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纸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2022-11-19吴静岳越

造纸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剪纸数字化数字

□ 吴静 岳越

1 剪纸艺术概述

剪纸,又称刻纸。其采用的工具往往是剪刀或刻刀,剪刀剪出的花纹大多轻松质朴、简洁明快,带有浓厚的民间特色;而刻刀刻出的花纹大多较为写实、工细严整,带有极强的工艺之美。随着全国各地的剪纸先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艺术的人文价值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据考证,剪纸的发展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因此,可以说剪纸艺术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印记。

2 剪纸艺术的特征

2.1 深厚的民俗文化特征

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产物,它是民俗习惯的汇集,是文化的累积,也是对民间文化模式的传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剪纸出现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也是各种文化风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经过劳动人民的再设计,独具特色的剪纸就此诞生。剪纸的造型多种多样,不同的造型带有不同的寓意,但每一幅造型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

2.2 丰富的形式特征

剪纸艺术属于装饰艺术的范畴,它的灵感大多来源于大自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主要是从色彩、造型和构图等几方面进行创作。剪纸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主观意愿和随意性,在创造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在客观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想像并对其进行升华。此外,剪纸的造型艺术也具有天真稚拙的特征,这既是对原始社会时期先民造型艺术思想的延续,又是现代社会美学理想的要求。

2.3 独特的美学特征

剪纸作品中充满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期望和美好寄托。在剪纸艺术的创作中,作者通常运用象征、比喻、谐音等手法对世间万物进行再创作,并且采用寓情于物的手法表达自身感情。在面对不易用具体形象表达的内容时,也会采用借物抒情或是借音抒情的手法进行表达。在剪纸的造型与寓意中,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乐趣、美好向往,它们是中国各民族渊源探寻的依据,也是中国原始文化的有力证明。

3 剪纸艺术在新时代数字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

3.1 剪纸数字化的应用

数字时代是一个极度便利、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泛、互动性强的发展时代,这对于传统艺术而言是一个发展契机。随着民间老艺人的减少,剪纸艺术的发展逐渐走向式微,其技艺的传承也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而将剪纸进行数字化的应用,可以解决当下一系列的问题。在数字化语境下,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APP等形式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播与剪纸技艺的传承,同时其时效之快与范围之广是以往口传身授的方式难以比拟的。数字化的运用既可以对剪纸技艺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也可以对运用的材料、工具以及创作人的信息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除此之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将剪纸与动画、VR、交互以及网络平台结合,打造出数字时代下剪纸的新发展途径,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播与传承。

3.1.1 剪纸艺术造型元素之数字化应用

通过对剪纸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剪纸艺术结构巧妙、造型多样、情感丰富,将剪纸的造型运用在数字空间之中,可以开创出更为广泛的应用方式。一方面,可以转变剪纸的呈现方式,赋予剪纸以新“生命”,使它更为生动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剪纸动画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剪纸动画以剪纸的平面雕镂技术与造型特点为表现手法,借鉴中国民间皮影戏的表现手法使角色“活”起来。例如,2011年《功夫熊猫H》的影片片头就运用了剪纸动画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依靠数字时代的科技手段,将剪纸的造型结构数字参数化,运用3 D 打印机对剪纸进行批量化的制作,可以省时省力且更为高效的制作出成品,创作者也无需不断地重复工作,可以创作与研究新的剪纸造型。

3.1.2 剪纸艺术之数字化交互体验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与各大短视频平台可以让用户充分体验剪纸之美,但这种方式仅能给用户以单纯的文字描述与视觉观赏,却不能触及实物,终归使之与用户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当前,新媒体平台中剪纸的相关文章与视频大多为介绍剪纸的技法、造型以及创作灵感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只能吸引少数的剪纸爱好人群,不能激起大多数青年与儿童的兴趣。因此,将剪纸造型元素进行数字化的同时,还应将其应用在各个高科技领域,以增强用户的互动体验。例如,2021 年上线了剪纸在线互动小游戏,用户需要根据游戏中要求的图像进行剪纸,完成任务之后获得游戏奖励。游戏中剪纸的造型多样,大多为字形的剪纸,这样在小孩子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

3.2 剪纸艺术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

3.2.1 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网络热点

在网络科技极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文创产品的热度一路飙升,各类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以往文创产品以较为常见的卡通形象、动物等为主体进行设计,并且只在商店、毕业展等地进行售卖。当前,文创产品不仅设计素材丰富,而且在数字化背景下,也形成了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模式。例如,可以利用年轻人喜欢的直播卖货、短视频带货以及各类APP 推广等方式,推动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播,使之更为契合当下的发展潮流。

随着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完美举办,以“冰墩墩”为代表的冬奥特许商品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眼中的“顶流”,受到了人们的疯狂追捧。当时无论是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还是线下各个销售门店都遭到了疯抢,当然,还有很多冬奥会特许商品也同样受到了欢迎。自北京与张家口申办冬奥会以来,剪纸艺术家便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家乡的优秀文化与大好河山展示给世界,蔚县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佃亮创作出《冰雪奇缘》《激情冬奥》等剪纸作品。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2.2 紧跟科技革命发展步伐,促进产品形态创新

当前,剪纸艺术文创产品的发展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还存在产品设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形式老旧等问题,因而需要创作者寻求新的设计创意,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与时代发展形式,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给人一种遥不可及、古老的感觉,而人们往往觉得剪纸难以制作,对其产生了一种固定的使用思维,认为其只是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创作者需要紧跟科技革命的发展步伐,促进产品形态创新,对产品开发的形式进行活化,将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结合起来,给予剪纸新的功能意义。

当前几乎每个品牌都开发了APP,它可以将产品的相关信息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并且可以与用户直接进行沟通,为用户打造一个专属平台。近几年,剪纸艺术的推广者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出了多款APP,其中在2021 年推出的一款《熙纸-您身边的剪纸社区》APP 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了一个剪纸互动平台,打破了以往的科普模式,使用户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剪纸样式,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用户互动完成剪纸体验,还可以对剪纸知识进行分享。因此,借助科技的发展,采用数字、年轻化的形式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户零距离接触到剪纸艺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具有现实意义。数字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发展形式。剪纸艺术借助于数字手段与科技变革及时进行发展转变,使其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剪纸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更为广泛的生存环境。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形式特征以及设计理念等以数字方式呈现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只有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结合,才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剪纸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大嘴蛙学剪纸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剪纸
剪纸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