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传统文化 发展幼儿素养

2022-11-18黄磊蕾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影响

黄磊蕾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经历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沃土。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幼儿园课程教育的责任,也是发展幼儿综合素质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素养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实施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4-0077-03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veloping children's literacy

——Talking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on young children

HUANG Leilei  (Chenqiu Cuifeng Kindergarten, Lvsigang Town, Qidong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fertile spiritual soil that has experienced five thousand years of endless lif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education to educate children abou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tage, and it is also the need to develop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qua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cy,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iming to maximiz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Young children;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fluence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國彻底打开了国门与世界接轨,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不断地涌入我国,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与传承造成了冲击与影响,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就提出了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建议,2012年特别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渗透到3~6岁的幼儿教育中,并发行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明确要求幼儿教师应通过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因此,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育领域中的一线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将传统文化融于幼儿教育教学中。

1.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素养发展的积极影响

(1)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到地域因素的阻碍,交往的频率与方式也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具备较高的礼仪礼貌习惯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制胜法宝,同时人际交往中的礼仪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是幼儿礼仪教育中的主要任务。在利用传统文化对幼儿开展人际交往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古代有关礼义廉耻的故事,增加幼儿对我国传统的优秀礼仪文化的了解程度,并能够通过有趣的故事,悟出人生的道理,树立尊师重道、尊敬老人的意识,对幼儿自身的礼仪素养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影响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家长、祖辈对于独生子女比较宠爱,甚至是溺爱,孩子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并将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应有的尊重,规则意识缺乏,极其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而在对幼儿进行素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幼儿通过对蕴涵着传统文化的成语、典故、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也可以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学习,让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学会尊重长辈、孝敬父母,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如“出必告,返必面”等,就是要让幼儿懂得尊重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一种顾及他人感受、体谅父母的行为,有助于幼儿共情能力和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

(3)对幼儿了解并发扬中华美德的影响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当今需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幼儿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仅仅承担着社会发展与祖国建设的任务,同时也应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做中华美德传承的新时代接班人。从古至今,不乏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有朋友之间的相知相惜与忠肝义胆、有毫不相识的无私奉献,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通过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受到传统的精神美的熏陶,认识到真善美,并能够传播真善美,从而促进幼儿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除此之外,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助于幼儿形成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点点滴滴中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培养孩子们形成社会责任感,可以让幼儿在懵懂的成长时期就萌发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素养培养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1)以一日生活为基础,引领幼儿在聆听经典中发展素养

“生活即教育”,无论是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开展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生活,  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需要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走出静态理论讲授的误区,让幼儿可以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为幼儿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传承与发扬得突破口。在一日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注重儿童的情感变化,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应其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内容,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与感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与传统的理论讲述相比,在一日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积累,还可以引领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在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美感的同时,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如《三字经》是国学经典著作之一,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必读启蒙丛书,对幼儿的智力开发、生活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三字经》具有朗朗上口、句型短小押韵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字经》上有天文地理,下有经史百家,囊括了诸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性相近,习相远”的这一句是指人生来本性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之所以会在后期出现性格、性情上的差异,主要是受到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这句话引领幼儿树立正确的人格品质,发展涵养与志向,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选择优质的环境,接触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人,未来做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将人的学习过程比作玉被打磨的过程,从中可以让幼儿认识到人的成长需要经历刻苦的学习,之后历经了重重磨难,如此才能成为一块美玉。又如“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所体现出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悌之道”,实现了幼儿一日生活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有助于幼儿文化知识以及文化素养的共同发展。

(2)抓住传统节日契机,促使幼儿在亲子互动中发展素养

近年来,很多青少年更加青睐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活动,对中国传统的节日重视度却不高,这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幼儿园抓住重要节日的契机,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加幼儿对我国节日文化的认同感,认识到本民族节日文化所拥有的文化光芒与精神内涵,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并从中汲取优秀的精神养分,实现幼儿素养的发展。

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与价值,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幼儿形成优秀素养,品味到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以“清明节”为例,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冬至后的108天,是一个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以扫墓为主要祭祀方式,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被民间的民众纷纷效仿,沿袭至今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在讲述完清明节的来历以及具体日期之后,教师可以引领幼儿: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在清明节这一天是否带着你回到老家祭祀祖先了?让幼儿了解清明风俗。又如,在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下,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屈原的故事,让幼儿可以从传统节日中感受到古人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从而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意识,实现了人文情感的培养,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节日中的渗透,可以帮助纠正错误的观念,能够主动地传承中华节日文化。

(3)善于借助区域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参与的方式发展素养

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区域活动主要涉及角色区、阅读区、科学区、美工区等,通过以欣赏、实践操作以及创造性的活动组织形式开展,那么教师则可以借助区域活动的组织渗透传统文化,带领幼儿在区域活动参与中获得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美工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美工区主要是引领幼儿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学习区域,那么教师则可以在美工区内给幼儿展示更为直观的影视图像或实物等资料,譬如青花瓷、剪纸、陶艺等,让幼儿在欣赏我国的民间美术艺术中,学会欣赏中国传统的文艺。还可以在美工区给幼儿提供剪纸、染纸、蜡染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绘制出自己心中的独特画作,让幼儿在剪纸等艺术的创作中,感受到中华美术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幼儿对本民族美术文化的热爱,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角色区的活动区域内,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譬如讲述神医华佗、扁鹊的故事,然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神医”“患者”“患者家属”“中药药店老板”“药店员工”等角色,让幼儿在角色演绎中了解到我国的医药文化,认识到中药的产生以及传承的必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科学区内体验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感受不同纸张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中华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纸技术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而自豪。

(4)创设适宜的园所环境,带领幼儿在艺术创作中发展素养

瑞吉欧教育理念认为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并提出“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的观点,由此可见,营造出优质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品质以及素质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注重环境的创设,借助优良环境的塑造,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质量、学习空间,同时室内、室外的环境改造,让幼儿无时无刻都能够沉浸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中,使幼儿自然而然对了解与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并获得文化素养的提升。

如在室外环境中,幼儿园可以利用墙壁的空余位置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文化墙,让幼儿能够在园区的环境中获得视觉的享受以及艺术的熏染,例如,在教学楼的中心墙善打造出一个高达10米的文化展示墙,其中可以展示“象形文字”“三坊七巷”等著名的作品,可以增加幼儿对古代文化探索的渴望,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户外走廊是幼儿每天都会经过许多次的通道,教师可以将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打造视角放在此处,鼓励幼儿创设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如通过绘画的方式讲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让幼儿学会传承传统文化,选择优秀的作品展示在户外走廊中,可以帮助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促使幼儿更加积极地、自主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会表现出传统文化之美。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室内环境布置的方式,创造出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环境,如教室内的主题墙上展示儿童绘制的“水墨”“京剧”等作品,在多功能厅展示幼儿创作的十二生肖作品,在黑板报上绘制可以彰显出我国生肖文化的内容,让幼儿进入教室就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3.结语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更好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晓云.融传统节日文化于幼儿园德育活动中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12).

[2]王晓丽.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J].戏剧之家,2021(32).

[3]杨伟玲,郭中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02).

[4]丁艳.探究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兒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影响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