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2022-11-18黑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砖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废弃物噪声工程项目

丁 洪(黑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绿色施工理念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作为核心,通过执行有效的手段、措施与举措,降低施工行为对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环境的异常影响与干扰,从而起到节约工程施工材料的目的[1]。现阶段,工程方已经意识到绿色施工理念所产生的节约效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的重要性,能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并将绿色管理方案贯彻到实际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降低资源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将以绿色理念为切入点,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研究。

1 建筑工程基本概况

以笔者参与施工管理的黑龙江省群力公务员小区中区为例,将创新研究的管理模式应用于该建筑工程项目绿色化管理过程中。该项目工程占地面积约15万m2,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m2,其中包含了3万m2的地下建筑面积。该项目建筑包括地上10层结构和地下1层结构,建筑总体高度为86m。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决策过程中,明确项目按照环境友好型住宅规划建设,并先确定绿色建筑的星级指标,并着重于技术与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分析,并对环境住宅的造价进行评价。在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阶段,要对环境友好型住宅进行方案论证,并对其进行前期评估[2]。再根据成果制定指导方针,指导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工程开发流程相比,环境友好型住宅更注重同步设计与施工的理念,特别是对于太阳能、雨水、景观等的特别设计,必须在工程图纸审核前完成,无法像常规工程一样进行增补。在上述基本概况基础上,下述开展对其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2.1 施工中的噪声管理

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应顺应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随着建筑产业经济的日益增长,建筑噪音的主动治理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建筑工程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多是由于噪声源引起的,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最终到达接收方,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绿色建筑必须遵循生态原则,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噪音,从管理上讲,应尽可能控制噪音的传播,建立起噪音损害的最终屏障,以此达到吸收或反射噪音的作用[4]。

为实现对施工中噪声的控制与科学管理,提出从噪声源端、噪声传输路径、噪声接收端三个方面进行噪声控制的举措,如图1所示。

图1 噪声管理

对噪音源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噪音。建筑工程中的噪声源主要是指工地上的工程机械,而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则是对其运行或使用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的管理[5]。为满足此项工作,一方面可以进行机械改造与维护,另一方面可以在施工中进行机械设备时间与空间的合理安排,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控制手段

2.2 基于循环经济的现场施工废弃物管理

工程建设是一种建筑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普通的生产工艺相同,生产中都要用到原料,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固体废料。循环经济是指绿色建筑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合理的方式处理建筑废弃物,使绿色建筑与自然社会的运作系统相协调。

循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由天然废料或建材利用产生的,为满足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可从资源的投入、过程利用到最终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入手,进行绿色施工理念下的现场施工废弃物管理,为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6]。控制中的核心内容见表2。

表2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现场施工废弃物管理核心

循环经济是建设绿色建筑的重要理论依据,设计基于循环经济的现场废弃物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循环经济的现场施工废弃物管理

提出三个可用于废弃物管理的技术手段:

(1)目前的建筑废弃物以固体废弃物为主,要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必须在建设初期制定出可行的固体废弃物生产和处置方案,确定其分类、减量化、再利用、处置等措施,从设计阶段降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而降低后期的工作负担[7]。建筑固体废弃物控制方案主要有:主要废弃物类型、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2)减量施工技术是绿色建筑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工作重点是对建材的有效使用、工艺过程中对材料的再利用、拆除后的再循环。在物料采购时,应根据物料的需求,选择最佳的存货策略,以确保每批物料的订货数量,防止因物料积压而造成的浪费和变质。对于物料的存货,应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对多余物料进行适当的保存。在材料的使用上,既要提高建材的利用率,又要拓宽建材的回收渠道。拆除后的建筑部件可以被重新利用、重新组合。

(3)通过粉碎、挤压等手段改变固体废弃物的体积和形态,再进行堆填,这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方式。它既能处理垃圾,又能起到覆盖土地的作用。

2.3 空气污染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大气污染对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工地大气污染的主要包括机械烟尘、汽车尾气。在运输、装卸、堆放、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解决污染问题,提出的控制思路如图3所示。

图3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空气污染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从源头控制不满足环境保护的物料投入,阻止废弃后分解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环境的持续性污染。

开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在入口处的清洁槽清除污垢,防止车轮、车身附着的粉尘对沿线的影响,禁止装载货物增加倾倒的危险[8]。在搬运过程中,建筑材料、废物、渣土等应采取遮蔽和保护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风吹等造成的飞扬、溢流或抛撒。

3 管理效果分析

在按照上述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后,为探究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别从建筑工程成本和绿色节能两个方面,实现对该管理模式的应用评价。在完成各项管理任务后,对该建筑工程项目在噪声管理、废弃物管理和空气污染管理过程中为建筑工程节省的建设成本进行记录,并设计阶段给出的成本预算相比较,得到的结果见表3。

表3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各环节节约建设成本记录表

表3 中A、B、C 分别代表从噪声管理、废弃物管理和空气污染管理过程中为该建筑工程项目节省的成本,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按照本文上述创新管理模式对各个子工程环节进行多方面绿色管理,与设计阶段给出的成本预期相比均实现了节约,并且节约成本均超过5万元,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消耗。

再从绿色节能角度对创新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究。针对各个管理任务,分别选出三项管理措施,并对其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打分,得到的结果见表4。

表4 创新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评分

在对表4中内容打分时,严格按照下述打分标准。

针对噪声管理:未进行燃烧噪声改造,扣1分;未进行本体机械改造,扣1 分;未处理气体动力噪声,扣1分;未采用逆作法施工,扣1分。针对废弃物管理:现场未规划临时弃土场,扣1分;未充分利用弃土资源,扣1分;未经破碎桩头充分利用,扣1分;未将固体废弃土循环利用,扣1 分。针对空气污染管理:未建立细致扬尘管理制度,扣1 分,未选用绿色材料,扣1 分;施工环节不规范,扣1分;室内缝隙装修后未密封,扣1分。最终总分为45分。

通过计算得出,按照上述创新管理模式完成该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后,其管理效果综合得分为42分,与总分相比仅相差3分。由此可以得出,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进行对建筑工程的绿色化管理,其管理效果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绿色建筑建设要求,达到节能、环保的管理效果。

4 结语

通过以上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绿色建筑设计思想的工程管理模式,并通过对具体项目的管理效果分析,实现了对管理效果的验证。针对本文上述主题,在研究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各类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实现降噪、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空气污染管控的策略。

(2)将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实现绿色施工理念在施工中的贯彻落实。

(3)通过对施工效果评价打分以及对施工节约成本进行记录得出,创新后的管理模式在应用中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节约更多项目成本,并且充分符合绿色施工和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废弃物噪声工程项目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综合治理实践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汽车变速器啸叫噪声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