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中渗固磨耗层的应用研究
2022-11-20李梦
李梦
(廊坊市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处,河北 廊坊 065000)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建设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43.5m,路面、路肩横坡分别为2%,路面弯沉值为194(0.01mm)。路面结构为:上面层Sup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面层Sup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下面层Sup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cm)+乳化沥青下封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6cm)+二灰土底基层(20cm)。自公路建成通车的15年来,从未开展过大中修,只对路面典型病害采取小修补措施。本工程采用渗固磨耗层施工技术,对路面实施预防性养护。
2 公路养护中渗固磨耗层的应用
2.1 渗固磨耗层材料
2.1.1 原材料选用
(1)渗固剂。本工程选用的渗固剂为再生封层乳液,试验检测其性能指标如下:25℃黏度为0.063Pa·s;芳香分含量为36%;闪点为252℃;TFOT黏度比为2.76;TFOT质量变化为-0.37%;筛上剩余量(1.18mm筛)为0.07%;表干时间为3h;终干时间为7h;黏度为5.8;蒸发残留物为65%;储存稳定性(1d)为0.2%;储存稳定性(3d)为1.5%。
(2)乳化沥青。本工程选用70#基质石油沥青、MQK阳离子乳化剂,乳化剂具有慢裂快凝的特点,能够发挥出改善沥青低温流动性、石料配伍性、混合料拌和时间、沥青破乳速度等作用。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实测值如下:蒸发残留物软化点实测值为61℃,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不小于53℃;延度(5°)实测值为120cm,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不小于20cm。
(3)粗集料。本工程采用粒径在3~10mm范围内的玄武岩作为粗集料,玄武岩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硬度大的特点,能够在乳化剂的辅助作用下改善自身裹覆性较差的不足[1]。粗集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下:石料压碎值小于26%;视密度大于2.6%;洛杉矶磨耗值小于28%;石料磨光值大于42%;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小于15%;软石含量小于3%;吸水率小于2.0%;黏附性不小于4级。
(4)细集料。本工程采用粒径在0~3mm范围内的玄武岩作为细集料。细集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下:视密度大于2.5g/cm³;坚固性不大于12%;含泥量不大于3.0%;砂当量不小于60%;棱角性不小于30s。
(5)改性剂。本工程采用SBR阳离子丁苯胶乳1468型改性剂,用于改善蒸发残留物的性能,提高沥青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并且还能够改善微表处混合料水平方向与竖向方向的黏结力,提高磨耗层混合料的整体性能。
(6)添加剂。本工程采用水泥添加剂,通过掺入添加剂改善混合料的流动性和沥青破乳速度,使混合料内部形成密实的整体结构,提高路面强度。
(7)水。本工程微表处使用的水为自来水,要求水质清洁,不含有金属物质和有害盐类物质,避免因水质问题引起磨耗层材料污染。
2.1.2 矿料级配试验
(1)在磨耗层材料的级配试验中,综合考虑本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天气条件等情况,选定以下5组矿料级配方案进行试验。具体包括:级配1,通过筛孔9.5mm、7.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0%、70%、45%、28%、19%、12%、7%、5%;级配2,通过筛孔质量百分比为100%、75%、53%、34%、22%、15%、10%、8%;级配3,通过筛孔质量百分比为100%、80%、60%、40%、25%、18%、12%、10%;级配4,通过筛孔质量百分比为100%、80%、65%、45%、30%、22%、15%、13%;级配5,通过筛孔质量百分比为100%、90%、70%、50%、34%、25%、18%、15%。
(2)根据5组矿料级配拌和磨耗层混合料,级配1-5的拌和时间分别为200s、270s、400s、170s、170s,5种试块均满足路面承载力要求。对比成型试样外表,根据目测情况判定级配1成型效果较好,外表密实,无大粒径石料突出,石料包裹性良好;级配2、级配3的成型效果较好,但是拌和时间过长,易出现细集料流动现象,影响磨耗层内部结构的稳定性;级配4、级配5的成型效果较差,集料较为干燥,乳化沥青破乳速度快。综合上述分析,本工程选取级配1作为矿料级配。
2.1.3 拌和时间试验
磨耗层施工从混合料拌和到摊铺用时宜控制在30~50s,混合料拌和时间过长会拖延交通开放时间,拌和时间过快会影响磨耗层摊铺质量[2]。本工程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拌和时间。
(1)材料准备。拌和杯,容量为300~500mL;天平,精度大于1g;拌和勺;油毡;计时器。
(2)拌和时间。称量100g混合料,在搅拌杯中倒入适量水泥,进行拌和;再将混合料倒入锅内,加入乳化沥青、水,在湿拌3~8s时加快搅拌速度,搅拌时以锅中心为圆心进行均匀搅拌,模范拌和设备的拌和过程;搅拌到一定黏度后,即用力困难、石料无流动性时,记录拌和时间;继续拌和,直到混合料无法搅动时,记录拌和时间,此时间为拌和超时;搅拌30s后,将混合料摊铺到油毡上,摊铺厚度为8~10mm,在自然室温条件下静置24h,观察摊铺料的颜色变化。通过观察发现,试样颜色为黑色,说明集料配伍性良好。
(3)温度条件。分别在25℃、40℃、50℃条件下拌和混合料,分析温度对拌和时间的影响。当温度大于50℃时,拌和时间明显缩短,不符合技术规范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要求;当温度在40~50℃之间时,水蒸发加快,拌和时间相对较短。根据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拌和温度为25℃以下,水掺量为2%,乳化沥青掺量为11.6g,此时能够达到最佳拌和时间,为120s。
2.2 施工工艺
渗固磨耗层的施工工艺流程为:路面路用性能分析→封闭交通→清理路面→路面病害处理→喷洒高渗透耐久再生乳液→1cm磨耗层施工→接缝收边→养护→施工质量检测。
2.2.1 路面调查
在公路养护前,对本工程试铺路段路面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下:
(1)K10+000—K16+000试铺路段路面破损指数为86.31,路面平整度指数为94.52,路面抗滑性能指数为88.36,对试铺路段路面综合评定结果为良。
(2)试铺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包括路面高低起伏、车辙、横向裂缝、网裂、沉陷、混凝土附着等。
2.2.2 病害预处理
(1)对路面面层和基层出现严重损坏的部位全部挖除,将病害部位挖成矩形修补框,最外侧轮廓向外拓宽1.0m,再回填混凝土,铺设沥青路面[3]。
(2)对宽度超过3mm的裂缝采用灌缝处理技术,清理裂缝内的灰尘、杂物,干燥裂缝,将热沥青灌入到裂缝内进行修补。
(3)对周围发生沉陷的裂缝,要开挖裂缝两侧的基面基层,再回填混凝土,摊铺沥青面层。
(4)对深度超过1.0cm的车辙采用刨铣法处理,刨铣干净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混合料,重新摊铺混合料面层,摊铺厚度为10cm、
2.2.3 封闭交通
养护工程单位与当地交警等执法部门联系,共同制定封闭交通方案,本次养护工程涉及的封闭路段长约6公里;养护工程采用分段试铺工艺,在公路边缘位置摆放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夜间施工时沿线路布设反光标志[4];施工现场分派交通指挥人员,每200m安排一名指挥人员,不允许车辆驶入养护车道。
2.2.4 路面清理
使用洒水车冲洗有泥土灰尘的路面,冲洗后用大功率吹风机集中归集杂质,再统一清除杂质;在冲洗前,对路面上检查井、雨水井、路缘石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清洗后的泥水能够沿着路面流入到中间绿化带,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冲洗后,等路面干燥且路表温度不低于10℃后再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2.2.5 喷洒渗固剂
使用智能洒布车喷洒渗固剂,根据测算的洒布量进行试喷,结合试喷情况对洒布量做出调整;智能洒布车沿着道路标线洒铺,要求一次性洒铺;在阳光充足的晴天,渗固剂的破乳时间较快,因此应确定最佳撒铺量,以保证预养护再生材料还原路面的效果[5]。
2.2.6 摊铺微表处
(1)在洒铺渗固剂30min后,目测沥青破乳发黑时摊铺微表处;使用M120型微表处摊铺车,调整摊铺箱宽度,保证摊铺宽度从路缘石开始覆盖路面。
(2)摊铺车的料箱内分别装入改性乳化沥青、玄武岩集料、水、水泥等混合料,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的参数调整摊铺槽的厚度和拱度,将摊铺器后浇板往后翻,其他面板向内翻,将摊铺厚度调整为1cm,使摊铺箱紧贴路面。
(3)在摊铺起点开动摊铺车,行进速度为1.3km/h,保持匀速前进,实施全宽范围内摊铺;摊铺作业中在摊铺槽两侧安排施工人员,及时对两边收边处理,收边工具为铁锹;摊铺完毕后,提起摊铺槽,人工清理胶板。
2.2.7 接缝处理
(1)在摊铺的接头部位用铁锹铲平,紧跟第二辆料车,将蓝色铁皮放置到接头处,铁皮纵向边缘对齐摊铺料边缘,在铁皮正下方停靠摊铺车,并在铁皮上放置摊铺槽;在摊铺车启动后拿走铁皮,以保证接缝平顺;接缝后,施工人员用铁锹铲走多余的混合料,在未完全破乳的微表处表面用扫帚清理堆叠的集料,保证横向接缝质量[6]。
(2)在处理纵向接缝时,从中央分隔带的一侧摊铺,待摊铺完毕后,向接缝处洒水,并促使摊铺箱接近已完成铺筑的车道,使新摊铺混合料自动黏结到已摊铺混合料上,完成纵向接缝;检查纵向接缝处是否存在搭接厚度不足或过厚的情况,由施工人员进行后续处理。
2.2.8 磨耗层养护
在混合料摊铺后封闭管理,待磨耗层中的水分完全自然蒸发,并要求磨耗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放交通;本工程试铺时选在气温20~22℃的晴好天气,2h左右磨耗层基本干燥,随后开放交通,让车辆来回碾压集料,提高磨耗层的密实度[7]。
2.3 施工质量检测
本工程试验路段采用的渗固磨耗层在开放交通30d内的稳定性不佳,磨耗层表面出现粗集料飞散现象,局部沥青膜破损;在开放交通60d后,渗固磨耗层结构趋于稳定,此时检测路面各项性能指标[8]。
2.3.1 渗水系数
试验路段选取12个测点,测点间距为50cm,记录液面100mL下降到500mL的时间,检测结果如下:12个测点渗水系数平均值为8mL/min,标准差为1.54mL/min,满足相关技术规范不超过10mL/min的要求。由此表明,养护工程中的渗固磨耗层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性,能够减少路面水损害。
2.3.2 摩擦系数
试验路段选取12个测点,测点相距5m,采用摆式摩擦仪进行检测,测点的摩擦系数检测结果依次为59.3、52.6、54.4、54.7、51.2、60.2、61.4、54.1、58.9、55.2、60.5、61.2。所有检测点的摩擦系数均满足相关技术规范不小于45的要求,表明渗固磨耗层具备良好的抗滑性。
2.3.3 构造深度
试验路段选取三个车道进行检测,采用激光构造深度仪测量各车道,每个车道设118个测点,检测结果如下:第一车道平均构造深度为0.80mm,第二车道平均构造深度为0.81mm,第三车道平均构造深度为0.79mm;一共有测点354个,符合构造深度偏差允许值要求的测点为347个,合格率高达98%以上。由此表明,渗固磨耗层施工质量良好。
2.3.4 车辙深度
试验路段选取三个车道进行检测,采用激光断面仪检测路面车辙深度情况,每个车道设118个测点,检测结果如下:第一车道平均车辙深度为4.72mm;第二车道平均车辙深度为5.13mm;第三车道平均车辙深度为5.81mm;路面平均车辙深度为5.22mm,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不超过10mm的要求。由此表明,渗固磨耗层具备良好的抗车辙能力。
3 结语
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应结合公路病害严重程度和交通量增加形势采用适合的养护措施。渗固磨耗层养护措施具备养护成本低、耐久性强、抗摩擦性好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原路面的路用性能,保证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减少典型病害的发生,建议将渗固磨耗层养护措施在公路养护工程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