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泸定地震报道的难点及应对

2022-11-19新华社四川分社

中国记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泸定分社灾区

□ 新华社四川分社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新华社四川分社迅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报道专班,新华社总社与分社紧密联动、分社前方后方高效协作,出色完成了这一重大突发灾难抢险救援阶段的报道任务。

截至9月16日,新华社共采写播发各类稿件700余条(张),独家拍摄的救援照片“汶川哥哥”、《昼夜兼程挺进“孤岛”》等直击地震一线报道被全网置顶刷屏,媒体采用合计近4万家次,新华社客户端总阅读量超过3.8亿次,多条短视频稿件在抖、快、视平台获得条均超千万浏览量、百万点赞量。整个地震报道“时度效”把握得当,受到媒体和受众好评,展现了新华社记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素养,彰显了新华社在重大灾难报道中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力。

这次地震报道至少面对三个难点,新华社四川分社“五措并举”统筹兼顾“四个关系”,是打赢这次“遭遇战”的重要因素。

一、震灾叠加疫情,移动互联网时代考验主流媒体的报道时效

与以往相比,这次泸定地震报道凸显出三个难点或者说是特点:

首先是地震本身烈度大、多点分散。近五年,四川发生过九寨沟、芦山等多次地震灾害,相较而言,泸定地震的震级不是最大,烈度却很高,最高烈度达9级,破坏性大,截至9月12日,已造成93人遇难、25人失联、11万余人受灾;影响广,地震发生在高山峡谷地区,重灾区涉及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石棉县至少7个乡镇18个村庄,地震导致大量山体垮塌、滑坡,不少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中断,给抢险救援和新闻采访造成巨大困难。

其次,这是一场震灾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遭遇战”。泸定地震发生时,疫情下的成都正处于“全域管控期”,很多采编人员都被封控在小区家中。“疫震叠加”给新华社四川分社集结力量、迅速派员带来困难,所幸省市疾控、交通、应急等部门大力支持,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为分社应急人员和车辆办理了通行证。

震后一小时,由分社总编室一名副总编带队的6人小分队整装出发,他们克服震区多处断道和余震危险,多次绕道,于当晚7时许赶到泸定县磨西镇,成为中央媒体中第一支到达震中的报道力量。另一支5人小分队于当晚10时赶到石棉县新民乡,也是率先到达石棉重灾区的央媒记者。加上后续增援队伍,分社先后派出16名记者组成多支融媒体报道小分队赶赴重灾区,前方记者冒着余震不断和滑坡飞石、重灾乡镇村落多点分散等危险和困难,深入一线扎实采访。

第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地震报道带来新挑战。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即时快速、直达受众的特点,新闻发布“移动优先”几乎是当今各级媒体的不二选择。具体到地震报道,由于灾区山高路远,加之震灾造成部分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损毁,在震后数小时内,如果单纯依靠媒体记者深入灾区、采访发布现场新闻,即使是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短时间内也很难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多家媒体及时采访收集灾区地方政府、各方救援力量以及经核实的灾区普通民众发布的震灾信息,以新媒体形式进行编发成为报道的主打形态。这对以记者抵达现场后发回报道为主的传统报道方式带来明显挑战。

分社记者凭借以往与灾区地方政府、干部群众及应急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专业救援队伍等积累的良好关系,在震后初期采访、通联到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新华社“现场云”等渠道对外发布,及时满足受众需求。

二、“五措并举”:团队作战形成“拳头效应”

面对“疫震叠加”的这场“遭遇战”,新华社四川分社迅速行动起来,坚持守正创新、五措并举,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中。

(一)快速反应、争分夺秒

泸定6.8级地震发生前,分社所有采编人员手机的“预警功能”都提前四五十秒收到了地震预警。在地震发生同时,分社领导在记者微信群中做出“迅速核实震情、迅速派员出发”的提示,相关记者迅速行动,四川分社总编室值班签发人结合手机预警信息,首先通过电话向总社相关部门报告“四川泸定发生较强烈地震、成都震感强烈”的情况,随后综合自身感受及跑应急口记者的反馈,于震后7分钟即12时59分签发入库了第一条快讯……

“马上组织相关记者准备出发赶赴灾区,办公室准备好车辆”“马上联系协调成都、甘孜有关部门,为报道小分队出成都、进甘孜提供支持”“带齐应急装备,出发!”……

历经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锤炼的四川分社采编和行政后勤人员,在思想、物资、机制等方面,已是“轻车熟路”,应急处置紧张有序、有条不紊。例如,安全帽、应急灯、急救包、睡袋等应急物资就存放在分社办公楼一楼大厅的柜子中,随时可以拿取。以上这一切,确保了分社记者成为率先抵达泸定和石棉两个地震重灾区采访的中央媒体记者。

(二)高效组织协调,实现团队作战“拳头效应”

面对灾区电力中断、通讯不畅等给前方记者发稿造成的困难,分社组织后方10余名记者成立“协作专班”,在报道指挥中心集中办公,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精准组合,将前方记者通过微信、电话或口述语音传递到分社的碎片化素材,及时记录整理,根据内容分类编发,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各线路稿件,不漏掉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分社地震报道专班与总社新媒体中心组建了91人的“泸定地震中心分社对接”微信专群,与全媒编辑中心、国内部、对外部、摄影部、音视频部、CNC等紧密联系、即时互动,打造“扁平化”的指挥策划平台。

新华社总社与分社密切联系、无缝对接,分社前方与后方各负其责、高效协作,整个地震报道形成了团队作战的“拳头效应”。

(三)紧扣重要节点,重要报道有效引导舆论

报道团队稳妥把握报道“时度效”,紧扣重要节点,精心组织策划,在打通“孤岛”生命通道、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期、灾区过渡安置、中秋节教师节“双节”、灾区学生复课等重要节点,均第一时间发出权威信息、播发系列重点报道,彰显了新华社在重大灾难报道中的权威性。

□ 9月8日,新华社记者沈伯韩经过磨西河上搭起的简易便桥徒步进入共和村

前方记者夜以继日地跟随救援队伍跋山涉水挺进震中,前后方高效联动,采写播发了系列一线直击融媒体报道,其中《新华全媒+丨昼夜兼程,挺进“孤岛”》,与国内部合作的《快速响应 全力救灾—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进行时》等稿件被全网置顶。《新华全媒+丨四川泸定地震72小时争分夺秒救援实录》《新华全媒+丨震中安置点 “烟火”暖人心》《新华全媒+|点赞!他们是地震中的最美教师》等稿件,展现出一幅幅灾区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人画面,有力引导了社会舆论。

(四)强化“现场意识”,独家报道呈“刷屏”之效

不间断组织采访挖掘灾区的感人瞬间、感人故事,在突出现场感、思想性和深度上下功夫,推出多篇全网刷屏的独家报道。其中,摄影记者沈伯韩随专业救援队伍挺进“孤岛”,独家拍摄到被网友亲切称为“汶川哥哥”的照片,细节丰富,牵动国人心弦,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广泛采用,引发全网刷屏。记者还进一步挖掘“汶川哥哥”背后的故事,推出延伸报道《“不要怕,我们来了”》,直击人心,令人动容。阿坝森林消防支队宣传负责人卢耀强表示,新华社的报道火遍全网,“我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是找‘汶川哥哥’的。”

《飞架生命桥!》《“我身上流的是爷爷的血,骨头里长着他的硬气!”》以“87年前,我们飞夺泸定桥;今天,飞架泸定生命桥”两个跨越时空的故事作对比,通过展现人民子弟兵相似的冲锋姿势,体现了新时代勇士的风采。现场特写《回家:见妈妈最后一面,带爸爸和乡亲们下山!》《大渡河上船行疾—泸定地震救援临时码头见闻》等一线独家见闻式报道,有细节、有温度,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五)尽力报道抢险救援全貌,忠实记录历史

泸定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一级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派工作组前往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特警、国企民企等各方救援力量和爱心人士,迅速向灾区集结,投入紧张的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等工作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会战”在灾区打响。

地震伊始,分社主要负责人就要求参与报道的采编人员,要尽可能地全面客观报道各方救援力量和抗震救灾的方方面面,忠实记录历史。为此,分社一方面与新华社国内部央采中心合作,综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各部委、各部门的相关信息,采写了《快速响应 全力救灾—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进行时》《全力以赴 刻不容缓—聚焦四川泸定地震救援》等重点稿件。同时搜集各方力量的救援举措和进展,尽可能在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上予以展示,例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力量爱心齐聚灾区—各方积极参与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综述》等稿件,全景式展现了各方积极行动、勠力同心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 9月6日,新华社记者杨进(右)在泸定地震震中安置点出镜直播报道

□ 9月9日,新华社记者刘坤在泸定地震震中磨西镇附近采访拍摄道路抢通

三、统筹好“四个关系”:不辱“国家队”职责使命

抗震救灾涉及抢险救援、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伤员救治、次生灾害防范、灾后恢复重建等方方面面,可谓千头万绪,做好相关报道必须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科学统筹新老(记者)搭配、(新闻)快与准、硬与软、内与外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方能不辱“国家队”职责使命。

(一)新与老

地震这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阶段的报道对时效性、准确性等“时度效”把握能力要求高,先采什么、先报哪方面、如何抓新闻等,很多时候要靠记者平时的经验积累。特别是面对灾区交通中断、通讯不畅、救灾繁忙等因素,年轻记者难免会感觉茫然无措、手忙脚乱。

为此,分社在选派赶赴灾区一线的记者时,特别注意新老搭配,以新闻实战锤炼队伍、做好对年轻记者的传帮带。其中,泸定和石棉两个重灾区的新华社全媒体小分队中,既有两名副总编辑、高级职称的摄影记者、副高职称的文字记者,也有入社3年内和总社新入社到分社锻炼的年轻记者。老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丰富经验与年轻记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打敢拼,相互结合、教学相长,合作采写了《昼夜兼程,挺进“孤岛”》《新华全媒+丨四川泸定地震72小时争分夺秒救援实录》《一筐南瓜情意深》等高质量稿件。

(二)快与准

对于地震这类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如何兼顾抢新闻的“快速”与新闻的“真实准确”,历来是个难题。在泸定地震报道中,分社与总社紧密协作,参战记者、一读值班人员、稿件签发人等,均克服连续作战的疲惫,对每一篇文字稿件,每一张图片,每一帧视频画面,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时在状态”的精气神把好每一道关,在确保事实真实、准确的前提下,争时效、抢新闻,没有出现任何事实性、技术性和政治性、导向性差错。

(三)硬与软

在泸定地震报道中,有专人紧盯前方联合指挥部发布的权威信息,将人员伤亡数字更新、救援进展等“硬新闻”第一时间采发今日新闻、中英文快讯等。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利用与分社搭建的微信群,抓取受众最感兴趣、现场最揪心、最感人的细节,快速编发了《地震救援暖心一幕“这苹果,真甜”》《争分夺秒!直升机转运四川泸定地震伤员》《惊险!救援队与巨大飞石“擦肩而过”》等短视频稿件,在抖、快、视平台上获得条均超千万浏览量、百万点赞量,让读者充分感受到逆行者的不易和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

与此同时,记者将灾区采访的见闻和感悟,通过“记者手记”和“我在现场”“问记者”等新媒体栏目,展现给读者。例如《寻找“孤岛”共和村》《去草科乡的路》等“记者手记”稿件,以记者的亲身经历向外界介绍了灾区救援的艰险。另外,按照“一次采集、N次加工制作、多渠道播发”要求,与总社摄影部、新媒体中心合作,整合一线5名摄影记者的精彩图片,配以记者见闻及感悟,推出《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除了“汶川哥哥”,我们在泸定地震灾区还看到……》;通过“汶川哥哥”图片拍摄记者自述视频的方式推出《问记者|“汶川哥哥”是怎样拍到的?》。两个融媒产品一经播发,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数小时即过百万,广大网友或积极点赞评论,或与记者热情互动,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内与外

泸定地震发生时,四川新冠肺炎疫情也正处于多点散发期,在境外,诸如“因防疫封控不让救援进入”“不顾百姓死活”等质疑歪曲我抗震救灾和防疫措施的抹黑言论,一时甚嚣尘上。

为此,分社与总社对外部合作,坚持“内外并重”,在狠抓时效、滚动抢发地震硬新闻英文快讯之外,针对境外有关舆情,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击,采写播发了《中国故事丨直击四川泸定地震:多个瞬间定格全民救援》《(中国聚焦)科技力量赋能泸定地震救援》等对外报道,用一个个暖心瞬间、一个个生动实例,以小见大地讲述了真实的中国救援故事;特写《一个小山村的震后48小时》《不屈的屈大姐》《坚守与关爱:泸定震区师生的中秋节》《14年后 “汶川哥哥”来了》等稿件,用白描手法和大量细节记录灾区群众不等不靠、积极自救举动,并结合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救援和救灾保障,见微知著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敢和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让境外谣言不攻自破,有效影响海外舆论。

猜你喜欢

泸定分社灾区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泸定水电站坝基帷幕渗漏分析及灌浆技术研究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泸定水电站的应用
泸定水电站大坝防渗墙安全事故预防和控制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