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牛鼻子”,改出好文章——《歌声鼓励我成长》升格指导

2022-11-20王本海

作文中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稻香升格周杰伦

王本海 王 敏

原作呈现

歌声鼓励我成长

我爱听歌,因为歌声里蕴含着我的喜怒哀乐。一首曲子高低婉转,也同样隐藏着我成长际遇中的起承转合。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我一直认为只有真真切切听到手机中的旋律,才算听到歌声。在许多首歌中,最深得我心的,还数周杰伦的《稻香》。那是一首旋律十分悠扬的歌曲。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如此喜爱它。可在经历了最近发生的种种事情之后,我才真正领悟到音乐的真谛以及歌声里的故事。(开篇即点出歌名,可谓开宗明义。但语句太 唆,要进一步提炼。)

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备受打击,整个暑假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担心会跟不上大家的脚步。新学期开学了,我怀着忐忑的心开启一段新征程。经历了上次的挫折,我开始发奋用功,刻苦努力,争取在下次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刚开始确定目标的几天,我异常兴奋,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可没过几周,我渐渐有些懈怠。而每当这时,我便自我安慰:不就是考试吗?当下的心情重要还是成绩重要啊?一次成绩不好也不会怎么样。于是,我没有之前那么努力了。没多久,我发现,头脑似乎没以前灵活了,原本几分钟就能背完的资料背几个小时也记不住,于是我开始反思哪里出了差错……(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切合实际,但都是泛泛而谈,没有设置具体情境,没有感染力。)

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稻香》的歌词:“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歌词里讲述的太多太多,都是我真实经历的写照,为此,我扪心自问,是不是该真的放弃?(“突然浮现”也太突兀了吧,是为了写这首歌而突然浮现的吗?情节的设置不太合理。)

期末考试成绩的打击就表示着整首歌平缓而又低落的前奏,而重拾信心立下目标就像是进入副歌前的旋律突然高亢。间奏则代表了我三分钟热度后“随波逐流”的做法。

也许你会问:后来呢?可别忘了,任何歌曲的间奏结束后都有一段重进,而这首表达成长的歌重新张扬起来,便是我反省得到领悟后的重整旗鼓!而这段高亢的音乐将持续到很久很久……

现实中,凡是一首歌,都会有个结尾,可《稻香》这首成长之歌没有。难道周杰伦谱写这首歌时没有结尾吗?难道最后考试的成绩不能算作歌精神方面的结尾吗?理论上它们是可以算的,但音乐的大起大伏岂是可以简单料到的?就像我们的人生,经历过一个磨难马上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挫折,音乐永远连绵不断,人生也将永远自强不息!要像《稻香》里唱的那样,不负青春,不负梦想,不负生命,不负自己。(重点不应该写“歌声激励我成长”吗?怎么在“前奏”“间奏”“重进”“结尾”上写个没完?到底歌声是怎么激励“我”成长的,看不出来呀!)

检查宴收、提钱释放、酒精考验、白收起家、勤捞致富、择油录取、得财兼币、大力支吃、攻官小姐、繁荣娼盛、领导特色、人民政腐。

不仅仅是《稻香》这一首歌,我们的生命中还有许许多多首蕴藏了思想的歌。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纠结还是果断,最后都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没有机器播放的歌声,是内心的歌声,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而正是这样,它成了最真正的存在。我们的一生会做错许多事,但唯有一件事永远都不会错,那就是歌唱。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有目光看向我,那我必定是在歌唱。因为歌唱会把挫折转化为琐碎星辰,铺在成长的路上……

只要成长不停止,我的歌声就不会停止。

因为,歌声激励我成长,不管我在前行路上流下多少眼泪,歌声总告诉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还在,没什么使我畏惧……

我们不断在歌声中编织五彩的人生,而最动听的一支,定是成长!(想由《稻香》拓展开去,提升文章的立意空间,想法很好,但大多是空话废话,似乎是生拉硬扯上去的。)

升格指导

看到标题,作者能想到周杰伦的《稻香》,还能把对自己有激励作用的歌词摘录下来,说明作者是个有心人,善于积累,赞一个!

此外,作者善于反省。当她发现自己“原本几分钟就能背完的资料背几个小时也记不住”时,她“开始反思哪里出了差错”。她知道自己“三分钟热度后‘随波逐流’的做法”是不对的,她不想放弃,她想坚持下去,“不负青春,不负梦想,不负生命,不负自己”,这是一个多好的孩子啊!

但此文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是详略不当。文章标题是《歌声鼓励我成长》,主体部分就应该详写歌声对“我”的鼓励,而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写音乐的旋律,写“前奏”“间奏”“重进”“结尾”等,从字里行间看不出这首歌对“我”有哪些鼓励。文章没有抓住“牛鼻子”,那“牛”自然不听话了。升格时不妨把歌词分开引述,听到几句歌词就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或者电视上看到的别人的生活经历来写,重点谈歌词对“我”的鼓励,使“我”改变了原来肤浅的看法,变得成熟了。这样写作才扣题,重点才突出,才能写出好文章!

其次是缺少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立不起来。由于缺少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文中的“我”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一点儿也不鲜活。“唯有细节能传神”,此文升格时可设置具体的情境,想想记叙文的六要素,想想“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心境下听到这首歌的,刚听前几句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听到中间时会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听到最后时心境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想细致一些,文章就会精彩得多。

最后语言要精心提炼。原文一千多字,语言啰唆,很多语句未经提炼。通篇读下来,似乎没有一句让人记忆犹新、愿意反复吟咏品味的话语。古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我们写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要特别慎重认真才好呀!

升格作文

歌声鼓励我成长

安光月

揣着试卷,我慢腾腾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天阴沉沉的,我心里是烦躁的。

进入初二,繁重的学习任务如洪水般咆哮而来。我好像失去罗盘的航船,在大海中左摇右晃。看着周围同学意气风发的样子,再看看自己满卷的红叉,想着老师和父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我就头皮发麻,手脚发冷,心口发紧。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耳边飘来熟悉的旋律。歌中的人不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吗?我经常抱怨学习任务繁重,可别的同学的学习任务不一样繁重吗?人家怎么就意气风发呢?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就不想继续往前走,我是多么的脆弱堕落啊!

“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这句歌词让我想起了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的“无腿老人夏伯渝69 岁高龄时登顶珠峰”的故事。夏伯渝26 岁时双腿截肢,要想再登山,那是难于上青天的。可他装上假肢后咬牙坚持锻炼,40 多年如一日,终于在他69 岁时成功登顶,让梦想照进了现实。我也想起了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贾宗洋的“钢腿”,那“钢腿”可是带着22根钢钉和两块钢板呀,可想而知他为了圆梦有多拼啊!我还想起了这首《稻香》的词作者周杰伦,他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没能考上大学,最后不得不在一家餐馆打工,可是他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而是边打工边写歌,常常夜以继日地写。跟他们相比,我只不过是一次考试没考好而已,有什么值得抱怨的?要抱怨也只能抱怨自己没有努力勇敢地走下去。

“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作意义……”是啊,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们不要太在意结果,而要享受学习的过程,品味学习的乐趣。

“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刚上初中时,我也是意气风发的:像竹子一样,咬定目标不放松;像松柏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像拓荒牛一样,拥有坚如顽石的干劲儿。课堂上,我踊跃发言;课间,我追着老师刨根问底;夜晚,我挑灯夜读。那时的我,能量满满,活力无限。

我一定要回到“最初的美好”“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想到这儿,我释然了,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441057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

指导老师 王 敏

简评

升格文设置的情境很具体:“我”揣着满是红叉的试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心情很烦躁,这时听到了周杰伦的《稻香》,歌词让“我”剖析现在的自己,联想到努力勇敢克服困难的名人,最后希望找回刚入学时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回到“最初的美好”“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我”由最初的抱怨变为最后的释然,不正体现了这首歌对“我”的鼓励作用吗?升格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由于增添了很多细节描写,文中“我”的形象很鲜活。比如“我”没考好,心情不爽,想想周围人失望的眼神,“我”不由得“头皮发麻,手脚发冷,心口发紧”。同学们看到这儿,是不是深有同感?

作者善于打磨语言。比如首段的“慢腾腾”“阴沉沉”,巧用叠词,很有表现力。再如第二段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如洪水般咆哮而来。我好像失去罗盘的航船,在大海中左摇右晃”,妙用比喻,把“繁重的学习任务”比作咆哮的洪水,把“我”比作“失去罗盘的航船”,再加上一个“左摇右晃”,画面感特别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如结尾的“像竹子一样,咬定目标不放松;像松柏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像拓荒牛一样,拥有坚如顽石的干劲儿”,比喻和排比连用,很有气势,极富美感。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细品,适当借鉴。

猜你喜欢

稻香升格周杰伦
闻稻香,赏科景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稻香春”商标纠纷案终审判决 仍归东来顺
稻香,稻香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向周杰伦借书
不算看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