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地监督管理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2022-11-18杨文总

现代园艺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地监督管理可行性

杨文总

(广西裕博林业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10)

林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阶段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初期阶段,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以保护耕地红线为前提,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因工程建设需要而征用大量土地,林地资源不断减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林地监督管理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探讨林地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落实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习总书记“两山论”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更好收获金山银山。然而,日常监察发现,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见,仍有部分民众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且只顾眼前利益。同时,也暴露出林地监督管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体现,做好林地监督管理,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林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是保护林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如果林地被大量破坏、侵占,森林资源也会快速枯竭,可持续发展则变成空谈口号[1]。科学规划林地,将征占用林地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将森林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林地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程度有待提高

首先,缺乏重视林地的林政监督管理。一是林政队伍力量薄弱。尤其是乡镇,林业工作人员不多,且较多的林政人员需兼职负责其他工作,甚至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缺乏时间和精力做好林地监管。二是林业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林政投入较少,外业调查设备陈旧落后、功能不齐全,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调查的准确度,也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处理监管内业的电脑,也难以满足正常需求,往往因无法正常安装GIS软件未能核对图层以及查看违法情况时,只能通过其他方法,但难以保证其准确性。三是应对上级检查而执法不严。下发督查图斑后,一些部门为了完成上级检查,隐瞒林地监管等存在问题,对违法违规行为没有严格依法处理,最后导致更严重的破坏。

其次,林地主体的使用重视程度不足。一是部分企业或群众不清楚使用林地申报流程,认为只要与林地权属人签订了林地租用协议,就可随意使用林地;或认为没有种植乔木的土地则属于非林地,不需要办理使用林地手续。二是办理申报手续之后,因材料不规范不齐全、林地指标不足、审批时限较长等,导致使用林地的申请迟迟未能获批;部分申请人缺乏耐心,甚至提前动工使用了林地。三是法律意识淡薄,滥伐林木、采石挖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了生态安全。

2.2 调查质量水平不足

征占用林地的项目不断增多,从事该项业务的企业也日益增加,竞争愈发激烈,使用林地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费用也不断被压缩。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缺乏对调查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没有购置无人机等先进的调查设备。因此,林地调查的方法落后,调查的水平不足,调查的质量自然也不高,从而导致了可行性分析的偏差。

2.3 相关规定规范执行不到位

部分编制单位不注重相关规范和文件的学习,或有意为项目业主减少森林植被恢复费,编制可行性报告时没有遵守规定规范要求。为了减少森林植被恢复费,将采伐迹地改为无立木林地,而部分林政审核人员仅凭编制单位提供的现场照片(即相当于完成现场审核),执行不到位造成较大的误差。部分项目拟申请使用林地存在未批先用的情况。按照规范要求,应当根据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地变更的档案资料,对照实际使用林地的年度确认违法使用林地的范围,确定未批先占面积及相关属性因子等,并在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单独说明;换言之,在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时,应按照违法前的地类以及相关因子内容阐述;更重要的是按违法前的地类计算植被恢复费,但部分编制单位投机取巧,未严格执行规定规范要求;同时,林政审核人员因不熟悉规定规范、审核报告不严格,导致执行不到位。

3 林地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林政队伍建设

适当增派专业人员补充队伍力量,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更好地把林地监管做实做细。提高林政队伍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其重要性,认真负责,避免流于形式。加强林政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将规定规范学习到位、理解透彻,提高林地手续的审核审批速度,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细化日常分类,制定并严格执行奖惩措施,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更好地落实林地监督管理。

3.2 更新完善监管设备

加大林政投入,更新完善林地监督管理所需设备。更新完善GPS、无人机、办公电脑、平板电脑等,同时,学习先进的技术与应用软件,在外业调查与内业处理数据时能更高效、更精确。

3.3 宣贯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宣传,或赴相关企业与乡村开展讲座、发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教育,宣传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详细讲解关于林地保护、使用的相关法律条例,以及破坏林地的处罚措施,让群众知法守法;耐心讲解保护林地的重要性,让民众更深入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执行;全面细致介绍办理使用林地申请的手续及材料要求,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让民众严格按照规定规范申请使用林地;因林地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不能滥砍乱挖,每年都有一定的指标,希望群众做好规划和预案。

3.4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林地监管主要有申请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以及日常的巡查监管。一方面,林业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审核使用林地;对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此类型项目是否符合申请使用该类林地要求、编制内容前后是否矛盾等等,必须严格要求修正到位,杜绝包庇纵容。另一方面,对上级部门下发的督查图斑,仔细核对是否办理过征占用林地手续;对存在的违法行为,必须依照相关条例严格查处;对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将林地监管落到实处,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好林地。

3.5 提高林地调查质量

加强各编制单位管理,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林业协会倒逼各编制单位,提高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质量。定期组织编制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思想认识、责任心,正确地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学习、理解并掌握相关规定规范要求,统一行业技术标准,更好地保障报告的编制质量。动员各编制单位更新调查设备,学习先进调查方法,实现调查结果更准确。建立“黑名单”制度,对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未严格执行规定规范、投机取巧的编制单位与编制人,根据性质程度、报告质量,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加强对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审核与检查,除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审核外,林业协会仍需不定期抽查;如不合格,须做出相应的惩处。

4 结语

林业是国民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林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2]。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保护林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本研究重点对林地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对林地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从人、财、物和制度上加以改进[3]。此外,实际工作中应提高责任心、提升业务能力,主动发现监督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寻求解决措施。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分析问题,逐步完善林地的管理制度,提高监督效果,才能使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更合理地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林地监督管理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电子商务法》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知识竞赛活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