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阳边境派出所:助企警务室“全时在线”护航商贸安全

2022-11-18宋晨王安政

派出所工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绥阳业户警务室

文/图/宋晨 王安政

民警在市场进行反诈宣传

走进黑龙江东宁雨润绥阳木耳大市场,车辆穿梭不停,人群熙熙攘攘,纷至沓来的南方客商们正在挑选优质黑木耳。作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集散中心,这里常驻经销业户643户、年交易额70多亿元、木耳交易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三。面对人员流动大、交易纠纷多、治安隐患多的现实问题,黑龙江省东宁市公安局绥阳边境派出所主动将警务关口前移,靠前服务,把助企警务室建在木耳大市场里,“全时在线”护航经济发展、保障商贸安全。

2019年至今,在助企警务室的努力下,雨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未发生盗窃和重特大诈骗案件,生产经营环境安全有序,黑木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贴心+便利”:警务室里充满爱民深情

东宁雨润绥阳木耳大市场集黑木耳批发、交易、加工、仓储、物流和现代商住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集散地。

“自从木耳大市场的警务室建立以后,我们市场秩序立刻就有了改观,经营秩序更加规范了,矛盾纠纷也少了。警务室还经常给我们出点子、提建议。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合作也很愉快。”黑木耳大市场管委会主任张迎秋介绍警务室的情况。

市场成立之初,收购木耳的车辆占了业户门前道路、放在门前的东西转眼就不翼而飞、因为价格原因发生买卖纠纷……像这样的警情屡见不鲜,当时的企业负责人经常被这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警务室进驻后,民警们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安全教育和便民服务,客商纠纷、偷盗案件变得少之又少。

“多亏有警务室民警帮忙,不然损失就惨了。”2020年9月,一名外省商贩拉走赵某等6家业户万余斤木耳,尚未支付30余万元货款便杳无音讯。心急如焚的赵某等人只好求助警务室民警。所长叶丹带领警务室民警立即展开调查,远赴河南郑州等地,费尽周折找到商贩,全额追回了货款。

去年6月,黑木耳采摘期如期而至,绥阳镇柞木村村民张凤明种植的两万袋黑木耳长势喜人,但张凤明的儿子在务工时不慎摔伤了手臂,张凤明的妻子也因风湿病复发无法下地干活,“这让我们怎么办啊!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木耳烂在地里啊!”情急之中,张凤明想起有一次去木耳大市场卖木耳与商户发生纠纷,警务室民警帮助其解决了问题,并给他留下了一张联系卡。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民警的电话,没想到不久后就有5名民警和2名村委会干部来到他家帮助采摘黑木耳,解决了张凤明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助企警务室不断完善便民举措,持续为市场业户和务工人员提供贴心服务。除了开具各类证明和信息查询业务,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就近在警务室“绿色窗口”办理居住证、身份证事项,业户能直接在警务室申报户口,民警受理办结后第一时间送达业户手上。今年以来,警务室接待业户咨询42人次,为群众预约办事21件、代办户籍业务30次。

民警在市场巡逻执勤

“就近就便帮助企业和业户解决问题,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在市场靠前建立警务室的初衷。”所长叶丹表示。

“耐心+细心”:警务室调处矛盾纠纷有高招

“遇到矛盾纠纷类警情,警务室民警在处置中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心。”副所长柏长纯说,“把工作想得再细致一些,多劝几句,多做一下,就能及时地化解矛盾纠纷。”

民警对辖区业户进行走访

2012年9月,木耳大市场成立之初,业户安某面色焦急地来到警务室报警,称其在附近乡镇耳农收购的113袋黑木耳中被掺了90余斤沙子,造成1万余元经济损失,但耳农矢口否认。接到报案后,民警立即赶到耳农家中,通过6个多小时的“聊天”,打消了耳农的侥幸心理,退还了安某货款。

民警对商户进行安全检查

和安某一样对警务室民警充满感激的,还有木耳大市场负责人汪水源。“幸亏警务室民警及时赶来,才避免了更大冲突。”2021年年末,十多家业户因为供热费问题与市场管理方发生纠纷,情绪激动还动起手来。警务室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纠纷双方隔离开后,通过“换位思考”法耐心做思想工作,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升级。

随着绥阳镇黑木耳产业的不断壮大,东宁雨润绥阳木耳大市场一些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警务室民警开展上门服务,抓好企业内部的安全防范,及时化解因企业裁员、劳务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融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警务室把木耳大市场的问题,当作自家的事情来想办法,解决了我们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木耳大市场负责人汪水源发自肺腑地说,“有警务室为我们细心服务,我们企业和商户都安心、放心。”

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离不开有效的事前预防。派出所结合实际制定了《木耳大市场警务工作规范》《“三级联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定期上门走访业户,征求工作建议,了解业户需求,并利用大市场业户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市场从业人员建立网络沟通渠道,联合相关部门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从源头上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

2022年以来,警务室先后依托联动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5起,同时主动上门服务,共为8名企业法人办理了户口迁移,为15名企业法人办理了居住证,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好评。

“帮扶+维权”:警务室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站”

七月伏天烈日炎炎,在绥阳镇柳毛河村的黑木耳生产基地里,警务室民警们正忙着走访登记,挨家挨户咨询需要雇用采摘木耳工人的数量和工钱问题。

绥阳镇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在木耳采摘期,普遍存在用人多、雇工难的问题,而木耳市场内一些商户却因无法得到准确的雇工信息、找不到合适的务工人员而发愁犯难。“当地人自家种木耳的多,到了木耳生产大忙季节,真是价高人难雇呀!”为解决这一难题,警务室民警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主动“牵线搭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同时也为木耳市场商户解决了当务之急。据了解,从今年3月到现在,警务室共为186名外来务工人员找到了工作。

此外,为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警务室还联合东宁市劳动局、绥阳镇政府成立维权服务站,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确保木耳市场秩序井然。

“警务室里有这样认真负责的民警,咱老百姓安心!”来自讷河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刘某返乡时感动地说。

去年10月,警务室民警在走访木耳市场某企业时了解到,有7名讷河市籍农民工在该企业已打工两个月,由于是秋收季节,他们急于回家收庄稼,向老板索要两个月工资,老板以没按照当初约定干满三个月为由拒绝支付工资。工人情绪十分激动,称如果得不到工资,将用极端手段解决此事。为防止矛盾激化,民警一边安抚务工人员的情绪,一边与企业负责人磋商,并协调市劳动局、绥阳镇政府共同努力为民工维权,督促企业方负责人筹措资金。最终该企业支付了4万余元工资,7名农民工安心地踏上了返乡之路。

民警在市场巡逻检查,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白天+黑夜”:警务室全时空守护业户平安

“白天民警们在市场巡逻执勤,晚上也有安保力量值守。”所长叶丹介绍,警务室实施“白天+黑夜”的工作机制。白天市场人多事情多,民警带领辅警不间断巡逻守护;夜晚人员流动少,警务室也会安排专人留守,确保一旦发生情况第一时间处置。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室,由5名警务室民警、辅警与20名市场保安组成,采取“车巡+步巡”的方式,实行24小时分班值守“巡逻打卡”制,成为市场安全管理的“拳头品牌”。

安全防范工作离不开科技助力赋能。警务室民警指导市场管委会安装红外报警器、夜视监控视频,并督促其定期维修维护。目前,市场内部防盗卷帘门643处全部完好,48处监控运转正常,32处重要仓储红外报警器良好,1500米防护铁栅栏无损坏,通过“警力+科技”举措实施双重保驾护航。

在木耳市场微信群里,民警张杰发布了大风预警信息,提醒企业和商户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做好预防。像这样的提示,民警们几乎每天都在发布。“企业和商户都不容易,我们多唠叨几句,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将警务室民警辅警加入到木耳市场员工和商户的微信群,在掌握企业和商户之间动态的同时,也是为了可以适时警醒提示。

每周,警务室会不定时联合市场管委会开展安全大检查,进行防火防盗安全演练,多频次开展以防盗、防骗、防火、防自然灾害和防安全事故为主要内容的“五防”宣传活动,提升业户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线上+线下”同心助力企业发展的模式,真正起到服务企业和耳农“零距离”。

市场流动资金大、转账付款多,为了严防诈骗案件发生,警务室民警还会不定期地发布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和常识,随时提示业户谨慎转账汇款,把平安建设做在第一关口。今年2月,业户王某发现有笔2万元货款未汇给货主,正准备转账,“碰巧”接到一个催款电话,正要按对方要求进行操作时,被巡逻的民警张春雷及时制止。经过提醒,王某仔细核对了对方账户信息,这才发现险些受骗。

猜你喜欢

绥阳业户警务室
汽车维修档案电子化助推业户经营规范化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曲玉管·绥阳采风(柳永体)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四项服务”聚起“兴业”正能量
高职院校社区警务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医院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思考
全面推进医院“警务室”建设的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