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1-19文/王

名师在线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古诗词素养小学生

文/王 炀

引言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加强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不但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文学积淀,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新生能力[1]。但是,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仍面临诸多困难,如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足,教师职业素养不足、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教学模式落后等。为改善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革新观念,关注自我提升,创新教学模式,竭力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率[2]。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

(一)学生学习难度大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探索阶段,语言能力相对贫乏,生活经验不足,加上古诗文的词句晦涩难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3]。然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学生背诵古诗文,还需要其了解字词的含义,掌握通假字、古今释义的不同,掌握诗句和诗文的含义等。甚至在部分诗句中,简单的几个字就蕴含着一个典故,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生活阅历和情感认知等有限,这就为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二)忽视课堂情感体会

目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古诗词的内容讲述上,将诗词分解成字、词、句来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诗词的重点知识,但是难以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整体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整体美感[4]。

(三)教师基本功不足

根据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可知,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等也是影响古诗词教学的主要问题。导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欠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大,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其次,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工作,竭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师资力量匮乏现象也逐渐显现,多数刚毕业的师范生成为一线小学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未经过专业的系统性学习,与专业出身的教师及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相比有明显差距。

(四)教学方法落后,课堂缺乏趣味性

素质教育理念是当前颇受社会各界关注和认同的教育理念,随着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推进,也给小学古诗词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随时关注新型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措施[5]。但是,多数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字词分析能力和古诗词背诵能力,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积极性和活跃性,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通。古诗词课堂教学多数保留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记忆重点字词,背诵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整体意境和情怀理解不深。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

现阶段,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仍存在思想滞后的现象,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在课堂活动中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无法充分结合小学生的阶段性特点调整教学设计。为有效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教师需从教学观念入手,积极革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教学模式[6]。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意义深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丰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春晓》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古诗词描绘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等,为学生展示形象化、生动化的意象和意境,使学生感同身受,并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提升教师水平,强化专业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等至关重要[7]。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不足以满足古诗词教学的需求,导致古诗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应抓住以下重点内容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第一,学校应积极组织语文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个人能力,并定期进行专业素养考核,评估教师的阶段性情况,在评估考核中可以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相关福利联系起来,以激励教师重视日常知识水平和能力提升,关注个人成长。第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做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订教学目标,保证日常古诗词教学活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的放矢。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将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方向,尤其是工作经验较少的年轻教师或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应时刻保持自我学习的意识,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三)重视教法创新,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教师若在看似枯燥的古诗词教学中依旧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8]。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认识到这一点,并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古诗词教学的活力,深化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美感的领悟,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展示了莲叶无穷、映日、荷花等大气、壮丽的美景,为烘托课堂教学的意境,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与荷花相关的图片,包括荷花的结构分解介绍图片、整片荷花池的图片、黄昏时荷花塘的美景图片等,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需求将不同的图片剪辑制作成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使无边无尽的碧绿的荷叶和别样红的荷花景象跃然眼前。在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教师可以播放古诗词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古诗词描绘的美景和诗人想要表达的送别之情。

(四)关注诗词诵读,体会诗词独特美感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怀和内涵,并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如我们常见的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以及语句铿锵错落的宋词等,特有的节律对于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也有重要的烘托价值。所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引导小学生钻研字、词、句的含义,掌握重点字词的不同含义,还应关注古诗词的节奏,引导小学生诵读表达,将诗人描绘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实现脑、眼、口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感官,依据古诗词的内容,或是慷慨激昂,或是抑扬顿挫,或是舒缓委婉地诵读古诗词内容,展现古诗词特有的韵味,以此加深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修养[9]。

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古诗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诵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诵读中的平仄韵律、停顿、重读等,在重读的字词下画“·”,在停顿处画“/”。在大声诵读中学生才能深刻感受到“更上一层楼”的不凡胸襟,体会到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并进行诗文引申,理解“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古诗中描写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写壮丽的山河,有的表达不屈的品质,有的蕴含深刻的人生哲学[10]。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情感地进行古诗诵读不但有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怀,而且能提升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丰富小学生民族情感,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使其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五)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记载了古代的边塞风貌、山水田园,揭露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展现了古代人民淳朴的民风、对现实生活的控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然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及所面临的政治形式等截然不同,再加上诗词中凝练的词句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将古诗词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降低古诗词难度,深入浅出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感受作者描绘的景象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回乡偶书》中描绘的是作者离开故乡多年后重返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想,为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巧妙引导,逐字逐句仔细分析。如“少小”是什么意思,“老大”又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展开想象,自行理解。有的学生回答“少小”是“小的”“年幼的”“年轻的”意思,“老大”是“长大了”“大哥”的意思。这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仔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某些词语与现代生活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老大”指的是指“年纪大了”,而不是“论资排辈排行第一”的意思。随后,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离开家乡?又为什么回来?回来之后遇见了谁?他们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交流?”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探望远亲,或在影视剧中观看到的情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韵味。

(六)引用微课教学,促进师生互动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推广应用,微课教学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创作年代久远,与小学生生活的政治背景、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差别巨大,这会影响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将古诗词中描绘的景象运用动画、短片等形式放映出来,实现远古文明在现代课堂上的情境再现[12]。

例如,在学习《敕勒歌》时,多数小学生因地域因素没有见过广阔的北国草原和成群的牛羊,对诗文中描述的内容理解不足,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将诗中描绘的景象展示出来,并配以配乐朗诵,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仿佛置身于茫茫草原之中,感受草原的辽阔和北方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抒发对家乡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声情并茂的方式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其对古诗词的理解力。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五千多年的发展,积淀了无数文化瑰宝和精粹,古诗词作为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聚集了古人的智慧和精神,更代表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小学生受认知、年龄等因素限制,学习古诗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其客观实际创新教学,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

猜你喜欢

古诗词素养小学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我爱古诗词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