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2022-11-18李晓娜
李晓娜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明确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1]。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学校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将思政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战场,忽略了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作用,容易形成重专业知识传递、轻核心价值观树立,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塑造的不均衡局面,不利于立德树人[2]。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充分理解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内涵,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更好地践行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使命。
1 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动态
国内各高校学者纷纷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内涵诠释、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以及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等方面。祁志刚[3]指出目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多数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尚需提升的困境,从国家政策维度、教师师德维度、社会榜样维度等八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内容。王燕[4]等诠释了课程思政的逻辑界定和逻辑哲理,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实践价值,从思政文化、思政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的逻辑路径。张美容[5]提出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云平台,并做好网络资源开发和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延展课程思政时空范围。
本文在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化思想为指导,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的关键内涵为基础,以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为方向,从宏观学校层面、中观院系和专业层面以及微观教师层面制定并落实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立德树人,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
2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2.1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内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之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思维,深挖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爱岗敬业、勤劳踏实、追求卓越等育人元素,形成“聚合”;寻找育人元素与各知识点、技能点的契合点,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形成“合力”;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实现思想引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形成“内化”,引导学生有理想、明信念。
2.2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
2.2.1 厘清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深挖所有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爱岗敬业、勤劳踏实、追求卓越等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元素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2.2.2 找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找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计划、方法、手段等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发挥二者同频共振的效应。
2.2.3 精准实施与实时监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制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并精准实施,根据评价标准和制度,监测和评估方案实施效果。
2.2.4 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使课程更好地践行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3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与实施
3.1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程,需要学校、院系、专业、教师等相关方群策群力,共同商讨和制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分层分类、循序推进,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3.1.1 学校层面——组织导引课程思政建设。学校作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者,应加强宏观统筹设计与管理:设立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工作小组,为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组织保障机制;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全校“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训实践课”全覆盖的思政化课程体系;绘制课程思政元素的内容蓝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国家宪法教育、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等;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监控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为课程思政建设添足马力。
3.1.2 院系层面——协同管理课程思政建设。院系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中间执行者,应与学校协同开展和管理专业技能课程思政化建设工作:制定院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细则,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开展教师思政建设的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立德育人的能力;组织遴选院系重点专业、核心课程,首轮建设一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评价验收首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在线推广经验,并全面展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1.3 专业层面——专业配合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层面以专业负责人为主导,根据立德树人要求,配合学校和院系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等角度开展思政建设。组织专业研讨会,商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现代学徒制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思政建设内容;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强调德育要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思政建设需要增设专业德育课程;设计课程大纲标准,将思政建设落实到课程大纲目标设计中。
3.1.4 教师层面——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主体,教师需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载体,深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和专业技能的契合点,并将思政建设工作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德育目标,这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自我意识觉醒,自我强化德育理念,努力找准育人角度,不断提升育人能力[1];根据学校课程思政内容蓝图要求,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精准定位课程与思政的契合点;教师落实专业课程思政到教学目标设定、教案设计、教材选编、教学授课、实训实践、作业测验等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对学生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价,将学生德育素养情况纳入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中,保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3.2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实施案例。方案变现实,关键在落实。在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涵基础上,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院系、专业为辅助,多渠道、多方位、多方法地将重点专业和核心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案付诸实践,并组织遴选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加以经验推广和应用。同时,还要做好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的监测评价工作。本文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工院)为例,分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
3.2.1 学校层面——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江苏工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学校教务处教研科牵头组织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卓越课堂认证”计划,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认证入手,分理工类、商贸类、艺术类等逐步圈迭至专业课程,培育了8 支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认证了28 门校级示范课程思政课,遴选了18个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持续举办了21 期教学沙龙活动,借助沙龙活动推广优秀课程思政改革经验的同时,引导教师响应国家政策,树立课程思政改革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3.2.2 院系层面———工作部署和培训交流。在院系层面,涵盖理工、商贸、艺术、马克思主义等专业大类,根据学校总体战略部署和院系专业特点,个性化地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制定了院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增添制度保障;遴选了一批院系重点专业、主要课程,实施院级专业课程思政示范引领工程;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邀请专家学者走进院系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讲座,组织教师现场观摩“计算机辅助制造”“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培育教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提升教师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完善了教学考评体系,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列为教学质量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奖励优秀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激起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热情。
3.2.3 专业层面——方案修正和模式创新。在专业层面,以学校智能制造、纺织服装、工程造价、商贸服务等重点专业群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口和试验田,专业负责人作为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主体,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在方案中明确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融入家国情怀、健康身心、精湛技能、敢为人先、国际视野等;确定了思政建设的课程体系,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规划了融合思政教学内容的教材资源建设工作;设计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法手段和评价标准等。同时,不同专业根据专业特性,探索了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互联网+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能。
3.2.4 教师层面———团队护航和创新推进。在教师层面,在示范课程引领效应下,多数教师树立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和责任意识,紧随学校政策和院系部署的旗帜方向,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承担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商贸服务”、“新能源装备技术”等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定期召开阶段性研究推进会,深入探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如智能制造类专业蕴含的大国制造、工匠精神、爱国情怀、创新发展等元素,商贸服务类专业蕴含的民族文化自信、德法兼修、诚实守信、国际视野等元素;共同研制和设计了专业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案。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隐性渗透法、元素融入法和游戏教学法等方法与手段,创新推进专业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活动,提升了课堂思政教学的效果。同时,还根据专业情况增加了专业实践思政教学的比重,通过企业实践培塑学生成为职业认知、道德养成和价值树立的主体,实现知行合一,以行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