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0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孟军辉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 孟军辉
素质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初中物理作为学生今后发展、认识改造世界的基础学科之一,传统的班级制集体授课形式忽视了学生在基础知识累积、学习理解能力方面的差异。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区分学生学习水平,实施针对性、差异化教学的全新理念,受到教育学者、专家及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分析了分层教学方式概述以及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突显的问题等内容,希望给相关的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分层教学方式概述
以某一时间段内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知识框架建立、学习能力水平及发展潜力倾向为标准,将这些指标水平相近的学生安排到同一个组织中,借助符合其学习、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推动其逐步提高、发展的教学方式,就是分层教学方式。分层教学作为跟随经济、社会发展诞生的全新教育理念,其工作模式较为多元,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分层形式如下:第一,班级内部分层。这种方式是将一个行政班级作为整体,从优等、中等、学困三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潜力发展等方面差异出发,设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估检测,力求推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稳步发展。第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校方将文化课方面的摸底考试结果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等为标准,进行三个或者四个层次的划分,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级划分的前提下,将同一水平线上的学生组成全新的教学集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到不同班级上课,能同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在知识学习、难度、知识面扩展等方面的需求。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突显的问题
(一)班级制的教学工作模式无法覆盖全体学生
在学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张以及教学资源和器材有限数量的影响下,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工作最为常见的授课方式是班级集中化的教学模式。但在这种模式下,通常需要由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同时面对几十名初中学生,并且在课堂教学工作基本已经形成了包括概念定理讲解、例题示范、练习三个环节在内的僵化模式。因为一堂课的时长不会超过45 分钟,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对应章节物理知识的传授以及练习,通常都会持续加快日常教学工作进度,尤其是在例题的示范以及课后习题练习的过程中,通常只能对部分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指导,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逐一地观察学生在习题练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为个体的初中学生,其本身的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到基础物理知识的学习水平,而在这种班级集中授课的模式下,教师难以关注到班级内的所有学生。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班级内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学生在基础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样有这种表现,初二阶段的物理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并且学生可以在初一阶段的课余时间学习中,借助课外辅导以及书中知识自学等方式完成教材中相关概念定理的学习以及例题的练习环节,甚至部分学生可以对教材中涉及的各种较为简单的理论定律问题自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入正式的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环节后,对那些成绩优秀、物理学习和理解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而言,教师所讲解的概念定义知识通常较为简单,教材中所含有的各种类型题目不具备挑战性。但同样的,对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较差以及基础物理知识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而言,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压强等方面的理解和计算内容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消化,一些课后练习题也无法凭借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真正要求,直接影响到物理课堂教学工作成效。
(三)教学工作难度无法有效把握
现阶段中考、高考仍旧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在这种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都会在完成各类的学业练习后,自主学习和参加竞赛活动。但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而言,面对学生之间物理学习能力、知识积累差距加大的情况,无法有效地掌控整体的教学进度。但教师为了保障全体学生都能系统化地接触到物理基础方面的知识,仍旧会遵循现阶段物理教材的内容编排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未能根据学生在初中物理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忽视对教学工作难度进行适当的提升。物理知识强调应用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还要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可以利用物理概念和定理进行解题,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但是目前教师受到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教学水平有待于提升,在工作中并没有根据物理知识的基本特性给学生提供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降低了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他们因为在认知能力和学习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存着明显的不同,为此,教师必须遵循全体性教学原则。近年来,素质教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以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做好对少数优等生的教育,但是如何照顾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分层次教学方式顺应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给学生更加针对性的教育,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适应分层次教学,遵循全体性教学原则,保护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保底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为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基于此,教师不应该给学生设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可以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向往,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能降低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底性原则是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中坚持的最基本原则,教师必须要以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作为准绳,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要加强对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明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从而采取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
四、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分层教学法引入的价值分析
(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简单而言,分层教学方法顺应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和实际学情,也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通常会受到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出现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也是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重要表现。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视了这一社会个体重要特征,不但会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带来打击,甚至会对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分层的教学方式更像是教师为学生进行量身定制的一种教学内容体系和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在逐渐缩小物理知识学习差异性的前提下,初步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尊心以及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功体验感,能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对教师工作的价值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分层教学法应用的最大价值便是显著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能在推动师生全面沟通交流的同时,实现精准的分层化教学安排。教师通常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物理知识的摸底基础测试后,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发展能力、潜力等方面的差别,将之划分为多个层次的学习层次,并为其提供带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案以及计划。分层教学能真正意义上满足学优生在物理知识体系拓展、学习难度提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且学困生也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所设计的带有开拓性的物理练习题,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发掘逻辑思维能力有效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水平,激发中等生物理学习信心,让学优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学习的成就感以及骄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努力,持续提高整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工作效果。
五、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有效引入分层教学法策略
(一)学生课程知识学习层次的合理划分
教师想要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准地掌握教学情况,需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两个层面入手。简单而言,教师需要以既定的初中阶段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真正向学生有效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并能在掌握学生物理知识认知基础水平的前提下,对课程教学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物理知识教学工作。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有关“光的折射”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学生向学生播放有关海市蜃楼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这一物理现象的研究探索的兴趣,并主动投入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多层次的划分以及教学工作。对那些学习成绩优秀且具备良好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掌握能力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教材中所提到的各种基础物理知识,并合理地引入课外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和开阔视野。对那些学习成绩处于中游、逻辑理解思维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而言,则需要重视他们全面掌握教材中所提到的各种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物理实践问题。对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且缺乏物理学习兴趣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高度关注教材中所提到的各种基础物理知识的教学,强化学生在这些基础物理知识方面的理解。通过这三类层次的合理划分,教师便能在教学工作落实的环节中,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合理调整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逐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开拓、提高。
(二)教学内容目标的合理划分、掌握
教学目标作为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工作得以落实的主要纲领,分层教学法在其中的引入也需要教师对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结合每一章节所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目标的层次划分以及处理,结合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划分,进行区别性的教学要求。比如,教师在共同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大气压强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整体目标,帮助学生在了解有关压强相关理论的同时掌握大气压强变化的实际规律。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工作设计的时候,对那些身处第一层次的学优生,教师要让他们在全面了解大气压强相关基础知识内涵的同时,通过探索和实践拓展让其明确大气压强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借助于全套的实验探究真正了解大气压强变化的具体规律。处于最后一个层次的学生,则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效地认知和了解大气压强的基础知识。通过这种分层目标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在明确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探究性的知识学习,深化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策略的层次化选择、应用
教学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分层教学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工作中作用的全面发挥,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等作为划分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策略选择,以便在推动各个层次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和掌握能力提高的前提下,逐步缩短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要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集体参与物理基础知识的实验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部上,让学生进行发音,体验手指处所产生的振动的感觉,随后引导学生将破碎处理后的小纸屑放在桌面上,并通过敲击桌面观察到碎纸屑跳动的现象,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明白振动产生声音的物理原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优层次的学生,需要在实验探究后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声音形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解释,进行深入的知识点教学。处于中游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引导其通过实验逐步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对学困生而言,需要让其了解物体运动产生声音之类的基础知识。
总之,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所实施的一种量体定做的教学方式,能在逐渐缩小学生物理学习差异的同时,帮助教师达成全面推动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进行学生学习层次合理划分的前提下,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策略等,根据学生层次进行区别化的设计,由此真正发挥出分层教学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工作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