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共青团与少先队衔接工作的实效性
2022-11-19张开甲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九年制学校
张开甲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九年制学校)
初中是一个过渡和衔接的阶段,是共青团的源头和基础,也是少先队的成熟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一特殊阶段加强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衔接工作使少先队更好地过渡到共青团,提升共青团的领导组织能力以及少先队员的道德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少先队和共青团是中学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要途径,在共青团的组织带领下学生接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并逐步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命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但是就目前的衔接工作情况来看由于中学共青团辅导员以及团干部缺乏对衔接工作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对共青团组织没有充分的认识,衔接工作中缺乏专业有组织能力的辅导员和团干部进行组织带领导致衔接工作没有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有效衔接,不管是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还是实施等方面都和共青团工作的本意核心相脱离。在共青团员综合能力、思想意识提升等方面由于目标把握不明确导致工作开展没有针对性,抓不住重点从而降低了共青团的组织领导能力。
一、中学共青团与少先队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衔接工作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与科学性
少先队和共青团之间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就是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方面,但是由于初中阶段对共青团和少先队衔接的重视不够,没有合理设计和安排衔接活动和工作内容导致两者之间的教育内容出现重复、脱节的问题,缺乏针对性与层次性造成少先队和共青团没有促成有效的衔接和过渡,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
首先,缺乏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中学阶段由于考试压力大没有按照少先队指导纲要严格进行团课的教学或者教学内容和小学阶段的少先队知识有所重复和重叠,共青团知识方面又涉及团组织的内容,造成少先队和共青团教育内容方面出现断层的现象无法有效产生联系,教育内容方面缺乏整体和连贯性。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不用考试的内容就不用教授或者画画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就行,并没有深入细致地让学生了解团队的发展史以及历程等重要内容,缺乏精心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与设计。
其次,缺乏科学性。现阶段中学共青团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团章》来进行,《团章》中一些知识点比较僵化和死板只能靠死记硬背,很多知识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更别说对此深入理解产生情感共鸣并暗暗立志成为一名先进优秀的青少年。在进行团课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团章》的内容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为了通过团课考试也只是死记硬背,如此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根本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达到深入有效理解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共青团和少先队衔接的效果。[2]
(二)初中团队衔接方式单一
少先队和共青团的教育内容需要有科学高效的教育方式和途径来贯彻落实才能保障团队衔接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也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效果和效率并促成团队衔接的有效开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团队衔接工作由于方式单一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忽略团队衔接过程中的象征性活动。现在大多数初中团队衔接工作都是以离队入团仪式开展的,虽然大多数学校会通过离队入团仪式进行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衔接工作,但实际开展过程中离队入团仪式还有许多象征性的环节,如“摘下红领巾,佩戴团徽”对衔接工作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些仪式感和细节中可以让共青团员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责任感以及团徽、红领巾所象征的意义。[1]大多数辅导员或者领导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并不在意,这完全和离队入团仪式活动的初衷相违背,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没有充分发挥离队入团仪式的教育功能。此外,共青团的组织领导能力不足,只注重比较大型的团队活动开展,像平时的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则没有组织开展相应的团队活动启迪学生的心灵并潜移默化地从这些仪式教育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并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共青团员。很多初中生对红领巾、团徽没有充分的尊重与爱惜,这就是由于开展的团组织教育活动不充分、不深入,没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思想意识。
其次,团队衔接工作没有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一般来说,团队衔接活动是由学校、辅导员或者领导组织开展并主导活动的大部分内容,共青团员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协助者和受教育者在衔接活动中要发挥主体作用,但是很多初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作为团队衔接活动的主体地位,常常让他们处于被动次要的地位去被安排参与教师组织策划的一切活动,没有参考或遵循学生的意见导致学生在共青团活动中没有兴趣和积极性,团队活动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团队衔接活动是共青团员的主场,应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但是更多时间是领导讲话安排工作,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一方,和团队衔接工作的教育功能相违背。
(三)缺乏健全完善的团队衔接体制
中国共青团对中国少先队有直接领导作用,但是在初中阶段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由于相对独立,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共青团与少先队的衔接工作很难开展。也由于初中管理队伍对于衔接工作的不重视、管理能力不强、责任意识不强导致管理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管理工作没有清晰明确的分工导致工作开展不公平、不科学;在衔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导致衔接工作最后被搁置难以进行下去。此外,由于学校领导对团队衔接工作的不重视,认为只要把衔接工作交给学校团委或者辅导员组织开展就行,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则完全不参与、不重视,导致学校内部之间没有一个良好有效的沟通与组织过程,没有形成相互协作分工的衔接关系,长此以往就让团队衔接工作被忽略。
(四)缺乏有效的团队衔接评价机制
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人创造更多的价值并实现对自我清晰的认知,这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方法。在团队衔接工作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衔接工作的高效达成。首先是辅导员对少先队员成长为共青团员过程中的评价,这一评价将直接影响少先队员对共青团的正确认识,也是提高团队衔接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团队衔接工作中往往都是由辅导员以主观判断、单纯以成绩高低为评价标准判断是否符合共青团的入团标准,这样单一、千篇一律的评价形式让团队工作有失公平,久而久之,让少先队员认为辅导员区别对待从而对团组织缺乏信心,不利于团队衔接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学校领导对辅导员以及团委管理工作的评价,团队衔接工作大多是由团委或者辅导员组织领导各种团队衔接活动,但是校领导在衔接活动结束之后并没有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导致无法对本次团组织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利于下次团队衔接活动的优化和改善,这也是影响团队衔接工作效果的重要原因。
二、提升中学共青团与少先队衔接实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拓展中学团队衔接途径和方式
首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团队衔接活动网格,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促进中学团队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中学由于考试压力家长和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其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与组织开展。当下,应定期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提高家长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与了解,并加强家长对团队衔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青少年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辅导员应建立家长交流群,经常在群里分享与团队衔接相关的活动,并宣传少先队和共青团衔接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积极支持团队活动的开展并参与衔接工作中。[2]其次利用榜样的力量加强少先队员在离队入团时的团队意识,加强对共青团的向往与尊重,这是提高团队衔接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此外榜样的选择应该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生活化、个性化、时代化的共青团员作为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带领引导并激发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来。
(二)完善中学团队衔接管理工作机制
第一,团队衔接应该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由校领导担任团队组织领导人,并以团委工作人员为主要成员加强合作互相分享建议和想法,更好地调动团队衔接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统一性、整体性,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分工明确,避免遇到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第二,提高团队管理人员的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衔接意识。首先在选拔团队衔接管理人员的时候要重点考核人员对团队衔接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活动开展组织的能力,挑选的时候要考虑到人员开展团队活动的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确保团队衔接活动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和辅助。其次要以校领导为核心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团队员和管理人员对团队衔接工作的认识,在开展团队活动的时候要确保层次性和整体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整体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还可以在学校单独开设团队衔接专栏分享团队衔接工作开展的工作成效以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校对团队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时刻提醒团队工作人员要加强团队衔接意识和衔接工作。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团队衔接评价体系
在对团队员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评价,督促团队员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不断督促完善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不应该单纯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应该考察团队员在平时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品德修养等方面,在发展共青团员的时候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投票选拔的形式,以多元化的角度发展能力和品德修养兼优的团队员。其次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传统衔接工作都是以团委或者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这种以个人主观判断评定有失公平,所以应该加入共青团队员、学校其他教师多方位进行评价,保证评价公平公正。评价过程中多方主体参与评价也能更加全面多角度地分析少先队员的品德和能力,在成长为共青团员之后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督促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共青团员,意识到共青团员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感,意识到团队组织存在的重要意义,促进团队衔接工作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对团队衔接工作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动态跟踪等方式及时了解少先队与共青团在团队衔接工作中取得的效果以及思想意识能力方面产生的变化,这个评价方法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动态跟踪来完成的。衔接效果的表现也不是瞬间就能体现出来的,可以通过一段时间挑选团队员与团组织成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对团队衔接工作中取得的效果与成绩,准确了解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成功的案例督促其不断发展进步。其次可以通过模拟场景和团队衔接活动的方法将衔接活动中的团队员和团组织人员进行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考察。如,设计一堂团课分别观察分析团队员和团委领导人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分析评估有助于较为准确掌握团队衔接工作的效果和成效。[3]最后团队衔接和工作要重视评估结果的及时反馈,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有助于帮助组织人员和团队员及时掌握团队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成功之处,但是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衔接人员帮助他们了解活动组织的成败与否,及时反馈到个人也有助于下次团队衔接活动作出优化和改善,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另外评估过程中也可以选取团队衔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集体及人员,通过榜样力量并树立优秀标杆为团队衔接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在校园内进行宣传推广有助于加强整个校园内对团队衔接工作的认识并主动向榜样标杆看齐。
(四)构建团队衔接工作保障体系
中学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衔接管理工作牵涉的范围面广,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团组织成员以及领导干部、团委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衔接工作,推动中学团委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以及团队管理一体化的发展。首先需要校领导组建专门的团队领导人员和组织机构对其进行直接领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在领导的组织协调分工合作下完成团队衔接工作的各项事宜。其次要建立共青团和少先队沟通交流一体化机制,由于少先队和共青团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组织,在平时工作中很少有牵涉,沟通交流极少,这就让团队衔接工作出现断层和脱离,因此应该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促成少先队和共青团在管理工作中,共同商讨分析团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调研定期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共同分享经验和工作成效,商讨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中学共青团与少先队的衔接管理工作应该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加强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结合中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个性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团队衔接活动。加强仪式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对团组织的正确认识并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团队衔接工作评价及时反馈工作成效,提高团队员和团委组织人员对衔接工作的认识,发现不足,及时优化改善,不断提高团队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团队衔接工作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思想意识的引导带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