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整体康复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11-18吴丽华郑莉美邹春辉张巍巍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常规整体

吴丽华 郑莉美 邹春辉 张巍巍 李 洁▲

1.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护理部,辽宁沈阳 110000;2.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阿尔兹海默症治疗中心,辽宁沈阳 110000;3.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老年科,辽宁沈阳 110000;4.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老年综合评估室,辽宁沈阳 110000

随着我国人口高龄化的不断发展,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比例明显升高[1-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性、认知性功能障碍,伴有记忆力减退和行为能力受限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能力[3-4]。临床上暂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多数应用相应的干预措施,缓解病情的不断发展和改善临床症状[5-6]。3+1 整体康复护理属于近年来较为新颖的康复护理模式,但是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的报道相对较少[7-8]。3+1 整体康复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逐步进行细化干预,从而在不同方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9-10]。本研究选取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收治的97 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拟探讨3+1 整体康复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老年科收治的97 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3+1 整体康复护理组(50 例)和常规护理组(47 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7 例,女20 例;年龄60~88 岁,平均(71.34±8.56)岁;病程1.5 个月~4年,平均(1.91±0.80)年。3+1整体康复护理组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2~89岁,平均(72.56±8.29)岁;病程1 个月~5年,平均(2.09±0.7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11],结合临床表现确诊;②年龄60~90岁;③学历均为小学水平及以上;④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核批号:JA20181205)。排除标准:①严重性躯体功能障碍或卧床不起者;②血管性痴呆或者其他脑血管因素造成痴呆患者;③严重意识障碍。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盐酸多奈哌齐(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81213),初始剂量5 mg/次,1 次/d,根据患者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常规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护理、常规健康宣教。3+1 整体康复护理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3+1 整体康复护理措施。①病情评估: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简易痴呆量表对患者的痴呆状态进行评价。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变化和加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机体各项机能也相应降低,定期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身体机能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做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为更好地提供护理服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另外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生活技能进行评价,深入了解患者生活中的各类需求,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数。上述评估完成后,针对患者临床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②康复护理干预:阿尔茨海默病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和发放宣传印刷品,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水平,指导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神经细胞功能各类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际特点,设计出可以帮助脑部逻辑思维、联想、记忆、智力的方法,主要有夹豆子、手指运动、拼图形、健身球等训练。③语言能力训练:护理人员对语言功能水平进行评估,如果患者名称遗忘,可以通过多次提醒的方式,让患者说出名称,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如果患者有构音困难,要以示范口型的方式,指导患者通过逐字逐句的方式学习和训练。选择朗读内容过程中,先和患者共同阅读,然后再反复让患者重复短小句子,通过识字卡片、水果卡片、动物卡片等方式,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卡片训练患者的计算能力。④生活能力训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反复多次训练其日常生活能力。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刷牙、吃饭、如厕、整理被褥等活动。护理人员将每一个活动逐步骤拆分,根据患者可以完成的水平,增加难度,循序渐进地训练。⑤认知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从动物、食物、植物等各类物品中进行挑选归类,随意指出一项,引导患者说出相关联的物品。⑥定向能力训练:指导患者向着固定的方向或者按照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移动。如将位置信息、各类信号表示贴在墙上,帮助患者对方向和时间进行确认。如果有可能陪同患者外出行走,帮助其辨别方向,提高患者注意力集中程度。另外通过简单的阅读书籍、画报、纸牌类游戏、拼图、搭积木等方式提高患者手脑协调能力。

两组患者均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情况 ①痴呆评分[12]:参照痴呆简易筛查量表,对患者的理解、短时记忆、语言、注意力等情况进行评分,总分30 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痴呆程度越高。②认知功能评分: 参照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中的内容[13],分别对患者语言、定向力、结构、观念、词语等进行评分,总分70 分,分数越高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③抑郁状态评分: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量表[14],针对患者抑郁情绪、睡眠、工作兴趣等情况进行评分,总分53 分,分数越高提示抑郁状态越严重。

1.3.2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感淡漠状况评分情况 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参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15],针对如厕、吃饭、转移、穿衣、洗澡、走路等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②情感淡漠状况评分[16]:主要针对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做事的动力、计划、目标等进行评分,总分42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情感淡漠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3+1 整体康复护理组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痴呆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认知功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抑郁状态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常规护理组3+1 整体康复护理组t 值P 值47 50 21.32±3.65 21.58±3.49 0.358 0.654 16.78±2.14 11.96±1.66 12.339<0.001 7.527 17.157<0.001<0.001 61.46±6.02 62.87±6.54 1.102 0.098 50.78±5.62 40.14±4.91 9.903<0.001 9.036 19.262<0.001<0.001 46.42±3.07 45.91±2.99 0.828 0.171 39.18±2.96 33.71±2.18 10.309<0.001 11.824 22.839<0.001<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感淡漠状况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感淡漠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情感淡漠状况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3+1 整体康复护理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情感淡漠状况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感淡漠状况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感淡漠状况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情感淡漠状况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常规护理组3+1 整体康复护理组t 值P 值47 50 58.54±8.96 59.89±9.06 0.128 0.871 72.36±7.54 80.52±6.99 5.517<0.001 7.493 12.499<0.001<0.001 29.72±4.06 31.08±4.19 1.621 0.154 25.04±3.85 19.18±3.03 8.295<0.001 5.827 15.941<0.001<0.001

3 讨论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近400 万,已经发展成为威胁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影响社会生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7-18]。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能由于患者代谢功能或者营养摄入功能紊乱,造成脑组织功能损伤,进而出现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会造成日常生活无法自理[19-20]。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不可逆性、渐进性发展的特点,患者神经功能逐步退化,通过有效干预减少或者降低退化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21-23]。3+1 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属于一种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其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干预患者的语言能力、行为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而缓解患者病情进展,改善其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3+1整体康复护理组痴呆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3+1 整体康复护理模式,通过一些综合性的训练,提高了脑组织代谢能力,延缓了脑神经功能减退,改善了认知功能和痴呆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指导患者日常行为训练,加强记忆功能训练,有效激活了部分脑细胞活动能力,进而改善了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认知的同时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情感淡漠状况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且3+1 整体康复护理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情感淡漠状况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和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4],提示通过3+1 整体康复护理模式结合一些日常活动,提高了患者短时记忆水平和长时记忆能力,间接性地提高了日常活动的掌握能力,帮助患者形成简单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生活的独立能力,重新建立生活和康复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情感状态。通过认知功能的改善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间接性地缓解了情感淡漠状态,更加利于患者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

综上所述,3+1 整体康复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不良情绪,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情感淡漠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常规整体
铜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午睡过久痴呆风险增40%
常规之外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5年至7年预测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破常规 获巧解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