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药物合成反应》一流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2022-11-20王占勇丰贵鹏王凯凯陈荣祥

广州化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制药一流教学内容

王占勇,丰贵鹏,王凯凯,陈荣祥

(新乡学院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的指引下,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下,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任务。只有建设成一流本科,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从而产出一流成果,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为推进“以本为本”的本科教育,2019年正式提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就是在不同类型的高校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实现本科教育的全面振兴[1]。

“双万计划”是面向各类高校的全部专业,支持鼓励地方高校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流本科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区域性、特色性、专业性等鲜明的地方特色,使得地方高校也能够在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上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1 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物品种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扩大,制药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制药工程专业也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乡学院药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努力建设于2018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目前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们非常珍惜,从学校到制药工程教研室都在围绕该专业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希望早日把制药工程专业建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目前我们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是化学制药:一是制药工程教研室具有一支年轻的化学合成博士教学团队;二是新乡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化药合成企业丰富,并与多家化药合成企业建立了合作实习基地。因此《药物合成反应》这门课程在化药合成特色的一流本科建设中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没有一流课程就没有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重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地方特色一流本科专业建成的关键[3]。

2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药物合成反应》是制药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该课程在《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等课程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参考教材为闻韧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共八章,内容包括常见的重要单元反应和药物合成设计原理[4]。该课程的难度高于基础有机化学,其中涉及到的大量单元反应的机理,让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有机化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现象。此外,作为和药物合成反应配套的实验课程,与有机化学实验类似,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学生觉得没有兴趣。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与一流专业相匹配一流课程还有不小差距。

3 具有地方特色的《药物合成反应》一流课程建设思考

对一流课程的建设教育部提出应该包括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5]。这“五个一流”揭示了一流课程的内涵,也为一流课程建设的指明了方向。

针对本专业《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药物合成反应》教学实践和科研,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路上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药物合成反应》在地方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中的特色作用,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适应新时代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更好服务于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高校一流学生的培养,从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浅显的思考总结如下:

3.1 建设一流的交叉融合教学团队是关键

教学中的新内容、新理念、新方法发成功应用都是由任课教师来实现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打造一流的交叉融合教学团队是建设一流课程的关键。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与《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密切相关,同时与制药工程专业的化药合成特色相对应。因此教学课程团队应该打破各个课程教学团队相互独立的老套路,进行相关课程团队的交叉融合。《药物合成反应》课程与《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团队及当地化药生产企业的合作导师进行交叉融合,对于相联系的重点理论与实践内容,各个团队之间应该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协同推进,共同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加强理解、记忆和实践应用,最终让学生能够获得各个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体会学以致用的快乐。例如化药合成企业生产的氯霉素:在《药物化学》中会讲到它是一种具有抑制细菌生长作用的广谱抗菌素等知识,会涉及到相关的合成方法;接着在《药物合成反应》中通过单元反应的学习,会详细讲到化学合成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卤化、烃化、酰化、缩合、还原的反应机理以及手性拆分原理;再到《制药工艺学》的工程化生产工艺学习,最后到化药生产企业的真正批量合成。具有药效的氯霉素的整个流程就是各个教学团队可以交叉融合的例子。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擅长的领域不同,交叉融合能够提高教师团体的跨学科知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教育提供支持。

3.2 采用一流的教学内容是核心

教学内容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等特征。在保证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应广泛吸纳本课程领域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最新实践,动态优化教学内容,使其充分体现先进性。

首先,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需要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观塑造的结合,需要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恰当融合,将正确的药物合成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等内容清楚、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其次,《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需要对教学内容有一定取舍,基础有机化学已经讲述过的内容,可以进行简单的复习,重点讲授反应机理及其在实际药物合成中应用,加深学生对该反应的理解。通用的知识要反复强调如有效的合成反应都发生在活性位点上,而且不同的活性位点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也是有限的几类。对于当地化药合成企业生产的药物合成方法也要作为案例进行重点讲授,这将是一个实际应用中可以产教融合的例子,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自己所学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3 利用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技术条件

教学内容的传授依靠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一流的教学效果。

《药物合成反应》是深的理论知识和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动性和授课效率。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式和案例教学教学方法,首先是多引导和启发学生,增加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结合最新的社会热点来讲解,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药物合成反应中的案例教学可以是学生做过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或者是制药工艺学实验反应涉及到是哪种单元反应,反应机理是什么,什么样的反应条件以及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还可以将当地化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典型的药物分子合成方法作为案例,讲述其在合成中所运用的反应类型、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的影响,联系到这一类药物合成反应的具体课本知识。以此激发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药物合成反应的热情。同时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以视频等媒介将理论和实践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4 选用一流的教材是载体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工具之一。一流课程建设以一流的教材为基础。采用一流的教材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教材建设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筛选教材, 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由世界著名学者编著的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经典教材。我们目前选用的是闻韧主编的第四版《药物合成反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网络课程内容和试验为补充,一流的教材选择只是其一,授课内容不是选定教材的全部,也不单单局限于选定的教材,还应该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课时以及特色要求等方面确定。例如《药物合成反应》地方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跟地方化药合成特色结合在一起,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随着学科的发展,要以创新为手段,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为依托,建成一流的教材体系,并保持教材的发展性。

3.5 建立一流的教学管理是保障

教学管理包括对课程负责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团队的自身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习惯,以最终的产出结果为导向,并建立相应的自我约束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多元的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包括学生、同行和专家等多方评教。对学生的管理应该是过程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要建立包含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多元考核方法,过程性考核重点考察学习过程表现,期末考核重点确定学习的最终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朝着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方向发展。

4 结 语

上述关于《药物合成反应》面向地方特色一流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设想,还有待于深入地讨论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其中创新改革课程的关键点是各个课程团队的深入交叉融合以及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机制。只有各个密切相关部分的真正深入融合发展,才能使理论知识发挥最大的力量;只有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发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真谛。最终使学生能够乐于学,学而乐。只有发挥一流课程的能量,才能产出的一流学生。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强化特色,在实践中围绕这“五个一流”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才能把一流课程建设地更好。

猜你喜欢

制药一流教学内容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自制药”热卖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1968-2018专注做药五十年 共筑健康中国梦——热烈庆祝鲁南制药建厂50周年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