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调控的技巧
2022-11-20李进成
李进成
(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广州 511400)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科,承载着学生品格养成的重要任务。道德学习不是认识性的,而是存在性的,道德的学习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调控,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真正成为学生品格的引路人。
一、教师在课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把维持课堂纪律当作课堂调控
很多教师一谈到课堂调控,第一反应就是维持课堂纪律,用一些简单的口令统一学生的行为。良好的课堂纪律固然重要,但课堂调控绝对不是简单地提要求、树规矩,所有的课堂规矩和调控行为都要为学生的智力、品德的发展打好基础。如果指导只是停留在发号施令,那么这种指导就只有强制性,没有发挥教育的指导作用。[1]真正的课堂调控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释放儿童的天性,基于学生的活动体验、思维认知有序引导,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升华道德认知。
(二)把简单互动回应当作课堂调控
笔者在听一节四年级的公开课时,当教师让一名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很配合、很流畅地回答出了问题。笔者观察到,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站在最前排靠近门口的位置,和学生的距离较远,眼睛一直盯着教案,和学生基本没有眼神、表情的交流。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用很平淡的语气说“很好,请坐”。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说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使是让学生回答问题,也往往是形式化的课堂展示。
(三)用教师的意志控制学生的行为
笔者有一次去学校调研听课,课堂上学生在认真回答问题时,教师为了让听课教师听得更清楚,双手扶住学生的肩膀,轻轻扭动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转身面向听课教师。讲课教师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直接控制学生行为的方式不太妥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课堂的效果,那些不露痕迹的言行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才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
(四)教师的价值预设约束学生的价值探索
很多教师都是带着固有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希望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符合自己的答案预设。如果学生不同意教师的观点,教师就旁征博引地说服他们。这种“说理论证”的教育主要作用在认知层面,而对学生的情感认同产生的影响较弱。其实对学生来说,生活事例就是他们的经验,就是他们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及结果。教师不能强行“灌输”道德观念。
二、加强教师课堂调控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教育的价值指向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因此,课堂在坚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理念下,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热爱祖国的引路人。
(二)学生德育发展的需要
道德教育的根本不是灌输道德知识,而是指向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帮助学生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教师在与教材、学生的“对话”中,在情境和问题的“召唤”中给予恰当指导。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要满足学生真实的道德需求,解决他们的困惑。统编版教材虽然重视引导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立场,但无法照顾各地的儿童实际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具体的道德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关注教学过程的生成、给予人文关怀、追求价值探究,这些都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调控作用。
三、教师课堂调控的原则
(一)要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道德教育是德育课程的核心任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不是传授道德知识或达到某种功利性目的,而是要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是提高生命质量和完善生活意义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从当下的自我意识去追寻生命的真谛和精神世界的丰盈。
(二)要围绕教学目标发问引导
启发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理念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偏离目标、主题的随意而问还经常发生。例如,在教学《交通“信号”要知道》一课时,教师先展示交通标志,问:“这个交通标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前方十公里可能有袋鼠出现,请小心。”没想到教师脱口而出地发问:“为什么会有袋鼠出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认识交通信号,理解交通语言,而讲课教师的发问与目标缺乏联系。这种随口而问,既偏离了主题,又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影响课堂节奏。
(三)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育是赋予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渗透过程。但由于人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其本质是自我创造。以伦理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以终极的固定模式去塑造个体,而是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下塑造个体,使个体实现对自我和现实的不断超越。统编版教材是面向全国各地的学生,而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如果教师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就很难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甚至会造成道德观念混乱;如果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价值引领,就很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冲突。
(四)要指向学生的内在认同
理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是“情感认同,行为自觉”,如果教师的引导不指向学生的内在认同,只是从知识、道理层面进行思维约束,那么德育的教育效果就不长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当他们的生活体验、感受和当年学习的道理有冲突时,可能还会产生“被骗”的感受,早期的道德教育反而起了负面作用。例如,在教学《学会宽容》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宽容是美德”,一个学生就问:“做了错事还被理解、宽容、安慰,那么好人岂不是很吃亏?他伤害了我,还让我宽容他,我做不到。”缺乏认知、理解的宽容是一种道德绑架,当认知改变的时候,感受自动会改变,宽容就会发生。这个时候,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学生进行共情,然后了解具体行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其他因素。当学生了解更多信息改变自身认知的时候,宽容会自动发生,这是学生内在的认同,而不是外部的道德绑架。
四、教师进行课堂调控的技巧
(一)合理定位角色,共同学习
我们不评价“道德是否可教”的古老哲学理论,如果综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发现有两个现象需要反思:一是把道德知识当作道德教育,二是教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学生。这两种倾向都可能在不自觉中把教师放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疏远和学生的心灵距离,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教师合适的地位应该是同为道德学习者,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与学生的情感、思维、认知开展对话与合作,一起追寻道理,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的意愿和兴趣。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关爱为本心,以亲和为表征,在合作探究中一起感受道德体验、完成道德升华,如此才能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二)利用现场元素,进行深度融合
思政教师要将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去,放到历史背景中去,摆进课程中去,将自己的精神、信仰、人格融入课堂内容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声音、教态、环境、活动调控课堂,让课堂教与学的样态与内容的情感、价值和谐一致。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自然地走到回答问题的学生身边,认真听学生的回答并给予合理的回应,当学生的回答有闪光点的时候,也可以简单重复一下学生的答案并给予肯定。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可用有温度的语言和鼓励的微笑给予学生回应,还可以用手拍拍学生的肩膀示意其坐下。这样的倾听是真实的,这样的鼓励是有力的。
(三)借用学生思维,促进认知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探讨“克服小马虎”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写提示单,把要做的事情都写在提示单上。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结果一个学生突然说:“写提示单是很麻烦的事情。”面对学生突然的反应,这位教师没有做好准备,结果就不了了之。其实,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当场表扬学生善于思考这一优点,然后一起分析:写提示单麻烦和因为马虎造成的麻烦,哪个更麻烦?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好的建议。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当我们通过写提示单养成了很好的习惯的时候,有些事情可能就不需要写提示单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会遇到不熟悉和容易忘记的事情,所以提示单的内容可以不断变化。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的能力和行为管理的能力。
(四)立足学生感受,拓宽认知维度
一位教师在教学《爱护身体 珍惜生命》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来之不易”。整堂课教师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孕育生命的辛苦、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付出等。由于过度强调家人的辛苦,让学生感觉好像自己生命的产生就是一个让父母受罪的过程,容易造成愧疚感。而教材的本意不是增加生命意识的愧疚感,而是通过体验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生命的价值。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发问:“父母那么辛苦,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地为我们不断付出呢?”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回报父母的关爱和辛苦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开出娇艳的生命之花。学生理解了父母,懂得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时引导学生如何爱惜身体、珍惜生命,效果就会更好。
(五)巧妙展开追问,指向价值引领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要转向价值探究,尽量先不给学生预设一种价值,而是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认同某种价值。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设计隐含问题和进行价值引领。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教师通过相关的影片把学生带入历史背景中,然后让学生谈感受。一名学生很激动,要“痛打英国人”。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全班学生的反应展开了追问:“如果现在有英国人在我们身边或者我们去英国旅游,你认为真的应该打他们吗?造成这段屈辱历史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回击外来压力、干涉的最好方式是什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当下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在教师的一步步追问中,学生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强”,一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学生内心油然而生。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均衡发展
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中提出,要造就与社会秩序及原则相一致的群体,不能通过强制的方式,而是需要唤起团结的精神和群体感,促使人们根据自身的意愿形成群体。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给每名学生发言的机会,形成小组共识。在小组充分探讨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教师与个别学生深度交流而忽略了群体思维发展的情况。
理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就是要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思想“开花”的声音。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调控艺术,优化课堂语言,多说开渠引流的话,联系学生生活,引进思想活水;多说穿针引线的话,梳理学生思维,调控课堂节奏;多说抛砖引玉的话,启迪学生思维,激活内在知识储备;多说画龙点睛的话,提升学生认知,丰富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