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验室管理研究
2022-11-20李琪
李 琪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 西安 710068)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个体知识结构差异、认知能力不同,为其创造实验时间、内容、项目、手段、方法及后续评价等全面开放的实验环境,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其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还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深化了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促进了实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已然成为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实验室开放机制的局限、有限的资源共享、开放项目的不合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导致开放式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本文结合实验室管理现状及问题,重点立足开放式实验教学视角思考实验室优化管理策略,以借助实验室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产出更多高层次科研成果。
1 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室面临的管理难题
1.1 管理机制不完善
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时间、空间开放的问题,而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强调通过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形成高效、有序、规范的实验室开放机制,以此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然而,现阶段,多数高校实验室均采用的是学校直接管理为主、学院委托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尚未设立统一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实验室公共事务,虽然很多高校鼓励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开展,但由于实验室管理体制滞后,尚未形成一套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室开放机制,实验室仍多由实验教师依循每日教学任务开放大门,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管理,这导致学生因实验时间及环境局限而无法开展自助式实验学习,很多实验室仪器、设备常处于停用状态,利用效率低下。
1.2 资源共享度低
实验室管理直接影响着开放式实验教学效果,当前很多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颇多,不仅运转经费严重不足,而且资源共享度低。一方面,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材料的消耗、设备维护运行费用、实验教师劳动酬金、教师课时费等资金的支持,开放式实验教学虽形式灵活多变,但多与其他实验共享资源,因而很难统计经费投入量,加上很多高校并未设置针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专项经费,这导致实验室运转经费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及开放程度;另一方面,实验室很多设备为专用设备,实验过程中对设备质量、实验者操作技能要求极高,这导致很多仪器及设备共享度低,开放式实验教学需求与资源局限的矛盾日趋深化[1]。
1.3 实验内容单一
开放式实验教学强调对实验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开放,既要为实验人员提供开放式服务,又要随时对学生、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以充分发挥开放式实验室的价值。然而,很多院校受制于实验条件的局限,只能选择部分实验项目或内容向学生开放,无论是开放层次,还是深度均达不到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加上实验内容单一、范围狭窄、缺乏学科综合性、交叉性与创新性,导致实验室无法满足多数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科学研究、兴趣培养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此外,很多院校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思维独立性、创新性的拓展。
1.4 师资建设滞后
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实验室师资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问题,一方面,开放式实验教学允许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这势必需要实验室管理者、实验导师的密切的配合,然而很多院校开放式实验室并未设置专门的人员,多数是身兼教学任务、实验指导任务、实验室管理等多职的教师,这导致其管理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协同互动明显不足,这反映了实验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不足,加上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实验逐步由传统的验证性向设计性、综合性过渡,这无疑对实验指导教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亟需推进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2]。
2 基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验室优化管理策略
2.1 统筹规划,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优化实验室管理、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前提,针对当前很多高校实验室开放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关键是要全面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有关教育部门要加强政策导向,制定全面推进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政策与文件,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政策引领;另一方面,高校要设立统一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负责对各学科实验室开放、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协调好各学科实验室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实验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配置,既要提升资源利用率,又要解决各实验室实际困难,避免资源浪费与冗余,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避免造成教研工作的混乱;此外,要加快推进智慧实验室建设,搭建公共信息平台,确保实验室各项管理信息及时、有效共享,还要积极推行实验室管理“三自模式”,即自我组织、自主学习、自由开放,以学生管理团队为主,同时辅以教师指导的方式开展实验学习与实验室管理[3]。
2.2 加大投入,深化资源共享
针对实验室运转经费严重不足、资源共享度低等问题,一方面,高校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使之持续加大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力度,以改善各专业、学科及科研平台实验室环境及条件,与此同时,高校可设置开放式实验室建设转向资金,专门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材料的消耗、设备的运行维护及实验指导教师的劳动酬金等消耗,保障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实验室资源共享,通过对相关专业、相近课程进行整合、重组,实现实验室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实验室逐步由传统的单一粗放型转向开放集约型,同时针对很多专用仪器及设备共享度低等问题,高校要全面推行设备“专人专责”制,由学生与实验室签订借用协议,确保设备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与完好;此外,实验室要加快建立完善的资料流转制,鼓励毕业生将实验资料如图书、电子信息资料、软件等无偿留给实验室学弟学妹,确保实验各项资源充分共享[4]。
2.3 理实结合,优化实验内容
针对很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实验内容单一、范围狭窄,缺乏学科综合性、交叉性与创新性等问题,关键是要加强理实结合,优化实验内容。一方面,高校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及开放式实验教学目标,依循实验基础性、综合性及教学开放性、自主性原则,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调整和补充,将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细化为基础训练、综合设计、探索研究等多个层次,并借助实验室信息平台发布开放实验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所需项目,学生也可自行拟定实验项目方案,经申请批准后可组织开展实验过程;另一方面,开放式实验教学所设计内容既要注重与交叉学科实验的有机结合,鼓励跨学科分析与问题研讨,以提升学生探索精神及跨学科创造性素质,又要注重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双创计划、学术讲座等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科技意识、协作精神及实践能力,还要注重与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通过将学生实验设计与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理实一体化应用能力。
2.4 协同合作,推进师资建设
为使高校成为优秀人才的汇聚地,使实验室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地,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使之参与到人才培养与实验师资建设工作中来。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通过专兼结合,通过校企双方人员互访、定期培训等形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展深度合作,既要为行企专家提供必要的教学技能培训,推动行企精英向实验师资队伍的有效输入,又要遴选骨干实验指导教师深入企业实习实践,以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建立专家决策、学科领头人领衔、核心课程教授等制度,打造一支集实验理论、实验指导、相关科研、实验技术“四类”教师于一体的实验师资队伍,并持续优化队伍组成结构、年龄结构,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5]。
3 结语
综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质上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为了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开放式实验教学已然成为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因开放机制不善、实验师资建设跟不上、资源共享度低、运转费用不足、开放项目设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而无法充分发挥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势,导致实验教学效率低下,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也达不到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内容的研究,面向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标及要求,全面推动实验室管理机制、内容、方法及模式的创新,以此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为新时期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