校“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及“德育为先、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注重素质、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明确提出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即通过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5]。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6-9]。在过去,油气储运专业师资队伍存在学历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工程背景不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更好的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专业从教师队伍组成、教师个人能力提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改进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油气储运专业教师队伍,助力学校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1 专兼结合,打造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

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保证。油气储运专业的师资队伍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构成。对于专职教师,专业着重从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等方面加强建设,先后从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了一批具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博士。目前,专职教师队伍中的高级职称人数、中青年教师人数(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均占到了80%以上,初步建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整个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工程技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中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油气田企业或设计研究院所先后聘请26名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建了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确保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及教学效果。一是与兼职教师签订了聘用合同,明确了聘期内的工作职责和相关义务;二是通过给予一定的薪酬激励兼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合理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三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培训中有选择性的邀请兼职教师参加,提高其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是强化兼职教师教学过程监督管理,包括授课计划、教案编写都要求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执行;五是建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交流平台,专兼共同完成教学、课程建设等任务,如在毕业设计指导采用“双师”模式,确保了兼职教师的工作质量。

2 注重内涵,着力提升教师个人能力

对新进教师,要求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熟悉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创新等各项能力。为此,专业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导师,对其“传、帮、带”指导;二是对新进教师开展一年期助教工作,满足相关考核要求后方能取得“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上岗证”;三是安排新进教师到油气田等企业生产现场实践半年;四是上课前必须进行不少于两次试讲,只有试讲通过方可正式上岗授课。对年龄在45岁以下,不具备半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要求完成“学生工作经历、工程实践经历、国内外进修经历”的三种经历锻炼,全方位提升青年老师的各项能力。

在教学方面,专业通过多举措并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专业以学校和学院定期举办的课程建设、微课制作等系列专家讲座为契机,引导本专业教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二是专业坚持利用周三教学研讨会开展集体说课、教学方法讨论及教研教改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相互提升。三是专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观摩活动和各类教学比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四是围绕同行评教、专家评教、学生日常和课程结业评教,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引导教师对教学中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持续改进提升。

在科研方面,通过打造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平台,营造良好的工程研究生态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二是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制定明确的团队建设任务与目标,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三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开展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四是有意识地重点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加大骨干教师国内外合作交流的力度,使其接收和深刻理解国内外先进工程教育理念,让他们全面负责和参与专业建设中相关重大事宜,努力造就拔尖人才。

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鼓励教师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博士或博士后;支持优秀教师到重点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进行课程进修或参加研修班。截止目前,本专业已选送了6位教师在职进修博士或博士后。其次,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访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三是鼓励和支持教师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到国外从事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四是积极开发国内外交流与培训项目,拓展教师国际视野,提高教师学术水平。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专业教师职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3 突出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进提升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改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紧紧围绕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服务于企业一线现场工程师的目标,及时跟踪经济社会和能源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持续推进多样化教学研究与改革。二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教师将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工程伦理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加大在线课程、案例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系里及课程组广泛收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详尽的改进措施,指导教学过程的改进提升;系里定期组织教师互相听课,通过课堂实例,深刻剖析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课程组组织教师说课以及集体备课,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帮助教师打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四是发挥教学专家的指导作用。在学校层面,学校成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学督导组,不定期深入课堂开展集中与分散听课,从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在学院层面,学院组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深入课堂,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程内容展示、教师仪表仪态、授课技巧等方面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五是持续改进,教师在开始新一轮的授课之前,会首先梳理上一次授课时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达成度评价报告以及学生评教意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其落实新一轮的课程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着眼未来,建立长效管理评价激励机制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一方面,改进教师师德考核要求,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奖、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的首要标准;另一方面,对师德师风中表现失范和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专业以每年的评优表彰、年度考核等为载体,选树先进典型,借助新媒体形式,集中宣传教书育人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人、感染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专业坚持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未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不能聘任到正高级职称。专业要求教师必须承担课后辅导、课程设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实验教师必须完成实验、实训的指导工作。

坚持开展教师绩效考核,督促教师履行责任,提升教学质量。专业专任教师必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并且保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确保完成相应的教学绩效、科研绩效,才能获取相应的考核奖励性绩效。这成为提升全体专任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根本保障制度。学院在年度考核指标中将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需完成的指令性工作进行量化,实施年度考核。考核结果运用于绩效兑现、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岗位聘任,对考核为学校优秀和学院优秀的教职工进行单独绩效奖励,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执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学校建立了以学生、教学督导、业务主管领导为主体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由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将教学督导、业务领导及学生评教意见和建议等信息,每学期反馈各学院教学负责人及相关教师,进行针对性整改。具体环节和措施包括:督导组随机听课、专业老师和相关领导随机听课、期中教学检查及学生评教、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实验室检查、实验实习实训抽查、课程设计抽查、毕业设计(论文)抽查以及学院层面开展的教学法活动抽查等工作,对教师各项教学活动进行定期评价。每位任课教师均可通过教务系统在线查看学生、专家和同行对自己的评价结果与建议。同时,严格执行教学质量问题问责制度,对教学质量问题进行问责,督促教师不断改进。

全面落实OBE理念,专业紧紧围绕培养服务于企业一线的现场工程师目标,及时跟踪经济社会和能源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持续推进多样化教学研究与改革[10]。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对探索应用型本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化发展思路、提升教学理念、强化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大在线课程、案例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注重强调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工程伦理的培养,实施考核方式多元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促进了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 结 语

本文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提出了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油气储运专业教师队伍,从教学业务、学术科研、工程实践等全面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指导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通过建立完善长效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及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改进。相关改革实践成果为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储运教师队伍应用型
天然气储运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运用研究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油气储运工程实施中常见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