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模式的构思与优化策略探究*
2022-11-19张启奎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学
张启奎 (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学)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藏时针对我国的民族发展、民族团结等大格局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当民族团结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教育活动也应该随之做出改变:现代教育理念在灵活多变的教育格局当中形成,育人工作不存在“唯一标准”,学会合理调整育人思路,改变教育方向,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工作向前发展。当现代德育与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转变德育思路,创新德育模式必将成为教师所面临的全新挑战。
一、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的实施必要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便已经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思想,作为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百年发展大计的重要育人活动,现代教育体系是否完善、教学工作是否高效,这些问题在源头上影响着学生的未来成长,更关系到民族精神文化的整体建设。当文化教育呈现出鞭长莫及的乏力感,积极打造德育体系,加快德育与现代教育活动地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1]而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更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首先,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缺乏先进理念与科学思想地指导,其所应用的教学指导理念“自成一脉”,与现代教育要求、教育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德育,以现代新课程标准和立德树人等思想为基石组织教学工作,有助于消除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自身存在的德育偏差问题,保障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高效开展。其次,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缺乏德育资源,大部分德育工作都是围绕着本土的德育思想、文化体系展开。在较为封闭的教育环境中,学校与教师无法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地建设,与外界社会与教育要求取得联动,可有效解决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教学管理力度不足、教学方向偏差等问题,以科学理念和现代化要求指导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完善德育。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开展班级德育,可以在响应“全面育人”的教育要求的同时全面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加快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的特点
(一)科学性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来,现代教育活动便要循着科学教育理念的引导不断向前。纵观社会教育局势,新时期下的德育工作应该呈现出新特点:打破原有的教育格局,以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要求等全新的教育任务为引导,重新开发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德育模式。[2]基于全新的教育要求,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在建设班级德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多方面思考:坚持以科学育人、道德育人、全面育人为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德育。一方面,借由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德育表现反哺教育课堂。以国家的严要求、学生的新需求、教学的新诉求为切入点组织德育,才能让德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力。
(二)民族性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所设计的德育方案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有关要求统一起来。故此,教师与学校必须以地方文化为切入点,以德育为终点线,建立全面育人、多元育人的德育机制。在组织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民族道德精髓、道德文化深度落实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德育方法:一方面,尊重地区风俗习惯的独特教育价值,以地区民族风俗习惯为切入点,将有利于德育活动开展的有关素材引入到教学模块当中,加强课程与德育工作之间地联动;另一方面,以地区民族文化为表达突破口,结合地区民族文化对德育的要求、内涵进行加工,促使高中生沿着现代德育思想地引导不断成长。全方位育人,多角度育人,才能体现出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的教学功能,在不伤害民族情感的前提下顺利落实德育。
三、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的组织
(一)通过民族文化带动班级德育
由于与外界环境缺乏互动,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所实施的德育大多以本土的道德观念、行为要求为基本参考。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有关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求、本土的德育理论逐步发力。在脱离了外界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引导的情况下,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所掌握的德育资源依旧能够解决部分德育问题。[3]现实的德育经验表明,民族地区文化可成为推动德育开展的有效素材。教师在设计德育方案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本土德育素材的教育价值,多元互动,及时应用,提升德育质量。
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当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与道德意识,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尝试打造以国家教育要求为准则、以本土文化为发力点的德育新模式,逐步深化德育活动。以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主题活动“民间故事”为例,教师以民族地区的民间故事为德育素材,以现代德育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发力点,综合组织育人工作。在德育环节,要求学生搜集本民族的经典故事,对人物、历史进行剖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所选择的对象不同,德育的切入点自然会随之变化,如民间故事《寻太阳》:保淑父子为了寻找太阳舍生取义,为天下送去光明。民族故事《大黑天之神》:相传遥远的山峰上有怪物作乱,名为“大黑天”的神仙降下神罚,用自己的身躯降服妖魔。在民族文化中,高中生将感受到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在体验民族文化的同时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提出要求:当我们逐渐长大,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勇于拼搏、甘心奉献的人!开发学生的勇敢、奉献、忠诚等美好品质。民族文化是推动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素材,学校与教师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以文化育人,以文化授课,完善班级德育模式。
(二)借由特色活动引入班级德育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所发起的班级德育活动提出了全新的德育思路:开发地方文化体系的德育价值,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德育活动。通过对学生道德发展需求、理性学习需求的重新认识,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全新的德育方案。但受到农村环境与民族文化的综合影响,德育大多是停留在语言层次,德育载体与地方文化难以与德育课堂形成联动效应,导致德育的整体价值难以提升。[4]在组织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尝试将书面上的德育理论转化为带有民族特点、符合新时期德育要求的育人素材,充分开发德育课堂。
教师可结合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活动、艺术活动来开展班级德育,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独特魅力。以主题德育活动“充满智慧的我们”为例,可选择本民族、本地区的艺术素材、文化素材开展德育工作,不断完善班级德育流程。教师选择歌舞、手工、绘画等艺术形式开展德育,要求学生建立集“看、学、说、想”于一体的德育新模式。结合日常的学习经验,将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作品与艺术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说明有关文化素材与艺术素材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为对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实践,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水平,培养学生乐于劳动、乐于创造的优秀素养。在完成实践互动之后,鼓励高中生以绘画、文字等形式记录活动过程,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弘扬地区文化的优秀意识。特色活动本身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点,而农村民族高中的独特环境又保留了文化素材的原生态特点。以本土化资源为素材,以多元化方法为引导,有助于逐步完善德育。
(三)结合现代思想完善班级德育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所组织的德育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本土化、自主化特点。要打开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的突破口,消除民族狭隘观念与农村落后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以现代德育的有关要求为突破口,全方位创新德育模式。开发新思想,挖掘新资源,沿着现代德育的要求不断向前,才能逐步深化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下,德育不再是一种灌输学生、限制学生的教学手段,而是一种帮助学生参与、学习、发展的教育思想。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要坚持现代化教育思想地引导,以民族区域素材、农村文化资源为支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德育。以校园德育活动“我们的新时代”为例,在德育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德育新模式:教师与学校共同开发文化长廊、文化专栏等功能模块,以民族地区、乡村地区的发展史、精神面貌为突破口,要求高中生结合现实主动搜集资源,加工德育素材:二十年前,我们的乡村坐落于群山当中,虽然山清水秀但却一贫如洗,不能上学的孩子比比皆是;二十年后,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乡村教育,让我们这落后的乡村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化载体布置文化长廊,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忠诚意识。德育要沿着大方向不断向前,但为了完善德育的具体内容,还要尝试在落实德育工作的同时加入小细节,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情感、推动德育的素材落实德育互动,如“乡村好人好事”板块,“民族英雄故事”板块,以建设新农村、服务民族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分别为主题,让学生将不同的德育素材应用到德育板块当中。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所发起的德育工作不能完全由教师“当家做主”,考虑学生的表达兴趣与互动热情,让学生在搜集资源的同时补充德育的内涵,也有助于德育的萌芽。
(四)配合信息技术延伸班级德育
当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农村高中逐步脱离了传统教学机制的限制,在实施教学工作、组织育人方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开始在德育环节逐渐发力:通过高效的资源导入,教师可以从新的角度组织德育活动;借由全新的德育方式,学生可以借助线上平台、资源与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德育互动。德育不再局限于民族文化与乡村环境,除了借由本土素材组织的德育之外,学生还可以在外界资源当中进行选材,创新德育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要尝试对线上的德育平台进行开发,在打造全新的互动式德育模块的同时,加强学生与学生、班级与学校之间地互动,完善德育模式。以线上德育“德育大课堂”为例,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可打造以学校为核心、以班级为成员、以学生为基础单位的德育新结构: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教师与学校各司其职,及时参与线上的德育活动:学校负责线上教育板块的开发工作,围绕着德育的育人要求设计教学方案,打造横跨时间、空间的德育功能模组。[5]在不同的模组当中,围绕着“华夏文明”“民族故事”“华夏精神”“新时代思想”等话题设计德育主题,允许高中生自由发挥。教师展现自身的组织者作用,在带领学生参与线上课堂的同时,以华夏故事、华夏风采、民族新农村等热点话题为主题,要求学生搜集德育资源,将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以全新的方式记录下来,在线上课堂中进行展示、分享,调动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学生则自由进行发挥,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德育活动。除了教师所导入的德育资源之外,还可尝试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独立搜集相关德育资源,从新角度、以新方法建设德育课堂。选择征文、绘画、短视频、有声阅读等方式分享德育资源:可以讲述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名人故事,也可结合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开展爱国讲座。在线上技术的带动下,要打破地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限制,尝试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堂的同时不断学习,以此创新德育活动。
面对资源匮乏、缺乏引导的尴尬现状,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要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打开育人突破口,必须重新理解德育的育人功能,以全面育人、文化育人、情感育人为发力点,打造综合性更强的德育模式。民族地区农村高中与教师要理解民族文化、乡村环境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以农村文化交流活动为支撑,全方位互动,推动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班级德育的深度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