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审题 收获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与策略研究

2022-11-19顾益谦

小学生 2022年21期
关键词:小鸭子数量审题

☉顾益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开展学习的前提,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能轻松应对数学题目,准确快速进行解答。[1]数学问题解决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审题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进行审题方面的训练,方能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一、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有效性的因素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学习能力有限,做数学题时对题目的理解常常停留于浅层面。学生审题最先关注的一般都是数字,但题目的不同要求学生计算的方法也不同,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审题判断能力很容易导致审题失误。对于一些叙述较长、数字较多的题目,学生就会产生思绪混乱。[2]首先,分散的知识点和多样化的应用题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遗漏重要信息、被无效信息所干扰。学生无法提取有效信息,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地作答。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粗心,没有全部读完题目就急着作答,做题正确率非常低。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没能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只是认为学生做题出错是因为练习不够,只要学生多做多练,审题能力自然会提高。现实往往是教师讲解得再精妙学生也无法有效掌握,因为教师没有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审题时无法直接从已知条件中找出数量关系,解题效率低的同时准确性也不高,做题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其次,有些教师在练习题教学时过于硬性地规定学生的解题步骤,对于某一类特殊的题型,教师会让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解题步骤做,导致学生思维受限,无法从自身思维出发分析题目,寻找解题方法。一旦学生找不到教师的解题路径就会陷入困境,影响解题的有效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僵化学习思维、降低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不是教师简单地读题,而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相关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有所收获。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养成的意义

数学学科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审题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做题方法的讲解和审题能力的培养二者相比较一定是审题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3]数学问题解决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个人的创新意识。因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解题印象变得更为直观化和具体化,所以教师需要真正思考适合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帮助其掌握,从而发挥学习习惯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审题是为了更好地解题,如果学生在审题这一步就出错,接下来的解题就是白费功夫,可以称为“一招出错,全盘皆输”。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用正确的思维去推理,感悟数学知识,体会题目中的数学思想,找寻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审题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必备的一项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是正确答题的根本保证。教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能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养成的方法

(一)认真读题,提高学生读题能力

读题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第一步,很多学生审题差的原因在于不会读题。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题目都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审题,很大概率能够做对题目,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往往在于审题失误。有些学生读题过程中一目十行、粗心大意,没有做到认真仔细、逐字逐句,经常出现漏字添字、主观臆断的审题失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题,让学生巧用读法审题,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年级的教师要进行范读和领读,因为学生识字能力有限,有很多题目中的字都不认识,教师把句子读连贯、读完整,让学生跟随自己读题,能让学生对读题的形式有更加明确的了解。学生跟随教师读完题目后,还要独立读题,每个题目至少读三遍。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用手指或笔指着字,逐字地去读。这样的好处是让学生过目、过指、过口、过心,培养学生熟读题目的自觉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的领读方法下,学生识字的数量也比之前有明显提高。5 比( )多4,3 比( )少7,8 是( )的2 倍,类似的数学题目只要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看准所给信息,认真思考就能正确完成。有些学生出错是因为觉得题目很简单,随便看一眼就忙着作答,往往简单的题成为最容易失分的题。教师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读题习惯,能让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抓关键词,筛选题目重要信息

关键词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不同数学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体现不一样的点往往就在关键词上。[4]但在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个人的数学思维。为了加深学生的审题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用笔圈画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有些关键信息是明显的,像直接给出的数字,而有些关键信息是隐含的,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与推敲。关键信息的圈画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让学生用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扣、抠、分、索”的审题能力,具体是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紧扣关键词进行解题策略分析,看一看题目中有没有设置陷阱,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分清层次,根据要解答的问题分析所给题目,由问题的“果”去找题目中的“因”。“苹果比橘子少3 个”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少”“3”,如果这个题目给出苹果的数量,求橘子的数量就是用苹果的数量加三,反之,给出橘子的数量,求苹果的数量,就要用橘子的数量减三。《厘米与米》的练习题中,数量单位都是“米”,但在题目中,让学生求的答案的单位是“厘米”,这就是题目给学生审题设置的陷阱,学生在做题时圈画出“米”“厘米”这样的关键信息,就能提示自己在算出结果之后要换算单位,避免出错。还有的数学题目是“亮亮得了五朵小红花,美美得的小红花数量是亮亮的两倍,小明得的小红花数量是美美的三倍”,在解决这种题目时,就要分两步解答,先算出美美的小红花数量,再根据美美的小红花数量,求出小明得到的小红花数量。

(三)动手操作,明确题目数量关系

动手操作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大多停留在图形上,这也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大量图画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不妨让学生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利用直观性比较强的示意图和线段图帮助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的审题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5]

有些数学题目给出的信息较多,例如,“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游走了三只,之后又游回了两只,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子”。这种题目用成年人的思维很好理解,而我们的学生思维水平不高,一个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要素过多时,学生就会出现思绪混乱。如何避免学生在做题时出现思绪混乱,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教师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在纸上画出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第一个信息是“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学生在纸上画出五个小鸭子的图像,第二个信息是“游走了三只”,教师让学生思考小鸭子游走了,这时池塘里的小鸭子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学生都知道是池塘里的小鸭子变少了,学生用橡皮擦去纸上的三只小鸭子,这时纸上的小鸭子数量有两只。第三个信息是“游回了两只小鸭子”,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池塘里的小鸭子数量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学生在纸上重新画出两只小鸭子,教师让学生数一数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子,学生数出“四只”。画图的方法能够轻松解决要素过多的数学题目,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题目的能力。

(四)对比练习,完善学生审题思维

教师需要立足于数学教材内容,通过对比练习从中更好地启发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题步骤,由此能够进行积极提问,使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审题的“陷阱”,让学生意识到题目的一字之差对解题方法的影响之大,提高学生审题的认真程度。对比练习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完善学生的审题思维,让学生读懂题目中关键字的隐含信息,让学生解题的准确性更高。

例如,有些学生存在做题主观臆断的现象,在之前做过一道数学题,还保留一些做题印象,当看到与之前数学题相似的问题时,往往会用之前的思维审题,套用之前的解题方法。有些题目看上去似乎一样,但往往会因为细节的表述不同而导致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训练学生审题能力时,可以专门给学生整理一些“比较”练习,让学生在相互对比中,养成严谨的审题习惯。“苹果有15 个,苹果的数量是橘子数量的3 倍,橘子有多少个?”“苹果有15 个,苹果的数量比橘子的数量多3 个,橘子的数量有多少个?”“梨有3 个,香蕉有5 个,香蕉比梨多多少个?”“梨有3个,香蕉比梨多5 个,香蕉和梨一共多少个?”这些题目看起来类似,但有些字改变了,做题的方法也要随之而改变。教师让学生多做“比较”的题目,能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五)说一说,融入学生的思考判断

审题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审题是学生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头脑内加工重组的活动。教师在审题习惯培养教学中给学生设置“说一说”的环节,可以让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自己的解题思维描述出来,让学生在相互说理的时候,争论探讨,去伪存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切实提高审题能力。

例如,有一个数学题的题目是“一本故事书一共有85 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0 页,第二天丽丽比第一天看的页数多10 页,第三天丽丽看25 页可以把整本书看完吗?如果不能,第三天丽丽应该看多少页”。教师让学生独立读题,把题目中的每个字读准读熟,按照之前学习的审题方法,圈出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分析推敲解题的方法。在学生独立审题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在题目中找出的关键信息和解题思路,给出解题的理由。“说一说”环节实际上是学生的说理过程,是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维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学生的相互探讨中,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明显提升,学生不仅知道做题的方法,还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品质。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数学能力有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实践和摸索,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展开训练。在培养学生审题习惯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思维,传授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鸭子数量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鸭子得救了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开心的呼噜噜
七分审题三分做
什么是玩呢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
向量数量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