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怎么丢失了睡眠

2022-11-18

科学大观园 2022年22期
关键词:汉字报告人类

“睡眠”是什么?

按汉字起源来解释,睡为坐寐,即垂目打瞌睡的意思。古代表示睡觉还有“寐”“寝”“眠”“卧”等汉字。而今天我们所指的睡眠,其意义实际是落在“眠”字上,“眠”特指躺下睡觉。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讲求顺应自然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家公认的、简单朴素的优质睡眠模式。

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生活模式,却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梦想。《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近10年间,国人睡得越来越晚,睡觉时间也越来越少,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7.06小时,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也晚了37分钟,睡觉时长减少近1.5小时。高达64.75%的被调查者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同样在这份报告里显示,46%的大学生在零点以后入睡。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到,人们一方面焦虑睡眠,一方面却又不断拖延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的整体后延,事实上是现代社会作息对人类整个睡眠过程的干扰。在我们还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处于采集狩猎人时期,他们的睡眠形态可以说是人类睡眠的初始状态,他们每天睡5到7个小时,一般是日落后3小时左右入眠,第二天日出前醒来。此外,他们在冬天的睡眠时间比夏天长1小时左右,这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温度对睡眠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我们的先辈,在采集狩猎者时代少有失眠的状况出现。相比现代社会中近三成的慢性失眠人群,采集狩猎者时代的睡眠质量可謂相当之高。我们是怎么在今天的社会里丢失了睡眠的?

休谟在《人性论》中说,睡眠与狂热、疯癫一道构成了人类追求知识的障碍。现代社会建立的周制生产方式对睡眠并不友好,可以说,睡眠看起来没有带来效益,却分走了生产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被强调生产力的现代观念所排斥的。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占有睡眠时间,照明技术和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追求重组了工作和时间的关系。大都市、不夜城、摩天大楼、不打烊超市、24小时服务的餐厅、循环交通系统,让生产者淡化白天和黑夜的区别。这一点在智能手机时代更是明显,虚拟世界里没有昼夜与时差,边界在瓦解,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不再清晰区别。有报告说,中国用户使用手机时长为平均每天3.3小时,每个月花在手机屏幕前的时间超过100个小时。现代医学也证实,屏幕设备对睡眠带来的影响有日趋严重的态势。

追求发达富庶,丢失基于本能的昼夜更迭的自然生活方式,与机器为伴,与自然剥离,在GDP的催动下,在城市化的号角里,我们进入了睡眠最坏的时代,一步步将睡眠丢失。

猜你喜欢

汉字报告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报告
报告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