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文化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以桠溪慢城大山村为例
2022-11-18王玉娇
王玉娇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21009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甚至价值取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愈发迫切。自从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文化治理的议题就被摆在了首要位置。乡村文化发源于乡土社会,是我国社会独有的文化景观,孕育了农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是连接乡村居民的重要精神纽带。“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社区的文化建设不只是乡村振兴的抓手与手段,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保证。
1 推动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之路。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指明了“智志双扶”的实践意义。通过弘扬优秀文化,能够不断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合力,从而加速乡村的文化繁荣,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社区作为村民长久以来相伴生活、劳作的共同体,在农村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公共文化。村民们共享并共同维护着这种文化,以此来巩固社区的团结与稳定。但伴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演进,我国不少乡村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传统公共文化已逐渐式微。加之转型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冲击,文化“空心化”“样板化”的问题,已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重大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个案——桠溪慢城大山村为突破口,逐步探索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与振兴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 保守与发展:大山村社区文化现状与困境
2010 年江苏高淳桠溪被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成为我国首个国际慢城。慢城的基本理念除了慢节奏的生活与劳作,更包括城市人口、居住环境、城市发展规划和食品生产等方方面面,通过提倡“慢餐”“慢休闲”“慢生活”维持相对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大山村是高淳区桠溪镇生态之旅的核心景区,以文化营造为重点,生态旅游为卖点,大山村通过农家乐的主打项目,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和文化浓郁的休闲乡村。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大山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庭院经济及果蔬种植合作社等多种经济形态,不断扩张产业范围。在这样急速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城市与乡村文化的摩擦,使大山村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2.1 文化引领不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大山村的大部分青年也选择走进城市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文化水平较高、身体素质好的农民,不仅是农村家庭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和精神依靠,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人口规模的骤减和青年人才的流出,导致大山村文化振兴缺乏中坚力量,无法组建强大的引领团队带动乡村文化稳步发展。对于留守乡村的老年人来说,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的发展理念、适应新的发展模式本就十分困难,在缺乏子女“文化反哺”的情况下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大山村中,凡是青年人返乡创业所经营的民宿,其客源和收入相较老年人的都更加长久稳定。这些人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亦或是优秀的运营手段去打造备受好评的精品民宿。然而当地的老年人经营民宿的方法多来自于过去的相关经验,相对来说也更加保守。从宣传手段上来看,不论是入驻“大众点评”,还是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或是创建公众号为自家引流,都是当地老年人不了解甚至从未接触过的方法。在缺乏青年人引领的状态下,数字鸿沟成为了新时代老年村民经营农家乐不可忽视的阻碍。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导致老年人被动地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和中坚力量。经验和技能的缺乏,使农村老年人迫切地需要青年人才为其带头牵线相关政策,整合链接有效资源。仅仅依靠老年人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远远不够的,在大量人口流失与集体记忆瓦解的情况下,乡土文化缺乏依附的对象,将难以扎根于乡村土地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2.2 文化自治乏力
传统的乡村社区是高度团结统一的共同体,是一种稳定并且持久的生活载体。在土地等自然资源共有的基础上,农民们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在自然意志下结成了基于地缘关系的亲密群体。相似的生产经历和生活经验让其在一致的文化背景中共享着彼此认可的生活规范和价值观念。
农村社区居民共享的社区规范、价值观念和公共精神等,既是农村社区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社区巩固团结实现自治的基本守则。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使得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增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以家庭为经营主体的新型家庭经济与过去的集体经济相比,也更加独立分散,强化了农民的私人意识,强调了家庭间的领域边界,使得农民的认同对象逐渐从社区变成家庭乃至个体。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不再需要传统的互惠性换工、帮工,日常生活中农民间的劳动关系变成了即时性的金钱交易,人际关系也可以用物质进行衡量。这既从根本上削弱了传统的农村社区认同,也瓦解了传统农村共同体的稳定存在。
相较于其他传统农村,大山村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农家乐体系,是更加现代化和职业化的农民。一方面其需要维持原始的生活状态和生态环境,以农家乐、农耕生活和农产品作为自己的最大卖点,旅游旺季保留着换工、帮工的习惯,并以经济交易的方式进行结算;另一方面农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使乡村人民不得不面临竞争关系,如何将“跑山鸡”“土鸡蛋”“春笋”等同样的农产品做出不同的特色,除了包装宣传外,游客也会在价格上有所选择。独户经营的农家乐强化了村民间竞争意识,使农户更加关注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社区的建设。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文化发展的直接受益人,但也更应该是乡村文化活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及参与者。当社区精神流变,共同体面临瓦解,乡村振兴就会失去主体力量,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必须重建社区认同,唤回社区记忆,发动农民自觉行动,让农民成为社区的主人翁。
2.3 文化内涵浅显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少乡村的物质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农民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生活也逐渐摆脱拮据走向富足。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为农村人民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与此同时,城市文化也给乡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外来的异质文化强行进入未经改造的本土社区,就极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使得2 种文化相互碰撞,造成文化的失范或文化内涵的空洞。
大山村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保留部分传统农耕生活的前提下,大山村不断扩张产业范围。游客可以通过观赏油菜花、采春笋和学习传统编织技艺等活动体验到乡村原汁原味的慢节奏生活。在此基础上,大山村积极吸收了带有城市文化的休闲娱乐氛围,打造出“彩虹滑道”“树冠漫步”及“真人CS”等网红游乐项目,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大山村不再是完全依赖农业资源的传统农村,而是在保留农村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更多城市特色。农业生产不再是农家收入的唯一来源,谁家更有创造力,更能够打造品牌特色,就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大山村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使得乡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对比下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在这场博弈中,乡村文化注定不会被城市文化所取代,面对诸多社会潮流,其在新的条件下会借助内在的适应机制,不断转换并产生出新的表现形式。
农村和城市的文化冲突得以巧妙化解,然而大山村对于自身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却没有挖掘到位。截至2020 年我国共计只有13 个国际慢城,大山村作为其中之一,表现与传统农家乐却无明显差异。传统农家乐的旅游活动项目随处可见,吃农家美食、住农家小屋、喝茶聊天和爬山观光,观赏性项目较多,参与性项目很少。农耕文化、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无法让游客体会到真正的农家生活,仅仅游离在表面。
旅游过程也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游客追求的是与符号的互动和对文化的体验创造。多数游客来到大山村,都是基于对慢文化的强烈好奇。由于旅游时间有限,游客往往只能通过短时间的所见所闻,以一种走马观花的方式大致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实际上乡村文化的内涵往往比游客直观感受到的更加丰富。游客的体验是经由旅游景观塑造的、依附于旅游符号的外在感受,而这些景观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其却很难深入了解。
3 重塑乡村文化:大山村社区文化发展路径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发动全员的力量。自上而下的行动模式在应用对象上稍显死板,集体治理和协同共治才是社区发展的有效手段。振兴乡村文化要集结青年人的思维、老年人的经验和集体的智慧,在多方主体的协作下,共同促进乡村文化的复兴和长足进步。
3.1 大力吸收新乡贤,提升社区行动力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人,人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坚实基础和关键要素。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新乡贤不断受到政学两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传承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不仅是迎接当代农村转型趋势的现实需求,更是最大限度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实际需要。以乡贤力量为主体,探索建立发挥新乡贤作用的平台和机制,不仅可以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周转地区人才存量,更能够有效弥补乡村振兴中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要积极为各类乡贤搭建发挥能力的平台和全面参与的渠道,不论是知识上有所专攻还是技能上有所擅长的,都将其吸收为乡贤参事会的一员,充分激发新乡贤的责任心与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与各地乡贤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凭借新乡贤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更丰富的经验分享给村民,带动村民自下而上地进行社区治理,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2 带回农民主体性,打造村庄共同体
农民是农村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受益人。因此要确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建设方针,将农民的意愿作为乡村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社区精神的流变,使得农民的主体性意愿缺失,长久以来的身体化经验让农村老年人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根植于乡土地域和本土社会基础之上的家园共同体文化,当面临变迁时,才会更加无所适从。因此,要加强村民文化素质培训,让村民首先从观念上正确看待社区的发展和变化。定期在邻村间组织经验分享和参观学习,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有精力、有能力参与到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中来。通过建设不同的村民组织,广泛吸纳合作社成员,使村民各司其职,在实践中共同摸索经验,不断提升村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协作意识,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3.3 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慢城特色
慢文化所提倡的是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放慢脚步感受身边的美好。无论是友好的邻里,绿色的食物,无污染的空气,还是传统的文化技术都是慢城的核心特征。然而,大多数游客只知其慢,不知其何以慢,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休闲的农家乐体验带给游客的不过是与其他乡村高度类似的景观。因此要用参与式的项目让游客进入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中,在最日常的场景下体会大山村特有的慢文化。通过参与各种农事活动,让游客亲身体会到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使“绿色”和“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要加大力度建设村民文化广场,适当增加有关大山村和慢城的基础知识介绍。闲暇时间充分利用广场的空间举行文化展览或民俗活动,动员游客参与其中,或制作梅酒,或编制手工,使得游客来有所学,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