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评价与路径构建
2022-11-19梁江涛刘金龙赵文太张鹏远邢成龙
邵 飞,梁江涛,刘金龙,赵文太,张鹏远,孔 敏,邢成龙
(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1)
自然教育是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提升自然保护地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对展示林业保护发展成就、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为摸清全省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现状,笔者深入调研,在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基础上,采用统计比较分析法,客观评价分析影响因子,研究构建可行技术路径,以期为提升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能力提供借鉴参考。
1 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现状评价
山东省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资源丰富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0年底,整合优化前山东省设立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528 个(各级自然保护区78 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0 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1 个、地质公园64 个、森林公园115 个、湿地公园200 个),自然保护地已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的优化
通过自然保护地改革,管理机构交叉重叠、不健全的情况得到改善。从抽样看,自然保护地均设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为自然教育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管理基础。从隶属关系看,自然保护地隶属于当地自然资源局和林业主管部门占71.4%,隶属当地人民政府占28.6%;从资源权属看,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占57.1%,为自然保护地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2 自然教育新业态的拓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自然教育得到很多社会教育机构和自然保护地的青睐和推广,研学旅游、科普宣传等已成为了自然教育的新业态。自然保护地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和自身发展现状,重点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积极培育自然教育新业态,在植树节和“地球日”“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科普宣传活动。例如,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2018、2019年每年为社会开展湿地保护科普教育3000 人次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还利用森林步道、观光栈道、解说步道等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游玩漫步、体验自然、休憩康养服务,让游客在娱乐中感受自然,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1.3 自然教育品牌的塑造
自然保护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塑造了森林体验、森林养生、中小学研学基地等特色品牌,从调研情况看,28.6%的自然保护地打造了科普基地等自然教育品牌。目前,全省有五莲山、沂山、赤山等3 处自然保护地被国家林草局评为森林体验、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50 处自然保护地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等,为山东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形成了社会品牌效应。
1.4 自然教育服务设施的提升
着眼提升自然教育水平,重点开展服务设施建设,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除了宣传板、标识牌等简易教育服务设施,全省自然保护地普遍建有集中的科普长廊、生态文化长廊、动植物观察点等自然教育点,57.1%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了科普馆、博物馆、体验馆等综合性自然教育平台。统计发现:从级别上,管理级别较高的自然保护地普遍建有综合性的自然教育场馆,而管理级别较低的自然保护地多数只设有标识牌、解说牌等简易自然教育设施;从类型上,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场馆设施要好于同级别的森林公园。
1.5 自然教育队伍建设的突破
近年来资源利用约束趋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开展生态旅游方面格外谨慎,有的地方搞“一刀切”,禁止对外开放,自然教育功能无法发挥,自然解说员队伍建设普遍滞后。随着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功能分区优化以及国家政策调整,允许在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内适度开展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地鼓励干部职工,利用专业优势,兼职自然教育解说员,加强与公益组织合作,由志愿者提供自然教育解说志愿服务,或委托相关旅游公司开展解说服务,自然解说员队伍实现由无到有、由非专业到专业的新突破。
2 自然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2.1 自然教育顶层设计系统化
山东省自然教育事业正处于起步期,自然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发展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制度规范、发展规划尚未出台,缺乏顶层设计。同时,自然教育具有社会公益属性,而社会资本又具趋利性,发展自然教育公益事业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自然教育的积极性。
2.2 自然教育资金保障体系
目前山东省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要求,与群众的期待需求也极不匹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地用于开展自然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管理部门自筹和当地政府包装项目,缺少整体规划和专项资金。
2.3 自然教育技术力量
从调研情况看,70%左右保护地都没有专门的自然解说人员,而是由保护地工作人员兼职解说,且大多数是林场职工兼任,例如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 名、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2 名、打渔张省级森林公园3 名、孙子故里省级森林公园1 名,年龄集中在30 岁~50 岁。由于很多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事业没有引入社会资本,导致缺乏专职的自然教育人员,兼职自然解说的林场职工普遍存在数量少、年龄大、非专业等问题,仅靠职工兼职解说员已经满足不了当前自然教育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地培训力度较弱,对兼职自然解说员缺乏专业系统培训,仅有28.5%的自然保护地组织参加自然教育相关培训;有57.1%的兼职解说员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2.4 自然教育研发能力
目前各类自然保护地都加大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工作的重视,有较为完善的资源调查档案,例如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建立鸟类监测观察档案,记录鸟类迁徙变化规律及鸟群数量种类变化,这些监测资料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大量基础科普资料。但调研发现,植物资料相对丰富,鸟类、兽类资料稍有欠缺,人文资源、红色资源等资料需深入挖掘。大多数自然教育活动内容单一,科学成因、物种演化讲解缺乏深度,没有系统的研学课程,自然教育产品有待创新和丰富。
2.5 自然教育智慧化水平
调研情况看,全省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智慧化仍处于低水平,主要体现在自然教育设施场馆存在发展不平衡、建设滞后、管理低效的问题,建立科普馆、体验馆、宣教中心等专业自然教育场馆的自然保护地只占57.1%,综合性自然教育平台有待提升。从保护地级别上,66.7%的省级自然保护地没有建立专门的自然教育场馆,25%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没有建立专门的自然教育场馆,由此可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普遍好于省级自然保护地;从保护地类型上,由于设立湿地公园时有专门的资金支持和划定宣教功能区的硬性规定,所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要普遍好于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地。
2.6 自然教育利益相关者博弈冲突
从顶层设计上,各级更多是对资源保护尤其重视,而忽略对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的考核,缺少细化量化的考核指标及硬性规定,同时各级政府及保护地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机构、经营主体等自然教育权责不清,导致自然教育压力传导不到位。虽然自然保护地通过开展整合优化工作,妥善解决了村庄、耕地等矛盾冲突问题,但是管理机构优化整合这项工作尚未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分散在地方政府、国有林场、保护地管理部门等,有的经营权委托给了专业的旅游公司,各级经营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不利于自然教育统一规划。从调研看,除了孙子故里、打渔张2 处省级森林公园是一个牌子外,其余5 处保护地都存在多个牌子、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现象,占71.5%,导致社会公益属性和公共管理职责不明确,土地及相关资源产权不清晰等问题,需要妥善处理自然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自然教育齐抓共管合力。
3 自然教育技术路径构建
聚焦问题导向,瞄准短板弱项,着力在规划先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建强队伍等方面下真功求突破,提升全省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质量和水平。
3.1 自然教育顶层设计
强化政府引领,重视自然教育在保护地中的作用,统筹规划全省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坚持规划先行,把自然教育纳入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与保护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在重要节点统一组织开展全省性自然教育科普活动,指导自然保护地编制自然教育方案,科学划分自然教育区域。编制自然教育导则、自然教育管理办法等,健全完善自然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3.2 自然教育资金渠道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公益属性,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自然教育事业,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动自然保护地基础建设。加强对自然教育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教育队伍建设等资金扶持,采取项目验收或奖补等方式,有力支持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
3.3 自然教育智慧化建设
在保护前提下,加快自然教育区域硬件建设,重点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科普教育设施、解说系统建设,加强智慧化建设,建设自然教育“云展厅”,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基础建设水平。在政策层面上,鼓励在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建设自然教育场所,如地方生物多样性科普馆、标本馆、展览馆、科普长廊等。
3.4 自然教育服务能力
加快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设施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坚持活动牵引,组织全民自然教育公益推广行动,开展自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活动和“讲好森林故事,弘扬生态文化”主题宣传活动。依托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湿地、地质遗迹等丰富资源,科学研发自然教育课程。将自然教育作为自然保护地重要社会功能,融入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走进自然,营造热爱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3.5 自然教育技术力量
加强与高校合作,引进保护地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针对全省各级保护地实际情况,每年组织自然教育相关培训,提升队伍水平。培养一支懂业务、爱解说的职工解说员是一个“高性价比”选择方案,而依托志愿者或专业解说员则是自然教育发展趋势。组织全省性观摩学习活动,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交流,学习先进的科普宣教理念,不断提升自然教育内容质量和工作水平。
3.6 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
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着力理顺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问题,夯实自然教育管理基础;推动完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确权登记工作,清晰界定自然保护地内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边界范围,为自然教育资源合法利用提供坚强保障;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自然教育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凝聚起全社会参与支持自然教育事业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