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评论:在融合发展中提质增效

2022-11-19凌锋

中国记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法治工作

法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围绕社会关注议题,运用法治思维评析新闻,在解疑释惑中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社会对热点案(事)件和问题在法治框架下形成共识,推动问题依法解决和制度健全完善。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强调“要加强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传播法治正能量”。可以说,法治评论在法治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治日报自1980年创刊起就高度重视法治评论工作,《法治日报》的评论见证并记录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获得了各类重要新闻奖项以及广大读者的认可与肯定,形成了报社重视法治评论工作的优良传统。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和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法治评论工作面临着创新的新形势和发展的新机遇。

在探索法治评论工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法治特色,保持内容定力,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升法治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按照报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设计和规划部署,在报社领导的指挥带领下,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部门探索形成了“123+X”(注:“1”指的是一个固定评论栏目:“法治时评”,一版刊出,每周五期;“2”指的是两个版面:刊发法治评论的声音版,刊发法治领域调研文章的法治调研版;“3”指的是三类阵地:评论版面阵地、网站评论频道阵地、客户端评论频道阵地。“X”指的是与报系子报子刊及社外其他单位合作的评论作品或评论工作。)的基本工作格局,以时政评论、新闻时评、法律评论、网络评论、调研文章等为主的评论产品,覆盖公务人员、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网民群众等社会各界广泛受众群体,转发转载率持续增多,在热点新闻特别是涉法案(事)件中的引导作用更加突出,报纸版面、网站频道、移动端频道的融合成效明显,评论作品和评论工作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思考体会,就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推动法治评论提质增效进行分析。

一、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在挑战中发现优势

信息技术发展丰富了传播渠道,降低了传播门槛,包括法治评论工作在内的新闻评论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评论实践主体增多,借助各类型自媒体,评论产品供给端“产能”大大增加。二是评论产品形态富媒体化,由于多媒体处理技术的移动化、智能化,受众阅读偏好转为音视频。三是泛评论型内容产品增多,资讯和观点融合,述评式内容产品颇受欢迎。四是评论受众群体扩大,舆论场更加细分,基于职业、爱好、教育、经历等形成不同圈层。五是受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不断增强。这些在受众精准定位、内容呈现形态、评论体裁形式、产品分类传播、工作响应效率等方面为法治评论工作带来了挑战。

面对挑战,更应该看到机遇。一是看到评论的优势。相对于同质化的新闻,承载观点表达的评论能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更加多元的视角,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内容产品消费时的重要选择。二是看到法治评论的优势。伴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用法治思维看待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在参与公共讨论时的“方法论”。此外,新闻评论自身发展逻辑也让专业性评论的空间越来越大。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新闻评论实践也在经历持续的变革创新,价值表达的需求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专业性的事实判断和基于建设性的策略判断。”[1]

法治评论不但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还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几乎对于任何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找到法治视角。法治评论的论证过程和依据离不开法治的逻辑和法律法规,这使法治评论在评判是非对错、提出意见建议时具有更强的明确性。值得强调的是,法治思维和法律法规本身体现很强的价值导向。因此,对于法治评论而言,其在体现专业判断时并没有弱化价值导向,而是恰恰相反,更加凸显了价值导向,更能够弘扬主流价值观。这些都是法治评论的优势所在,也是法治评论工作履行职责使命,壮大主流舆论,服务法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

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主流媒体发声;越是议论纷纷,越需要法治评论介入。开展法治评论工作,需要认清信息技术持续革新、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速构建带来的新形势,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以融合思维促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阵地创新,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宏观的视野看待法治评论的作用,坚定立场、立足特色、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加强互动、尊重规律,发挥法治评论的政策权威解读、主流价值弘扬、法律知识普及、公共意见表达、舆论舆情引导、群工工作创新等功能,进一步发挥法治评论在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二、坚定立场,坚持方向,在守正中服务大局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法治评论工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法治领域的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部署及热点案(事)件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需要及时推出评论作品,有效做好法治权威解读、法治权威评论等工作。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会议消息于18日见报,报社于19日即推出社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20日至24日推出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系列评论评论员文章,第一时间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作出贡献。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报社于7月1日推出编辑部文章《江河万里总有源—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厚重的历史纵深视角,回顾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法治建设的历程,彰显党领导法治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并为之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地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成功,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同时,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建党百年”专版,邀请卓泽渊、李林、马怀德、王轶四位权威法学专家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推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出“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到全面依法治国”专版,梳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法治建设的重要事件,展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孜孜以求的奋斗历史和光辉业绩。这些策划和作品从法治角度评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使命,别具一格,非常有法治特色,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和社会效益。

在日常工作中,围绕中央重大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题、法治建设领域重要新闻等,充分运用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署名评论、系列评论、专题评论等形式,解读政策、表达立场、引导舆论。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每日推出两篇法治评论,一版刊发短小精悍的短评,全国两会专刊一版刊发深度的两会观察。以今年为例,先后刊发了《胸怀“国之大者” 建功新时代》《技术赋能增强法治获得感》《用法治力量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等法治评论。这些评论围绕中心工作,紧扣两会议题,聚焦百姓关切,用鲜明的法治特色、严密的论证过程,集中利用全国两会的时间窗口,有效发挥法治评论作用,展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此外,围绕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政策,生物安全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等重要立法,扫黑除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重大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北京冬奥会等重要活动,运用法治视角,积极开展评论工作。

三、立足特色,体现权威,在专业中引导舆论

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每遇重大政策、突发事件、重要节点、热点新闻,特别需要新闻评论准确发声,回应关切、凝聚共识、引导舆论。法治评论凭借鲜明的法治特色和专业性,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我们始终保持对涉法新闻的跟踪,既关注各个领域的法治新闻,也关注各类热点新闻中的涉法元素,紧盯舆论场中的引导需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及时运用法治评论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中,针对舆论场上出现的一些杂音,我们撰写刊发《坚持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坚持就是胜利》,强调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我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撰写刊发《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筑牢群防群控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针对民生保障和疫情责任落实问题,我们撰写刊发《让保供“最后一公里”更通畅》《人人都是疫情防控责任人》《严惩破坏市场秩序行为》。这些评论一方面宣传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为疫情防控各条战线加油鼓劲,同时结合典型案例,严厉批评各类干扰疫情防控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教育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议题,为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中办、国办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力推“双减”工作。但很快市场上又出现了“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一对一”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不利于中央“双减”政策落实。我们约编了一篇题为《治理校外培训变异须打好“组合拳”》的法治评论,指出隐形变异现象出现的症结所在,以及治理这类现象所应该秉持的原则。评论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又切中要害,被多家媒体转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文章提出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认可。

2021年10月底,公安机关就李云迪嫖娼一事作出情况通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民围绕通报合不合法、隐私权要不要保护、公众人物该不该就此被“一棍子打死”等展开了激烈争论,甚至“嫖娼合法化”的陈词滥调也再次被翻出来。我们约请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金泽刚撰写了法治评论《“嫖娼合法化”论调当休矣》,刊发于11月3日的声音版。文章从人性、自由平等权利观、域外实践、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等多个方面抨击了鼓吹“嫖娼合法化”者所秉持的理由。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法理表述深入浅出,刊发后在网络上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不仅被众多微信公众号转载,还在百度、今日头条、微博等多个互联网平台上位于热搜榜前列。仅在微博平台上,截至当天15时,共吸引2.2亿人次阅读,3.8万人次讨论,绝大部分网民认可并支持文章观点,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有力弘扬了主流价值观。

四、拓展内容,分类传播,在专注中扩大视野

相对于其他专业性评论,法治评论最为特殊之处是专业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专门性和广泛性的统一。专业性指的是法治领域的专业性要求法治评论所必备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通俗性指的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其应具有的能够为目标受众所接受的通俗程度。专门性指的是法治评论中对具体问题评述所依据是具体的、某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广泛性指的是很多社会问题都涉及较为广泛领域的法律法规,需要综合思维。正确处理好法治评论的专业性和通俗性、专门性和广泛性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法治评论写作,也有利于运用融合思维,专注法治场域,拓展关注领域。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灵活运用媒体融合的手段,在“全面”和“融合”上做文章,既扩大法治评论题材的关注范围,又分类定位受众群体,通过内容创新、版面创新、形式创新等,积极探索实践分众化、差异化传播。

在北京冬奥会等评论工作中积极拓展关注内容。作为体育盛会,按照通常理解和以往惯例,法治评论关注的切入点并不多。按照报社总体方案,根据报社“大法治”的工作要求,我们超越传统思维,积极拓宽视野。在开幕式社论《共襄冰雪奥运 同迎百草回芽——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中,不仅强调“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伟大历程中,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还通过“规则”这个一概念巧妙地把体育精神和法治精神相连接,指出“如同体育运动离不开规则,北京冬奥会筹办更需要‘法治’这个最大的规则来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了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成就。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坚持每天一篇法治评论,围绕环境治理、知识产权保护、非遗传承、志愿服务事业、平安建设、残疾人权益法治保障等推出了《法在冬奥中》《法治是绿色奥运的底色》《知产保护为冬奥添彩》等10多篇,独特的法治视角使每篇文章都获得不错的传播效果。

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评论工作中,我们不仅对该议题保持持续关注,而且在一般道德说理的同时,从法治角度引导社会正确看待反对浪费工作,精心策划推出了“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系列评论,刊发了《反对浪费离不开法德共治》《厉行节约要力戒形式主义》《让简约适度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三篇文章。在《反对浪费离不开法德共治》中,针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援引我国宪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强调“法治规范餐饮浪费于法有据”;《厉行节约要力戒形式主义》一文则针对一些地方在厉行节约方面的“花瓶式”创新,提出严厉批评。

除了丰富评论题材类型,我们在版面栏目设置和选题策划等方面也不断拓展范围、探索内容创新,分类满足不同受众的法治评论阅读需求。声音版是我们日常刊发法治评论的主阵地,“法治观察”是头条栏目,一般刊发针对较大影响法治新闻的评论文章;“法律人语”主要刊发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结合新闻热点的评论文章。为适应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新形势,我们也开设了一些新栏目:“E法之声”主要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各类法治问题,该栏目在业界越来越有影响力;“善治沙龙”栏目主要以“促进良法善治”为目标,刊发有关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评论文章,取得了不错反响,该栏目刊发的《发挥政府在数字化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此外,声音版还有关注百姓民生问题的“法治民生”栏目,具有群众工作性质的“记者观察”栏目,以及关注基层法治工作的“基层调研”栏目。法治调研版主要刊发各领域一定级别以上领导干部的法治调研文章。在评论部具体负责的法治网评论频道、法治号客户端的栏目设置上,也有分类化传播的安排。通过丰富内容、增加栏目、优化版面,法治评论的受众对象稳步拓展到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基层工作者以及其他受众群体,为实现精准传播、差异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五、丰富形式,以人为本,在创新中推动融合

媒体融合为法治评论工作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创新需要把群众思维、受众思维、用户思维结合起来,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让法治评论工作在持续创新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实践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评论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融合创新,推动法治评论工作融合发展。

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创新。我们在原有评论栏目“法治民生”基础上,设置了群众工作性质栏目“记者观察”,主要从记者角度出发,运用法治思维审视影响百姓生活幸福感的各类问题。2021年3月,“记者观察”栏目刊发了评论《占用充电车位就锁车收费太荒唐》,反映某地一物业单位对占用充电桩车辆上锁并“罚款”的事情,文章认为占用充电车位固然不对,但是锁车并变相“罚款”更于法无据。文章见报当日即被有关主管部门监测到,第二天擅自“罚款”的公告牌已被取下。针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老年人跟团游需要交“年龄附加费”的不合理现象,版面刊发读者来信性质的法治评论《收取“年龄附加费”于法无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主动联系报社和作者,征求对有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我们探索“走出去、沉下去”的工作方式:2021年国庆期间,推出了系列调研型的述评作品“国庆回乡见闻”,包括《山水西北》《高原庭院》《美好生活》三篇,以生态环境保护、村居环境建设、基层治理、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为切入点,通过作者回乡的诸多见闻,反映了在法治保障下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文章“沾泥土”“接地气”,受到广泛好评。

围绕受众偏好的形式进行创新。一方面以“中心厨房”的思维进行评论写作和编辑处理,做到“一鸡多吃”,探索一篇评论、多种形态;另一方面,版面评论稿件在完成报社审校程序后,适当提前在网站和客户端频道刊发,以提高传播时效。同时,紧跟受众需求变化,针对移动端用户阅读时间短的特点以及图片和音视频传播的优势,我们在2021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历史上的春节”系列图文海报,精心选择历史上6个能展现发展成就、鼓舞人心的有关事件制作成红色海报,呼应建党百年的宣传主题,表达“记得来时路,不忘奋斗心”的中心观点。推出图片形态的再创作型短评产品“一语”,取一语中的之意,主要是抽取评论稿件的百字左右的核心观点,辅之以简约大方的浅色背景,并添加全文链接的二维码,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作品探索中,把评论体裁与普法功能结合在一起,探索出了“新闻+普法+点评”的观点产品形态。2022年4月,“重庆一女子卖150碗熟肉被判赔5万元”的新闻引起热议,不少网民觉得这样的判决过重,产生一些质疑。我们就此推出了新媒体评论作品《卖150碗熟肉被判赔5万元,冤吗?》,文章中既有一线法官针对具体法律问题的解疑释惑,又有对此类问题现象所做的短评,标题借鉴了新媒体常用风格,实现了新闻、普法以及评论的有机会融合,这种创新得到受众和业界同人的认可。

以法治为基坚守创新底线。法治新闻工作具有跨学科的属性,法治评论工作同样如此。新闻宣传工作与政法工作各具特点,加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舆论生态日益复杂。无论开展什么样的创新,法治评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遵循执法司法规律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互联网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时度效,通过法治评论充分解疑释惑;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不干扰正常的司法审判,坚持信息全面、求证多元,确保评论公平性、公正性。实践中,我们正是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法治评论工作,把社会效益和正能量放在首位,所以才能够深刻理解法治评论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意义,确保法治评论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确保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法治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

【注释】

[1]翁之颢 .新闻评论:多元主体的社会想象、认知与建构[J].中国编辑,2022,(01):25-29.

猜你喜欢

法治工作
在法治护航下实现新飞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不工作,爽飞了?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选工作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