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趣味,小品文帮你记录

2022-11-18刘涌岳阳市第十九中学教师

十几岁 2022年32期
关键词:承天寺小品文夜游

文/刘涌(岳阳市第十九中学教师)

我们在日记本里写小秘密,在QQ里写说说,在微信里发朋友圈……我们通过这些载体,轻轻松松就能记录生活的点滴:或生活的小细节,或事件的小片段,或景物的一瞬间,或不期而遇的人生感悟,等等。

这些被记录下来的精彩,也在不知不觉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若是我们笔下的文字与我们的生活特别适配,那就更好了。小品文应是合适的。

自由的文学

小品文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描写和叙事等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都可以说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下面我们就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探究一下如何写作小品文。

记承天寺夜游①

[宋]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②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④

小品文该怎么写

①小品文的标题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或概括内容、或交代写作对象、或点明主旨、或表明写作背景等。但要注意切入点要尽量小。

像标题“记承天寺夜游”就概括了写作的内容:地点、时间与事件。

②景物描写往往是与写作者的心境或际遇紧密相关的。同一景物,不同的人看到的感受、体验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背景(情感背景)下所获得的感受、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描写景物之前,我们要通过叙述来交代背景,即叙述清楚是在什么情况之下、什么心境之时看到的景物,在叙述时不用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作细致的记叙,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来叙述。

③在小品文写作中,景物描写也要着意于“小”与“简”。不需要对景物进行大段的细致描摹刻画,但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表现出特定情境下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要能通过这个景物描写衬托出写作者个人的情感。

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可以尝试运用多种写法,如巧妙运用修辞、多角度或多感官描写等,给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景的感觉。

④情感的抒发理应是有感而发,绝不可牵强,更忌讳无病呻吟,要不着痕迹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感悟的阐发也应该是顺理成章、言之有物,不宜过多地议论评价。

议论要一触即收,给人品味、感悟的余地。

“真”的原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类闲适的小品文,记录即时性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带有随笔的特点。

这类小品文可以成为我们随性遣怀的载体,读者可以只是自己,也可以是知心朋友,当然也可以是父母亲人,都可以作为倾诉的对象。因此,“真”是这类小品文必须遵循的原则,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独抒性灵”。当然,表达的情感主旨应该是健康的、向上的,主旨要避免轻浮浅薄,做到言近而旨远、语浅而情深。

另外,小品文种类繁多,还有诸如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科学小品等。

这些种类的小品文也都具有短小灵活的特点,选择小的切入点表达一个相对深一点的、大一点的主题,针对性强,写作目的明显。

【写作任务一】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如意与我们不期而遇,但也总会有一些人、事、物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的心胸打开,变得豁然开朗。

最近几天,学校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使你的心情很好。请你模仿《记承天寺夜游》试写一则文言小品文,把这次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让关心你的朋友心安。

·范文示例

记君山岛远足

校园生活中蕴藏了许多快乐。这些快乐总是不期而至,让我们心胸开阔。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春意渐浓,学校突然宣布要举行一次远足活动。

这是我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次校外集体活动,让我激动不已。

近期我学过《记承天寺夜游》,便试着仿照苏轼的写法记下了这次远足活动:

己亥年三月未望,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巴陵十九中举校同行,远足田野,余次当行。

车行数十里,聚而行者十数里,历二时,至君山岛。

当是时,逶迤行者宛若游龙,不见其首尾。极目眺之,水天一色,伫而凝望,树成绿带,着鹅黄之色,水波荡漾,相映成趣。

久处樊笼,局促而不得出,欣然于初春出行,身无所累。愿吾生常得此隙,尽享人生怡然,岂不快哉!

【写作任务二】

明朝晚期“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主张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主张文学创作要表现个性,抒发真情。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拨动你的心弦,让你情难自控,不吐不快。

请你选取生活中的某件小事或经历,抒写你的真实情感,用小品文写在你的日记里。

·范文示例

日记一则

端午节后,归乡间,携果蔬若干。闻诸事于双亲之口,悲喜不一。

喜者从心耳而过,然悲者驻足于心,竟挥之不去。

家豢犬有三,一母二幼,幼犬其一黑毛,其色如缎,四足宽大似狼,性猛而强横,每食必逐余者,先饱己腹。

数月以来,其形渐丰硕,咆哮时若有虎狼之姿,而亲人出入则状极驯良,故长幼皆怜之,视之若亲。

一晚,父骤闻犬吠数声,其声甚哀。父起而视之,黑犬倒卧廊前,未几,气息渐无。

父言毕,其神黯然,唏嘘不已。

去岁,祖父故去,坟土尚新。吾感人畜之逝,生死无常,慨叹之余如云烟淡去。

然观父神情,恐已深有迟暮之悟,念幼之情愈切。节前数日,父邀亲友,备酒席,欲享天伦之乐。

是日,喧者盈室,幼者绕膝,然半日之后,数室皆空,双亲互望,言不知何起,唯闻一母一幼二犬呜呜乞食……

猜你喜欢

承天寺小品文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卷首
夜游承天寺记
夜游城
大家的小品文
承天寺文化价值与保护初探
夜游魔法庄园
珠江夜游
谈谈小品文
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