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式园林在现代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2-11-18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式古典园林

郭 婵

(福建森道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我国有着悠久的园林发展史,园林艺术与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得园林文化更加具有特点和内涵[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自信心得到明显的提升,传统的园林景观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时期民众对住宅景观的需求和审美之上,新中式园林应运而生,其将传统古典园林的要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让园林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现“水·桥·房”的空间格局、“轻·秀·雅”的园林格调以及“情·趣·神”的园林意境,既能够保留古典园林的意境,也能够突破传统园林的限制,让园林设计更加的活泼且富有文化的内涵[2]。

1 新中式园林对中式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中式古典园林的空间营造讲究“天人合一”,现代景观空间设计讲究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新中式景观的出现,融合了中式传统的造园经验和造园材料,创造出既适合当代人生活居住,又具备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空间场所,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 新中式景观造园思想源于中式古典园林

新中式景观的造园思想源自中式古典园林,其形成和发展是基于满足当下日益提升的景观审美需求及功能要求,使得中式园林不在隐匿于传统建筑之内,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并普及了中式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与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思想相互融合,使中式园林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造园思想。这些传统造园技艺,时至今日依然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产生着重要影响。

1.2 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的衍变

新中式景观作为新时期社会景观需求的产物,是兼具中式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景观形式。新中式景观在探索现代景观的审美、功能布局、材料选择以及文化诉求的基础之上,提炼中式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内涵、造园造景手法以及景观组合要素,通过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及设计语言,对基础信息及提炼要素进行艺术创作[3]。设计手法包括但不限于解构重组、简化、衍生衍化等,从而形成并保留了中式古典园林的精髓,又符合现代居住者的审美需求。

1.3 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追求

中式古典园林对画面意境的追求和塑造重视度极高,往往会通过山水置石、亭台建筑、植物种植以及诗词匾额等要素将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浓缩移至院落的咫尺之间,达到人与自然情景交融的意境。新中式景观是在借鉴古典园林的基础之上,了解基本功能诉求后,通过现代生态的设计手法、艺术创作以及文化体系植入,最终达到传统空间意境的现代再现,让居住者在使用该空间时真正达到情景交融[4]。

2 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手法

根据当下景观发展情形以及诸多实践案例分析,目前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手法主要有2大类。复兴法,即从项目整体规划到建筑样式再到景观设计,基本还原传统建筑及景观体系,突出表现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摒弃繁琐的设计细节,强调还原传统造园形式;重新诠释法,强调通过一些细节及符号的衍生处理,突出文化内涵,强调文化感和意境上的相似,更接近于现代设计手法。

2.1 复兴法

在当代景观设计体系中,复兴法主要运用于一些占地面积较大,或者建筑单体主要以独栋别墅为主的低密度楼盘。此种住宅区建筑设计风格多以复古建筑为主,整体布局规划也基本遵循传统的中轴式或者巷道式等,有足够的规划空间才更利于建筑和景观配合,演绎出传统园林的精髓。在设计形式上,除去建筑及规划等要素外,景观在空间布局及设计细节上也保留大量的中式传统要素。如,宅前有平台,入户有照壁,天井“四水归堂”,景墙做镂空窗花等;植物选择上偏好富有美好寓意的品种,如书房前种芭蕉,厅前种海棠,院落种石榴等。

2.2 重新诠释法

相对于前一种复兴法,重新诠释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更为灵活多变,适应能力更强,面对的受众也比较广。其在应用范围及运用基础上不再强调建筑及规划一定有传统中式要素,在设计形式上加入了更多现代感,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在此基础上,在设计细节方面融入一些被符号化的中式元素,从而由这些设计细节延伸出中式感受。如,在亭廊的设计上只保留具有中式传统花纹的格栅;在道路设计上大面积采用灰色调石材,只在局部平台运用青砖及中式拼花图案;又或者仅在灯具上增加中式花纹元素,或者材料使用仿古仿铜,来达到增加中式韵味,营造中式氛围的作用。从整体角度出发,重新诠释法在运用过程中更重视现代人居需求和审美,因为其在传统中式风格的基础上变化丰富,也使得整体空间更具特点。

3 中式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式

植物可以塑造丰富且具有层次的观赏空间,新中式园林植物的塑造方式源于古典园林,是古典造园方式的传承和发展。新中式景观与中式古典园林在植物设计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更为简洁明朗。古典园林植物常以自然形态,以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搭为主。而新中式景观的植物多以自然形态和修剪植物搭配种植,植物层次较少,整体植物空间视觉上更加干净整齐,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灌木层”等形式。为了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及空间感受,种植方式也会根据景观节点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3.1 阵列式规整种植

该种植方式一般运用于住宅区入口及中心邻里会客空间,种植多以横向与纵向的线性种植形式为主,采用“乔木+灌木或亚乔+灌木”的植物层次结构营造现代、简约、明快的绿化空间。成序列感的阵列式种植,同时结合灯具、水景、景墙等要素,用以突出景观的仪式感,提升空间品质。植物选择上注重树形挺拔、树冠飘逸饱满,常用植物品种有栾树、银杏、国槐、桂花、石榴、海棠、茉莉等。

3.2 自然式组合种植

该种植方式是在传统中式园林种植方式的基础上,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也是最常见的植物营造方式。常见的植物结构为“大乔+亚乔+灌木+地被”形式的多层植物搭配组合,讲究植物空间的高低错落、围合舒展,色彩搭配上注重素雅清淡,主要以绿色基调为主,局部点缀红黄色调。植物选择以枝干修长富有观赏性、叶片飘逸、开花较小、颜色清淡的种类为主,常见品种有香樟、竹、杜英、玉兰、紫叶李、五角枫、芭蕉、迎春等。

3.3 孤植

孤植不单指单株植物种植,有时也会将多株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整体形成较好的观赏效果。孤植的种植空间一般要求视线比较开阔,要保证植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也要给观赏者保留合适的观赏距离。在新中式园林中,孤植树一般不是独立的,常结合景墙、置石及草坪空间等整体设计,对植物的观赏性要求较高。在树种树形选择上,一般选择富有美好寓意的,树冠饱满有形,枝干姿态优美,叶片色彩鲜明的植物种类。不同的树种也可表达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常见孤植树种罗汉松、黑松等,姿态苍劲挺拔,枝干舒展轮廓清晰,给人庄重威严之感;鸡爪槭、红枫等枝干飘逸,色彩富于变化,给人轻柔舒适之感;腊梅、白玉兰、桂花等植物,花朵茂密,花香清幽,塑造的空间色彩柔和,清新淡雅让人心之向往。

新中式景观中植物塑造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结合建筑及景观硬景空间整体塑造呈现的,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泉州美的云玺台项目在植物设计过程中,以新中式廊架为背景,结合景观置石、小桥流水,通过高中低3层自然式组合种植,塑造了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中式山水意境;而在主入口的设计中,通过孤植及对称式植物设计,突出入口的庄严感和仪式感。

4 景观设计中传统符号的运用及色彩选择

4.1 传统符号的运用

中式传统符号涵盖的范围很广,从传统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蝙蝠、貔貅等,到中国结、祥云、太极、铜钱等民间图案,再到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以及传统宝相植物牡丹、芍药、荷花、松、梅、竹、菊等。古典中式园林的传统符号体现在亭、台、楼、阁、廊的建筑结构细节以及墙体的修饰之中,也常以木雕、石雕、砖雕等浮雕或雕塑形式体现,是体现中式精致感的重要组成部分[5]。

传统符号在新中式景观中的运用,最常见的方式有2种。直接引入传统文化符号,一般用于建筑相对复古的景观空间,是古典中式园林中传统符号运用方式的延续,可以更直接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感官上也有明显的文化厚重感;将传统符号进行二次加工提炼,使其简化成一个抽象的雕塑或者一个简单的图形图案,然后简化工艺后以小品、平立面装饰等细节设计形式在景观中加以体现。后者也是新中式景观中最常见的文化植入方式,目的是以最简单易懂的符号样式,让体验者快速融入到中式氛围当中,既能感受到现代景观的简洁时尚又能体会到中式文化的艺术底蕴。以泉州美的云玺台项目为例,在景观设计中将传统云纹元素进行提炼,运用到主入口景墙之上,将梅花元素提取简化后,运用于园内格栅之中,不仅赋予了居住空间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又增加了整体景观的中式韵味和文化内涵。大门左右的铜雕麒麟,也同样延续了传统中式景观符号,增加了景观的中式文化厚重感。

4.2 色彩的选择

中国传统绘色谱为钛白、藤黄、朱砂、朱磦、署红、胭脂、花青、三青、三绿、钛青兰、赭石、黑这12色,后演变成中式风格在设计上的常用色[6]。良好的运用中式传统色彩,不仅能增加中式韵味塑造设计亮点,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色彩的加持营造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等色彩,常见于北方皇家园林。在现代设计当中,大多被应用于大门、景观廊亭、景墙等景观构筑物上,来突显景观空间富有传统特色的,崇高的、喜庆祥和的仪式氛围。长城灰运用相对为广泛,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南方传统园林都多有体现,特别是在地铺及墙体的色彩呈现上。因灰色饱和度较低,大面运用后可以为场地塑造安静、祥和的空间环境,与植物、山石、水景等要素搭配,更能突出空间的淡雅、宁静、舒适。因此,长城灰在新中式景观中主要运用于地面铺装、景墙饰面、座凳小品等要素上。玉脂白在新中式景观中常运用于墙面装饰、地面装饰、柱脚及抱鼓石等设计要素之上,用以呈现一种优雅、内敛、纯粹不张扬的景观效果和空间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选择,以绿色为主,辅以部分开花植物及色叶植物,为营造自然、宁静、素雅的空间氛围做好铺垫。相比国外的园林设计而言,我国在进行住宅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园林与周边环境的统一性,故在进行植物选择时,植物种类更偏向于选择绿色系乔灌木,花卉、色叶等植物更多的是作为点缀。水墨黑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置石等,用以营造沉稳、内敛、庄重的空间氛围。整体而言,新中式景观在色彩的选择上,很少会用到十分强烈的色彩,更多的会选用一些视觉效果较为柔和,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局部会使用一些对比度较高,冲击力较强的色彩作为点睛之笔,但比重较低,整体空间色彩氛围还是以沉稳、自然、淡雅为主。

5 总结

在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新中式园林的塑造更加符合新时期人群的实际需求与审美要求,在进行新中式园林塑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重传统园林的传承、延续与发展,了解新中式园林的起源以及新中式园林与传统园林的差异,明确新中式园林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方向;新中式园林塑造过程中,在增加观赏价值的同时,重视引入与传达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重视植物在园林塑造中的运用,充分发挥植物在意境渲染及空间塑造中的作用;注重传统符号的使用,塑造美好寓意,传达祝福,提升景观塑造的文化底蕴;注重色彩引用,从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宫墙红到南方私家传统园林中的白墙黛瓦色,不同色彩传递不同景观氛围。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新中式园林的塑造,提升新中式园林的整体质量,延续传统中式园林的精髓与内涵。

猜你喜欢

中式古典园林
新年最美中式穿搭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清代园林初探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