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邪理论探讨宫颈HPV感染的防治
2022-11-18范君艳严烩利史巧
范君艳 严烩利 史巧
1.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 郑州 450014 2.陕西中医药大学
宫颈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导致女性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及生命健康[1]。研究表明,超过95%的宫颈癌都是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的,大部分HPV可自行消退[2],但多孕多产、不良性行为、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机体清除HPV的能力下降,引起HPV持续感染,甚至发展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3-4]。临床上对HPV持续感染的患者,通常采取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若病理学检查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行宫颈锥切治疗;若病理学检查提示宫颈癌,可行手术分期治疗或放化疗[5]。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宫颈HPV感染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根据宫颈HPV感染的临床表现,如白带的量、色、质的改变,或同房时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将其归为“带下病”“崩漏”“经断复来”等范畴[6]。因HPV感染具有隐匿性、迁延难愈性、致癌性等特点,与中医“伏邪”有很多相近之处[7],因此本文主要从“伏邪”理论出发,探讨宫颈HPV感染与伏邪的关系,为中医预防及治疗宫颈HPV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1 伏邪理论概述
1.1 伏邪的源流及内涵 “匿藏于内,不显于外”即为伏,“不正”即邪,而“伏邪”指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感受不正邪气,留而不去,伏于体内,待机而发[8-9]。伏邪学说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虽未提到伏邪,但明确提及四时感受风寒暑湿邪气,潜伏于体内而不即刻发病,季节过后才发病的病症和病因,该论述为伏邪致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伏邪主要分为外感伏邪和杂病伏邪,如刘吉人[10]在《伏邪新书》中提到:“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发者,总谓之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而王燕昌[11]在《王氏医存》中提到:“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其认为七情所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常等致病因素同样会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伏于体内。此论点说明伏邪不仅仅限于外感及六淫范畴,还存在于内伤杂病中,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扩大了伏邪致病的应用范畴[12-13]。
1.2 伏邪的致病特点 伏邪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感而不发或反复发作,感而不发是指人体感受邪气之后潜藏体内,伺机而发;反复发作则是疾病经过发作、缓解、潜伏到再发作的过程。第二,伏邪发作与否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是指人体的正气,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足,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以产生,正如《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因是指外部环境,若体内有伏邪,易受外界新感触动而发病,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第三,伏邪易从火化,邪气内伏,热自里发,出现热盛的特点,易耗伤阴液[14]。
2 从伏邪理论探讨HPV感染的机制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素问·骨空论》中说:“任脉为病……带下瘕聚。”《金匮要略》曰:“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又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干口燥,何也?此病属带下。”巢元方[15]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到:“带下病者,由劳伤血气,损伤冲脉、任脉,致令其血与秽液兼带而下也。”《女科证治准绳》载:“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16]究其原因,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冲任气血不和,毒邪留恋,潜伏体内,当正不胜邪时,受六淫邪气、房事不节、乱交、早孕多产、七情内伤等因素影响,湿、热、瘀、毒秽浊之邪侵犯子宫、胞门发病,缠绵难愈。总之,本病属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热毒、痰饮、血瘀为标。
3 HPV感染与伏邪的相关性
3.1 正气是根本条件,内在因素 《内经》中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正气使人康健,邪气使人得病。病程的长短、转归和预后取决于正气的强弱,正胜则邪退。而宫颈HPV感染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息息相关,当正气充盛,机体抵抗力强,邪气难以藏匿;当正气亏损,防御病邪能力下降,脏腑功能失司,卫外功能失权,以致HPV病毒伏于胞门,不易祛除。而正气能否抗邪,与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有关,其中与肝肾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主统血,若脾失统摄,经血非时而下,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再者,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日久酿热,流注下焦,湿热互结黏滞宫颈,导致HPV持续感染,若不加以重视,日久灼伤阴液,阴虚夹湿,邪气伏于里,发展为宫颈癌。肝主疏泄,主藏血,若肝血亏虚,气郁化火,损伤脉络,与湿邪一同注入下焦,表现为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或经行产后,血室正开,肝气郁结,感受外邪,血脉凝滞,胞门局部气血运行受阻,抵抗力下降,导致HPV感染。肾为先天之本,“胞脉系于肾”,肾决定人先天禀赋盛衰,脏腑功能强弱,或年老体弱,或房劳多产,肾气虚弱,脏腑虚衰,外邪长驱直入,客于机体,久则变生恶疾,癌毒之邪侵及胞宫[17],正如《未刻本叶氏医案》所言“伏邪者,乘虚伏于里也”[18]。而早期正气强盛,抵御外邪,无明显临床表现,但随着时间的转移,正邪交争剧烈,可表现为疾病时发时止,或有发病的前驱征兆,或有轻微的临床表现[19]。若正气不足以抗邪,伏邪易感而发,引起临床症状,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2 邪气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3.2.1 伏邪之一——伏毒机体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在某些致病因素的诱导下内生毒邪潜于体内,化为伏毒。广义的“伏毒”不仅包括六淫邪气及内伤杂病伏于体内产生的毒邪,还包括辅助检查发现的潜伏于人体的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肿瘤、结石等病理产物及代谢废物[20]。如梁月娟等[21]认为,阴道微生态的改变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极为重要,若阴道内pH值升高或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会增加患宫颈病变的概率。Nam等[22]也证实,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细菌性阴道病息息相关。在这期间,伏毒藏于体内,不被人体所察觉,呈现“人毒共生”的状态,暗耗人体正气,损伤脏腑功能。日久伏毒滞于络脉,堵塞脉体,郁而化火,蕴生为热毒,出现宫颈水肿、糜烂或阴道流黄臭带下等临床表现。
3.2.2 伏邪之二——伏痰痰饮是机体津液代谢异常形成的病理产物,若停聚于体内形成伏痰。虽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但两者同出一源,均属阴邪。痰饮具有发病隐匿、聚散不定、流动不居、变化多端、病程缠绵的特点,其形成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津液凝聚为痰,经络壅塞,痰毒留滞,因此调理肝脾肾的功能是清除痰饮的关键。正如《景岳全书·痰饮》言:“痰涎皆本气血,……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23]赵献可[24]在《医贯》中也写道:“七情内伤郁而生痰。”《疡科心得集》中云:“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能结肿块,乃五脏血瘀、浊气、痰滞而成。”[25]宫颈HPV感染的患者,感受邪气,水湿停聚,酿生痰浊,若不加调护,病毒持续感染,发展为癌瘤,轻则滞于子门,形成肿块,重则发生转移,引起腹腔积液[26]。因此,痰饮水湿可发展为癌病,癌病晚期又会发展为饮病,两者关系密切。
3.2.3 伏邪之三——伏瘀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形成后伏于体内则形成伏瘀。子门上接胞宫,下连阴道,按期排出经血,分泌带下,娩出胎儿,排出胎盘及恶露。其与外界相通,易受外邪侵袭,邪气客于子门,气血运行不畅,胞脉闭阻,瘀滞胞宫,渐积癥瘕。女子经期或产后,子门常开,致漏下不止或产后恶露不绝,或房事不洁,感染邪毒,与血相搏,瘀阻胞脉,化生癌毒,预后极差[27]。或因女子七七,任脉虚,天癸竭,地道不通,经水断绝,瘀血阻滞,日久化热。叶天士[28]提出“久病入络”“久病必有瘀”,HPV感染迁延不愈,持续感染,湿毒伏于子门,耗伤人体正气,脏腑经络瘀滞不通,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多表现为带下色赤腥臭,经血量多非时而下,或同房后出血,或下腹刺痛[29-30]。
4 从伏邪论治HPV感染的思路
4.1顾护正气——肾虚为本,涉及肝脾宫颈HPV感染多以正气不足、邪伏胞宫为发病基础,因而治疗当以鼓舞正气、祛邪而出为基本原则[31]。正气亏虚以肾虚为本,脾失健运、肝失所养为主,因此治疗上应固肾培元、调补阴阳,兼以健脾养肝。若肾气亏损,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者,应补益肾气、固本培元,肾阳虚加菟丝子、桑寄生、杜仲、淫羊藿等温补肾阳;肾阴虚加熟地黄、山萸肉、黄精、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对于脾虚患者,出现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差便溏等临床表现时,加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补益脾气、健脾助运;脾虚湿盛者加茯苓、泽泻、薏苡仁化湿利水。对于肝郁气滞,出现急躁易怒、乳房胀痛、嗳气、口苦者,加柴胡、白芍、香附、当归;肝血亏虚,出现唇爪色淡、面色不荣、肢体消瘦、骨蒸潮热者,加牡丹皮、白芍、枸杞、沙参、麦冬滋阴养血。对于有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可给予人参、大枣、黄芪、阿胶补益气血、扶助正气。
4.2清除伏邪——痰瘀毒并治子门喜静恶扰,开阖有度,清净有常。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易受邪气干扰,或寒、或热、或痰、或湿,气血运行受阻,瘀滞胞门,久留成毒,因此宫颈HPV感染的病理因素当以“痰、瘀、毒”为要,病机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两脏。正气虚弱,无力抗邪,癌毒侵袭,气虚血阻,血行不畅,瘀阻经络,痰浊、水饮、瘀血、毒邪相互搏结于子门,日久胶结,化生宫颈病变;又因“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形成,阻滞三焦气机,水道不通,痰湿停聚,加重痰饮水湿之病,因此治疗上当以化湿解毒、化痰消瘀为法。痰瘀伏络,见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弦滑,祛痰以二陈汤、苍附导痰丸等方药为宜,化瘀以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药为宜。若有白带量多、色黄、有腥臭异味,加以黄柏、黄芩、金银花等清热利湿药;若气郁化火,出现宫颈质脆、接触性出血,加以牡丹皮、栀子、龙胆草、郁金等清热疏肝药;合并腰腹疼痛时,加以川楝子、延胡索、川芎、香附行气止痛。疾病日久入络,待痰瘀消解之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应加以虫药搜刮邪气,如僵蚕、全蝎、地龙等引伏毒由里而出,以保其全。
4.3疗程宜久——防治结合,以防为主西医治疗HPV感染多采用非特异性的系统干预,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从伏邪理论出发,本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旨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HPV感染的前证阶段,以预防为先,将扶正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防患于未然。因此在饮食上,嘱患者不恣食辛温燥热、肥甘厚味之品,防损伤脾胃,湿从中生;对于不偏食生冷者,应防损伤肾阳,水湿流注下焦。日常生活中,嘱患者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使气血阴阳平衡;杜绝房劳多产和房事不洁损耗肾精,防止HPV趁虚而入[32]。除此之外,在预防宫颈HPV感染方面还可推广宫颈HPV疫苗,提高人群对HPV的认知水平,进一步防治宫颈HPV感染乃至恶变的发生。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变证阶段,清除伏邪并佐以扶正是防止宫颈恶性病变发生的关键所在。根据临床表现,多考虑此时痰瘀毒为标,痰湿水饮、瘀血毒邪积聚下焦,伏于子门,治疗上以祛湿活血、解毒化痰为法,加以扶助正气的药物以透邪外出。在临床上多运用宫颈利普刀手术和局部干扰素治疗,配合中药以扶正,提高宫颈局部免疫力,改善微环境,防止HPV持续感染,提高转阴率[33]。在子宫颈病变切除或HPV感染转阴恢复阶段,仍有部分伏邪存于体内,补正气的同时应兼顾行气活血,以防正虚邪恋。同时应嘱患者定期复查,必要时给予干预措施。临床研究证实,紫柏凝胶、保妇康栓等在防治HPV感染方面有显著成效,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抵御病毒的侵袭[34-35]。
5 典型验案
李某,女,32岁,2021年8月12日因体检发现HPV56阳性,为求中医治疗来诊。见其白带量多,色白,伴腰骶部酸困不适,平素月经量少,色暗,夹少量瘀血,伴经行腹痛,热敷后缓解,舌淡暗,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迂曲,苔黄偏厚,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带下病,辨为肝郁脾肾虚、浊瘀阻滞型,以疏肝健脾补肾、活血利湿止带为主要治法。处方:党参12 g,黄芪20 g,山药15 g,白术12 g,柴胡12 g,白芍10 g,当归12 g,茯苓12 g,泽泻12 g,薏苡仁10 g,杜仲、桑寄生各12 g,川芎12 g,干姜、吴茱萸各6 g,炙甘草6 g。 共7剂,日1剂,水煎服。
2021年8月26日二诊。自诉白带量明显减少,腰骶不适感减轻,无其他不适,原方再予7剂,服法同前。
2021年9月16日三诊。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诉仍有痛经,原方加小茴香12 g,延胡索10 g。共7剂,服法同前。
2021年10月21日复诊。诸症好转,复查HPV转阴。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定期随访。
6 结语
伏邪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历代医家的智慧结晶,其不仅仅局限于温病学范畴,而且可运用到临床各学科中,指导临床实践。宫颈HPV感染的机制与伏邪致病类似,根本病机为正虚邪实,以肾气亏虚、脾失健运、肝失所养为本,伏毒、痰、瘀互结为标。因此,治疗应以扶正固本、通络祛邪为主,扶正以固肾培元为要,兼以健脾助运、化湿利水,滋阴养血、疏肝养肝;祛邪以祛湿解毒、化痰消瘀为法。临证时,应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一方面嘱患者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正气,增强免疫;另一方面治病求本,分期论治,将HPV消灭于未发之时。同时,应结合现代医学辅助检查技术,密切监测HPV感染后宫颈的病理变化,以伏邪理论为指导,防止病变发展为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