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帆起渤海破浪前行
——庆祝山船重工成立50周年

2022-11-20

中国修船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船散货船油轮

夏日的渤海湾,蓝色波涛踏歌起伏,艘艘巨轮乘风而来,鸥鹭翔集点水嬉戏——一幅充满和谐诗意的船厂画卷展现眼前……一座现代化修造船基地在万里长城东起点昂首崛起。今年,山船重工迎来50周年生日。成功与艰辛交织,回味与憧憬相拥。50年风雨沧桑,50年薪火相传。回首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山船重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奋斗征程上镌刻着几代山船人矢志不渝、勇于拼搏创造的不凡业绩。历史告诉我们,山船重工走过的50年,是艰苦创业的50年,是深化改革的50年,是不断发展的50年,是值得荣耀的50年。

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携梦前行——

渤海涛澜涌向世界大洋。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船重工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在国内修船企业中率先实现坞修机械化,不仅大大缩短了坞修周期,而且提升了工程质量,一举跃居国内坞修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此打开了市场,“修”出了名气。从“大庆252”“马关海”到“阿米恩”,从常规修理到船舶改装……山船品牌扬名海内外。“八五”期间,山船重工建设10万吨级修船码头,购置大马力拖轮;“九五”期间,建设VLCC型干船坞。这不但奠定了工厂硬件资源在国内修船界的优势地位,而且为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保障。“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山船重工在国有船舶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率先试水,勇闯国际修船和改装市场,技术实力接近世界修船与改装行业的主流和前沿,以突出的业绩跻身国内修船第一方阵。九十年代后期,山船重工凭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逐步丰富的技术、人力储备,与韩国现代重工合作,开启了将两艘超级油轮改装为FPSO的先河。跨入新千年,山船重工拉开船舶批量改装的大幕,先后为意大利、韩国、希腊、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完成了油轮改成散货、单壳油轮改双壳、单壳改矿砂船、单壳油船改装自卸式散货船、化学品船单壳改双壳、LPG船改装等不同类型船舶约40艘,成为当时企业的最大经济增长点。世界第一艘由单壳油轮改为双壳矿砂船的“河北创新”从这里启航;国内首次、意大利OBO船改装成双壳油轮的“四月”从这里“升起”;国内改装的最大FSO、存储量相当于220万桶石油的浮式储油船,新加坡“北方之珠”在这里命名……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产品结构调整成为山船重工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五”期间,公司明确提出“修船为本,适度造船,拓展海洋工程,保持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韩国现代重工的两艘3.5万吨半潜式驳船在这里交付;英国五月花能源公司的世界第一艘海洋风车安装船在这里诞生……2006年11月1日,山船重工为丹麦CLIPPER公司建造的第一艘3万吨级散货船完工交付。它的成功建造填补了河北省造船史上的一项空白,也标志着山船重工实现了由修船到造船的跨越。

起航渤海湾,书写崛起“船”奇。在国家提出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新一轮船舶工业腾飞的发展机遇面前,山船重工崛起渤海湾的梦想再次点燃。2007年1月,山海关船厂通过公司制改造实现“华丽转身”——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船重工)以崭新的姿态朝着打造国内一流大型船舶修造基地目标阔步前行。“十一五”期间,山船重工制定了“修造并举,做大做强,开拓海洋工程,发展军工和非船产业”的发展战略。经过近3年规划建设,2010年西区百万吨造船项目整体投入生产,年造船能力140万吨;2011年11月,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东区修船扩建项目中的15万吨级、10万吨级两座大型修船坞竣工投产。加之原有的两座修船坞,修船总量增加一倍以上。进入“十三五”,山船重工围绕“做优做强修船,提升做好造船,拓展军民融合产业”战略规划,积极开拓高端修船客户,稳定修船总量的同时,努力承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改装、修理工程。修船业务从以散货船为主逐渐扩展到了油轮、集装箱、汽车船业务,客户也进一步向世界顶级航运公司调整。2018年,山船重工率先批量承接并完成船舶脱硫塔和压载水装置加装项目,成功抢占国内外市场先机。3年间,公司完成脱硫改装船舶超过100艘,单船产值利润创新高。如今,公司保持年修船280艘,具备年改装5至8艘大型船舶、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的能力,重返国内修船第一方阵。2021年6月16日,山船重工建造的第一艘8.5万吨散货船成功交付。该船为全新绿色环保的超巴拿马型散货船,它的成功交付不仅为大船集团在全球新造船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而且形成了主建船型品牌效应。目前,山船重工手持8.5万吨散货船订单21艘,生产计划已排到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山船重工积极探索,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20年来,从起步造船开始,建造了9.3万吨散货船、12万吨散货船、6.5万吨原油船、1 100箱集装箱船、37 000吨化学品船及渔政船、公务船等共计24个船型、艘数超过100艘,实现了从散货船到油船、水泥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建造的转型升级,成为国内造船起步较晚,进步最快的船厂之一。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努力奋斗,勤劳、勇敢、智慧的山船人在业界创造了多个第一,昔日以单一修船起家的山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修造船基地。300多万平方米厂区面积,5.6公里码头岸线,4座修船坞、2座造船坞,巍峨的塔吊——山船重工以无与伦比的硬件实力,投身于国际化竞争。现与韩国、日本、希腊、印度、俄罗斯、新加坡、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大航运公司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目前已形成修船、造船、应用防务等业务板块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相望渤海湾,铺展大船蓝图。2016年6月,山船重工加入中国船舶大船集团旗下。“十三五”时期,在大船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山船重工从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文化融合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和跨越。山船重工作为大船集团“一总部四基地”的基地之一,依托大船集团的雄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自我革命,创业创新,战胜了来自国内外市场震荡起伏、复杂多变的各种风险挑战,打赢了重压之下冲出重围、扭亏脱困的攻坚战。2021年,山船重工凝心聚力,狠抓提质增效,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稳中向好,连续第二年保持盈利。“十四五”,是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船舶集团正朝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大船集团全面打造“一总部四基地”的宏大蓝图已铺展开来,山船重工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伊始,大船集团为山海关基地提供了3.7万吨大湖型散货船、7100TEU集装箱船及6.5万吨散货船的实船订单,为山船重工丰富批量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做大做优修船,做好做强造船,发展应用防务产业”是山船重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强企战略。2022年,山船重工的“管理提升年”,全面加强与国内先进船企的对标对表工作,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50年来,几代山船人在渤海湾洒下的心血与汗水、留下的自豪与骄傲、呈现的坚韧与执著、积累的业绩与精神,都化作了这条路上的块块基石,朴实无华,深沉厚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天,山船重工将“三创一兴”精神自觉融入到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和载人深潜精神中,并将三大精神转化为生产经营、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奋进世界一流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大船散货船油轮
油轮火灾及其防火措施
20艘!今年好望角型散货船拆解量远超去年同期
常识:端午节快乐
基于VECM的国际干散货船投资
一艘大船去远航
数据解除忧虑
开大船
我国第一艘2.4万吨油轮“大庆61号”
西江边数大船
79800 DWT双燃料散货船LNG储气罐位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