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的破圈传播与情感价值

2022-11-19冯雪梅

中国记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破圈圈层受众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深刻改度,变革之中,评论在寻找理念创新和路径重构。

一、破圈传播背后是“思想为王”

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这个问题曾经争议不休。如果没有平台的大力推送,再有真知灼见的评论,也可能看者寥寥;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个问题,那些10万+的爆款,就一定没有思想含量吗?未必。最起码,它能够在某一点上“戳中”读者,让他们阅读并转发,并且打破圈层传播。一次两次破圈,可能有偶然,但经常性的破圈传播,是不是某种意义上就实现了引导力和影响力?而破圈的关键,其实是思想—你找到了突破点,打破圈层和茧房,获得了不同圈层受众的某种认同。

互联网在去中心化的同时,也将受众分成不同的圈层,彼此间很可能没什么交集。不同的圈层读者(用户)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形成信息壁垒。破圈就是不断突破既有受众圈层,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发展,寻找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将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传播至相对封闭的亚文化群体中。

对于评论而言,破圈有两个指向:一是一篇评论,如何让更多人看;二是不同的评论,给不同的人看。前者的关键是找到不同圈层的共同(寻找共识);后者是确定不同人群的圈层特点(寻找不同)。有时候,是同一篇评论给不同的人看,因为受众的阅读方式(看报、看公众号、看视频)不同,而在表达方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评论的分众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将报纸评论和网络评论进行了区分。我们的实践发现,报纸评论和网络评论,在选题、表达、呈现方式等方面,其实有着区别。《中国青年报》的评论版“青年话题”和评论公众号“中青评论”在选题和表达方式上,尽管不能做到完全不同,却各有侧重。报纸评论的选题更倾向于深度,探讨某个问题和现象,而非针对热点事件及时发声、就事论事。而网络评论,人们更喜欢简单明快、直截了当、活泼干脆的表达,更关注有争议性、社会热点类话题,更接受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

我们常说“喜闻乐见”,它并不是一个说法或概念,而是以“思想”为支撑的传播链:传播什么,向谁传播,怎么传播,如何最大限度地寻找价值或情感认同。以“中青评论”公众号为例。这是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的公众号,订阅量不算大,接近20万。最近,它有两篇文章破圈,阅读量超过和接近10万+。一篇是《“川渝人民要哭了”,别拿天灾开玩笑》,一篇是《“新生自带床板入学”尴尬了谁》,从题目大约可见评论的主要内容。其观点并不深奥,却契合公众号的读者定位和网络评论的特点—直击热点、迅速发声、态度鲜明,而它们破圈的原因,在于找到了不同圈层共同的关注点和情感认同—对重庆山火的普遍关注和对奇葩规定的不满。

技术滚滚向前,建立于区块链基础上的Web3.0和元宇宙,正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路径选择。虚拟主持人、AI写作、人工智能、渲染等技术,必然会推动新闻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革,评论的写作与传播也会随之改变。而以不变应万变的,是“守正”这个根基。我们谈守正创新,要守的这个“正”,就是我们的思想、理念、价值观,有了坚守,创新才有底气,才能立得稳。

评论的守正创新中,不管是对内容的选择(即传播怎样的内容),还是对渠道的选择(即怎么传播),其真正的主导是思想—我们想让受众看到什么,我们如何(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受众看到,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找到不同圈层的认同(之前,有一种说法是寻找最大公约数)。技术是没有思想的,这也是算法推送遭诟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评论及其传播却是有思想的,你提供给读者的,和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提供给读者,都有明确定位和选择,都是“思想”的产物。这个思想不仅仅在于观点本身,同时也是选题判断、表达方式、传播渠道选择所显现的判断力、表达力、传播力和引导力。

二、关注青年,才能被青年关注

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简单的概括式总结,正触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世界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让未来变得很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认知,更深刻影响着年轻人。

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学者许纪霖这样概括“95后”一代的特征:他们是天然“红”,天生很爱国,因为他们出生长大的年代是中国崛起的时代,这种国家认同感是一个显著特征。但是,这种爱国又与老一辈的爱国不同,老一辈人的自我和家国是紧密绑定的,而年轻一代对这二者的态度是分离的——他们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但对个人未来忧心忡忡。这代年轻人不是没有理想,他们的理想是不被给定的,更微观、更个人化。

有人说,这是一代“保守的年轻人”,他们为什么不敢闯,为什么要“躺平”?在对其做出价值评判之前,需要自问:是不是真的了解他们,能不能准确理解他们?没有了解,就谈不上交流;没有理解,就没有沟通。

如果评论以“舆论引导”为己任,那么,对于在网络时代成长的年轻人,“讲死理”的灌输方式,或者“要求”他们接受某种思想和观念,基本是无的放矢。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对权威的消解,意味着你说的他们可能听不到,不听、不信、不以为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与此同时,大变局之下的不确定性,让个人的未来设计变得模糊。当年轻人无法在现实世界实现自身预期时,就会躲进虚拟世界“造梦”,并且以一种情绪化的方式宣泄自己的压抑和不满。

此时,正视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给他们以自我表达的空间,关注他们,才能被他们所关注。评论不仅仅要做他们的代言人,替他们发声,更要给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表达。

《中国青年报》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评论版也一直关注青年话题、青年利益、青年表达,这也是中青报评论的核心定位。一直以来,我们都通过版面专题的方式,关注青年热点,给他们的自我表达提供平台,让他们“诉说”,在思想碰撞里实现“服务青年、引导青年”。

这是我们的一些专题版面:《中国青年看世界的角度变了》《考研日渐“高考化” 如何避免过度内卷》《整顿职场,从来都不是哪一代人的事》《来一场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毕业季:致走向辽远未知的你》《相亲鄙视链:躺在舒适圈里的层级分明》。

集中以版面专题的方式,关注青年现象、青年思潮、青年问题,是《中国青年报》评论版的一个特点,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方式。现实生活中,年轻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升学、就业、住房、婚姻……对他们而言,这些现实问题往往比“高大上”的价值观重要。切切实实地关注年轻人的问题,维护他们的权益,让他们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他们才会由衷地认同国家的大政方针,才会愿意看你的评论,接受你的观点和立场。

此外,以青年为受众的评论,要尽可能贴近他们的潮流和生活方式,将价值观层面的引导,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生活,能让年轻人有所触动,就走出了“接受”和“引导”的第一步。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之一。成风化人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尤其是面对思想自由、不愿受约束的年轻人,只有真正契合他们的时代关注、符合他们的话语体系、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让评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才能被看到、被关注、被接受。

三、理解人们诉诸“后真相”的情感

近些年比较流行一个词:“后真相”(post-truth)。它是2016年《牛津英语词典》选出的“年度词汇”,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之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人们不关注真相了吗?并不尽然。只是相对于真相(事实)本身,情感诉求更能影响舆论。

回顾一下网络热搜就会发现,不管是“二舅”“唐山打人”事件,还是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牌位、“周劼朋友圈”事件,推动其快速传播的重要因素,是网络情绪,而非真相本身。即便在真相并未水落石出之时,诉诸情感的个人观点,已经刷屏。

“后真相”时代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新闻不断“反转”,受众似乎不太在意真假,而更在意情绪和表达;在宣泄的同时,也备受假新闻的侵扰。几年前,美国皮尤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88%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假新闻给他们带来困扰;25%的受访者甚至承认他们分享过假信息。在欧洲大陆,许多人同样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应该或能够相信什么。

评论所面对的悖论在于,真相往往一点点呈现,建立于现有事实上的评论,可能很快被下一步的事实推翻;而在未掌握真相之前,不妄自评论,会失去先机,让谣言和网络情绪带偏节奏。“刘学州事件”中,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就曾备受质疑。评或者不评,考验担当和勇气;评得好与坏,考验能力和水平。

评论讲究客观理性,是不是就意味着对受众情感和网络情绪置之不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如何理解人们诉诸“后真相”的情感?

《真相》一书的作者马修·德安科纳认为:首先,全球化、人口流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等因素,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会感到恐惧,甚至愤怒。也就是说,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让人们有无法改变的无力感,他们需要情绪的宣泄,并且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其次,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它打破了空间障碍,把不同区域的人聚到一起。但同时,新技术也使人们只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凝聚他们的是一种共同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带来偏见,让人们相信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事实。

我们需要对抗的是谎言,而非人们的情感。借助于情感,观点的表达会更有力,所有打动人心的评论,都不会是“无情”的。尤其是面对“后真相”的情感诉求,更需要以能打动人们心灵和思想的方式来探究事实、传达观点。

评论只呈现事实、表达个人观点是不够的,还要能够与人们的内心和思想对话,能够影响他们的情绪。这种影响,不是“煽情”,而是传达某种情感,让受众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被在意、被理解。我们看到很多网文刷屏,往往是因为它们满足了读者的某种情感诉求—自豪、感动、愤怒、焦虑。“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的“睡前聊一会儿”,实际上就提供了移动互联时代评论传播的一种范式:有温情,有声音,不高高在上,轻言细语“聊聊”。

强调评论的“情绪价值”,是指在意受众的情绪,同时对评论可能带来的情绪有所评估,这和之前媒体报道中所遵循的“准则”相类似:面对灾难的承受者,不要冰冷地说“情绪稳定”。评论无外乎情理,不煽动和贩卖情绪,而需要有情感有温度的表达,你是冷冰冰、自顾自地讲理,还是关注并且尊重受众的情感,带着温度人情去论说,传播效果截然不同。

猜你喜欢

破圈圈层受众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棉花娃娃强势“破圈”
从《惊·鸿》看传统戏曲的“破圈”传播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