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18史欣博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学资源汉语

史欣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1 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概况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递增态势,从生源地来看,高职院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从留学目的来看,主要以短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为主,留学生希望通过短时期的语言学习感悟中国文化,少部分学生以获取学历为目的。讲好中国故事,让来华留学生学有所获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题中之义,然而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师资队伍不健全。首先,教师团队不够专业化。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是母语并非汉语的学习者,因此要求教师在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的同时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素质及专业知识结构,系统的学习过对外汉语教学等相关课程。有些高职院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并未考取相应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而且也并没有参与过专业化的相应培训就进行授课,或者是抽调本校的英语或者中文教师进行教学。而且留学生的语言背景往往较为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招收的留学生鲜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知识接受难度。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缺乏专门的教研室进行专业化教学,抽调的教师也往往有其他教学任务,很难将身心都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导致教学缺乏连续性和专业性。

1.2 教材建设滞后。由于高职院校招收的留学生年龄结构、学业背景、汉语基础等学情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对外汉语教材的选择上存在着诸多困难。许多高职院校实际上选择的还是本科院校所选取的教材,这些教材大多沿用多年,部分教材尽管再版过,但是更新的内容有限。对高职院校留学生而言仍不够适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内在逻辑性不够紧密,实用性不够强,不能够体现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较为陈旧,缺乏时代气息,对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留学生也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共鸣。

1.3 课程内容不够完善。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的时间普遍较晚,且许多留学生都只是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的短期留学生,而非需要获取学历的长期留学生,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经验,所以很少有院校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未经过严谨的调研也并未参考相应的标准就匆忙开课。部分院校在开设课程过程中忽视了有的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就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又开设了大量的如笔画书写、拼音学习等基础课程,导致留学生重复学习,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科学且合理的设置课程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前必须正视的问题。

1.4 教学模式单一。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起步较晚,因此鲜有院校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多数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师依旧采用“板书+PPT”的传统模式进行授课,或者是完全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未被充分开掘,教师教学模式枯燥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对留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而在教学评价环节,往往又是沿用了普通高校的评价模式,简单的通过期末考试等单一模式对留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忽视了高职留学生的特殊性,又反过来导致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和消极情绪。

1.5 教学资源匮乏。在不少高职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往往难以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符合高职对外汉语教学特征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对外汉语教师所沿用的PPT 等教学资源都是多年前的陈旧资料,脱离了当下的语境与时代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多,学生所看到的、听到的与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产生了脱节。汉语教师对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多元化储备,造成教学资源单一贫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以下对策。

2.1 培育对外汉语教学团队。组建专业化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是科学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提。首先,高职院校应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师资短板,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让教师系统的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规范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专兼职教师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其次,积极开展高职院校间的对外汉语教学交流,在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之间广泛互通有无,通过经验共享的方式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加大对外汉语专业师资的人才引进力度,从具有一定海外汉语国际教育经验且具备相应教学资质的毕业生中选拔人才,通过引进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为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队伍增加新鲜血液。

2.2 加强教材建设。针对当前缺乏适于留学生所用教材的现实情况,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写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文化背景,在内容选取方面紧贴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的礼仪文化、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等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穿插,从日常用语的读写到实用短文的写作,再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欣赏,营造出轻松活泼而又带有鲜明新时代气息的教材语境,既让留学生感叹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的深厚文明,又让留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让留学生真正被中国文化所感染,进而逐步提升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理解、综合应用能力,更有利于留学生接受。

2.3 改革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在对外汉语课程中除了设置汉语综合、汉语读写、综合汉语、汉语听力、汉语口语、HSK 辅导等传统汉语课程之外,还可根据所招收留学生的不同实际学情背景及汉语基础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根据学生基础不同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内容,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进行汉字笔顺训练、听力课程及拼音学习,对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重点进行汉语写作及汉语综合课程学习,并进行一定的HSK 内容辅导。还可开设一些对汉语学习起到巩固提升作用的其他文化类课程,如汉字书法、诗词鉴赏、传统礼仪文化、演讲等汉语综合运用课程,运用情景化教学,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更加直观的体味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

2.4 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是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必然之路,针对部分留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考核评价模式单一的问题,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情景化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督促。“情景化教学”可显著提升留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构建更为真实的生活化情景,以情景促教学。如汉语口语课在课前给学生布置情景对话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身能力的舞台,又督促了学生课下的学习。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进行一对一口语对话训练和写作训练,组织传统节日课堂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及任务完成度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评价,让留学生以更加具有参与感和认同感的姿态参与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而不是作为消极的旁观者。

2.5 更新课程资源。从广义的角度看来,教学资源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宽泛,一切可以被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所运用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资源都可以当做教学资源。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开发校内校外两方面的优质教学资源,好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对象的学习提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更新储备非常关键。新颖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吸纳。高职院校应广泛发掘日常生活中对留学生积极有益的、带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汉语学习资源,如当下一些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网络小视频等。

3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双高”建设的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尽管当下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随着师资队伍建设的逐步加强,教材建设的不断提升,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完善,高职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必能走出一条带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道路。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学资源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