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安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2022-11-20王青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秦安县护岸水系

王青荷

(甘肃省秦安县水务局,甘肃 秦安 741600)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4°51′、东经105°40′,县域东西长约65 km,南北宽约50 km,总面积1601 km2,辖17个镇,428个村委会,8个社区居委会,14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52万人,农村人口53.46万人。县域水系以纵贯南北的葫芦河水系为主,汇集了清水河(在莲花镇与水洛河汇合后于静宁县境内流入葫芦河)、南小河、显清河、西小河4大支流。秦安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湿润气候,是大陆性和副热带气团交替地带,具有冬干夏湿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于瓜果生长,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椒生产基地之一,先后获得“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等称号,刘坪万亩桃园被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每年4月桃花竞相开放,粉红如霞,蔚为壮观,美不胜收。

1 秦安县河湖水系分布现状

秦安县地貌特征呈典型的黄土梁、沟壑和河谷地形,相互穿插分布,王铺梁、中山梁、千户岭、云山等各大山梁均被厚层黄土覆盖,地势起伏不平,多趋向县城所在地的兴国盆地,地形特点是黄土分布广泛,山多川少,沟壑密布,河谷多呈葫芦状,沟谷泥流和黄土滑坡现象较频繁。全县94%以上的面积属葫芦河流域,只有南部千户、云山的一小部分直属渭河和西北部王铺的小部分属散渡河流域,在县境内汇入葫芦河干流的较大一级支流有4条,东岸有清水河、南小河,西岸有显清河、西小河。葫芦河自北向南横贯秦安县全境,流域面积1.07万km2,干流总长301 km,河道平均比降5.2‰。清水河由东而西经东北三大镇与水洛河汇合在秦安县外缘(静宁县境内)流入葫芦河,显清河自秦安县西北部蜿蜒而下与郭嘉河汇合在叶堡盆地进入葫芦河。西小河由西向东于兴国盆地西缘流入葫芦河。南小河自东向西于兴国盆地汇入葫芦河。全县共有大小各种侵蚀河(沟)道7138条,其中大于10 km的22条,5~10 km的28条,3~5 km的34条。

2 农村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秦安县在各级财政支持下实施了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中小河流治理、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葫芦河秦安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葫芦河秦安段水质保障及生态修复、鹤山生态流域生态治理、引洮二期配套秦安县城乡供水工程等项目,对部分农村水系实施了整治,提高了农村河道防洪能力,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近期结合水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启动实施了秦安县美丽乡村建设西川镇张家沟山洪沟道综合整治、葫芦河西川段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秦安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水利项目,县域内自然环境、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农村水系点多面广、县级财政困难,缺乏投入,尚未开展系统整治,农村水系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一是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尚未健全,部分河道(河段)存在防洪不达标的短板,甚至存在部分侵占河道水域及行洪断面,存在防洪隐患。二是秦安县境内河流沟道大多呈叶脉状对称分布,两岸沟壑密布,沟梁相间,沟壑下切很深,土壤绵酥,结持力小,遇暴雨易水蚀,导致部分河(沟)道淤积严重、河流水体连通性较差。三是多数村庄生活污水和雨水混合采用明渠或自然沟渠就近排入水体,化学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高,导致水污染防控风险较高、水生态环境脆弱。四是受自然及人文条件的影响,秦安县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形势依然堪忧,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256.9 km2,占总面积的78.5%,梁峁沟壑区泻溜、崩塌、陷穴、滑坡等时有发生。五是大地湾文化、女娲文化、三国文化、李氏祖脉文化等流域水文化亟待保护和传承,而现有农村河道建设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与当地景观人文衔接不紧密,大多数河段杂树丛生,无滨岸基础设施,无滨水游憩功能,亲水性差,河道滨岸景观整体效果较差。六是河道管护设施薄弱,河流监测站点布设未达到全覆盖监测要求,缺少自动在线监测站点,管理难度大。以上问题不仅影响着脱贫攻艰成果的巩固,更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3 秦安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9〕277号)文件精神,深入秦安县农村水系沿河各乡(镇)、重点项目现场实地勘察和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提出秦安县项目实施应重点放在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水系连通性,增强水体流动性,有效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上,最大限度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为此,秦安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首先针对葫芦河干流安川村—宋峡村段、支流显清河赵河村—葫芦河汇入口段、支流西小河王峡村—葫芦河汇入口段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防污控污、景观人文等措施治理,恢复干支流的水体连通及生态环境,使沿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率先建成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乡村。

3.1 葫芦河流域

综合整治葫芦河14.8 km,清淤疏浚21.2万m3,岸坡整治14 km。其中,安伏镇段右岸新建生态护岸1422 m,改建生态护岸1630 m,左岸改建生态护岸1190 m;在叶堡镇段右岸新建生态护岸1780 m,新建生态护脚967 m,改建生态护岸470 m,左岸改建生态护岸1380 m;县城北侧段右岸新建生态护脚2985 m,左岸新建生态护脚2178 m。护岸结构型式:安伏镇段采用“生态格网护岸”,为保证结构稳定,常水位以上1 m设置戗台,戗台上铺设生态混凝土步道;戗台以下为格宾网护坡,戗台以上生态草皮护坡。叶堡镇段采用“生态混凝土复合护岸”与“植草砖生态护岸”相结合型式,整体采用复合型断面,下部设置混凝土挡土墙,上部采用六边形空心砖护坡。葫芦河和显清河汇流口以下段,沿线村庄人口较少,堤距不满足稳定河宽要求,采用“生态格网护岸”型护脚,防治岸坎冲刷导致的崩塌。湿地区域小于1.5 m的岸坎设置“生态格网护岸”驳岸,坡度设置为1∶5。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种植主景观植物1967株,灌木植物20322 m2,新建湿地公园绿化3处,绿化面积225614 m2,新建生态驳岸6299 m,生态步道11326 m,生态隔离带8495 m,绿化灌溉与排水道6370 m;防污控污垃圾箱93个;景观人文小品395处,其中安伏镇区段206处,叶堡镇区段142处,候辛村段47处。垃圾箱、指示牌、座椅、景观标识等所有设施小品整体采用仿木造型,表现文化的统一性。

3.2 显清河流域

综合整治显清河6.5 km,清淤疏浚3.25万m3,岸坡整治10.98 km。其中,左岸新建生态护脚4272 m,右岸新建生态护脚6249 m。护岸结构型式:整段采用“生态格网护岸”型护脚,防治岸坎冲刷导致的崩塌。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新建排水沟1.27 km,急流槽1.27 km,消力池7座,谷坊14座。

3.3 西小河流域

综合整治西小河9 km,清淤疏浚4.5万m3,岸坡整治6.28 km。其中,李堡桥以上段左岸新建生态护岸933 m,左岸新建生态护岸2478 m,李堡桥至汇入口区间段左岸新建生态护岸831 m,左岸新建生态护岸2042 m。护岸结构型式:整段采用“生态格网护岸”与“植草砖生态护岸”相结合型式,整体采用复合型断面,下部设置格宾网箱挡土墙,上部采用六边形空心砖护坡。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新建排水沟1.11 km,急流槽1.11 km,消力池6座,谷坊13座;在堤顶及坡面建设沿河林带,林带采用高低错落的种植方式,配合当地的乡土植物,采用“乔灌木与花卉(草)立体栽植模式”“草坪与花卉实行块状混交模式”,共种植主景观植物1571株,灌木植物12573 m2。

4 项目实施成效及实践经验

通过近年来持续流域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秦安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目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持续高位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坚持规划先行、领导带头、部门包干、乡镇联动、全民参与,在持续高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了一条秦安特色之路。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及水美乡村建设方面主要取得和积累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效及实践经验:一是提升了葫芦河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通过水系连通、沟道清淤、生态岸坡修复、水生态恢复等工程措施,改善农村河湖水系生态环境、构筑安全合理的水生态景观格局,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县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吸收等服务功能,为秦安县水生态文明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提升了水文化涵养。水文化是人们以水为载体创造的文化,是与水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生产能力的综合,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安县以项目铸就水文化品牌,将其贯穿于城市规划,溶入于河道景观建设,植入于群众日常观念里,同时在进行水文化的建设中注重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加强防洪建设,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三是打造了亲民平台。秦安县城区段进行葫芦河生态公园建设及水质保障和生态修复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富有活力的场所,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推进美丽秦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秦安县多措并举,以造林绿化为抓手,坚持“让山绿起来、美起来”的原则,着力推进鹤山流域生态治理工作,退耕还林333.33余hm2,为周边群众增加了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四是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增长。秦安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共同实施,兴国镇、西川镇、叶堡镇、郭嘉镇、安伏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率先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乡村。

5 秦安县全面建设水美乡村的几点建议

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振兴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必须确立水利及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其在防范抵御洪涝灾害、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导引和支撑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美乡村。一是在持续加大水土保持上着力。要持续加强荒坡地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农村荒坡地小流域治理,增加良田面积,同时推进荒坡地整修,变“三跑田”为“三保田”。二是在生态造林绿化山川上着力。发挥水利设施在生态造林中的基础作用,持续实施好生态造林工程,坚持“山水田林湖草”齐抓的路子,在沟道设谷坊、建塘,以涵养水源,增强基本灌溉能力。在陡坡地生态造林种草,增强植被,修复水生态,预防水土流失。加强道路边沟边渠治理,栽植行道树草,保障道路基础设施。三是在美化绿化生产生活环境上着力。充分发挥水利在人居和村庄环境中的作用,以水系整治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然沟道,连通水系,在村庄增加小池塘、小喷泉,引入小溪流,形成小瀑布,同时通过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靓丽生态景观,建设如画村庄,实现“景美、户富、人和”的美丽画卷,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宜养。四是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上着力。推进林果等支柱产业发展,更新品种、做优品牌、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助推产业兴旺,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五是在提升水文化涵养上着力。要认真做好水文章,把水的有效利用融入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环境治理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之中,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水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秦安县护岸水系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在秦安县召开帮扶衔接会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帮扶秦安县工作推进会召开
甘肃省秦安县桥楠初级中学学生书画作品选登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中小型河道新型护岸结构治理规划探讨
牤牛河护岸治理工程拦河泄洪闸稳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