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返贫阻断机制研究
2022-11-18张梦茜施咏清
李 巍,张梦茜,施咏清
(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017 年10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治理、民生保障及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做出任务安排[2],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总指南,也是巩固脱贫攻坚、促进可持续减贫的制度保障[3]。
1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新阶段。乡村振兴工作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在“坚持和加强党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总体领导下,确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防止全面脱贫两条底线”,对更好推动“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1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乡村振兴政策,加快了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物质、技术和设备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工作快速发展,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1 年全年粮食总面积11 763万hm2,比上年增加86 万hm2。2021 年粮食产量68 285万t,比去年增加1 336 万t,增产2.0%[4]。据调查,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数量已达到850 万人,带动乡村就业超过3 400 万人;农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覆盖率达到83.6%,即每100 个行政村中有83.6 个返乡入乡的创业项目[5]。
1.2 阻断返贫任重道远
尽管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更有效地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6],但贫困和农村经济衰退作为目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7],使得乡村振兴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如在内生动力、制度政策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障碍[8],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扶贫成果产生冲击等。这些障碍不仅会对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给扶贫政策、国民经济带来各种挑战。从目前脱贫攻坚的工作现状来看,扶贫不充分和成效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从目前脱贫攻坚的工作阶段来看,脱贫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发展能力有待加强,返贫阻断长效机制研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2 安徽省近年来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贫困人口已由2014 年建档立卡时的484 万人降至2019 年底的8.7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9.1%降至2019 年底的0.16%,年均下降1.49 个百分点[9]。尤其是2020 年以来,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侵袭,全省克服困难,全力打好扶贫、防疫和抗灾“三场硬仗”,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整体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广泛加强,扶贫能力不断提高[10]。这为巩固扶贫成果与农村振兴牢牢扭住、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返贫阻断措施建议提供了实践基础。
2.1 产业扶贫模式巩固成效
安徽省针对巩固脱贫成果出台多项支持产业扶贫政策,有效推动了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成效明显,其将乡村特有资源形成产业链,提高了扶贫质量,巩固了扶贫攻坚战的成果,完善了阻断返贫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阻断返贫。园区带动模式,将资源优势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全面转型;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实现了特色产业扶贫的弯道超越;农业合作社带动模式,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和贫困农户有机衔接,真正地带动了贫困群众致富,是精准产业扶贫的有益尝试;能人带动模式发展多功能农业,打造了“农业+旅游+特色产品”的新业态,提升乡村产业价值的软实力,保证了能人带动精准扶贫的稳定运行;贫困户自主发展模式,盘活了增收内生动力,为阻断返贫长效发展提供了借鉴[11]。
2.2 生态农业工作有序推进
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将做好长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禁捕、退捕等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与生态农业工作有机结合,加大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在绿色生态中谋发展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的发展之道,在建档立卡、渔民社会保障、转产就业和执法监管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9 年底,全省农村改厕竣工92 万户,占年度任务71 万户的129.6%;乡村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8.2%,27 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得到整治,占年度任务20 处的135%;新增建成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264 个(占年度任务200 个的132%)、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1 596 个(占年度任务1 200 个的133%);建成812 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占年度任务800 个的101.5%。完成75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205 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创建任务[12]。
2.3 就业扶贫工作稳中发展
安徽省始终坚持优先考虑贫困人口就业,在不断稳定和扩大贫困人口岗位的基础上,实时监测失业和空缺岗位动态,合理匹配调度岗位,落实就业政策,大力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消除贫困。2020 年1—11 月份,全省贫困劳动力已返岗就业178.78 万人(其中,省外务工就业75.47 万人,省内县外务工21.16 万人,县内务工82.15 万人),占2019 年底全省外出务工就业贫困劳动力157.92 万人的113.21%;实现增收约385 亿元,就业贫困人口人均直接增收21 535元,完成了“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的目标任务[13]。
2.4 民生保障工作全面完善
自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实施民生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738 亿元,建成了5.5 万km 农村道路,解决了217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美丽乡村3 209 个中心村和1 233 个乡镇建设,实现了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7%,使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逐步实现全覆盖,并继续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均衡和高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2020 年出台《关于2020 年实施33 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将主要目光聚焦短板领域,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重点发展困难人员救助、就业创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就业等短板。
3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贫阻断机制构建措施
在2020 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阻断返贫成为新阶段乡村治理的一项要务。推进阻断返贫机制构建研究,既是扶贫政策的延续,也是巩固扶贫成果的必要条件[14]。因此,既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中看到我国巩固脱贫攻坚工作的历史成就,又要在实践发展中看到存在返贫问题的现实可能,以问题导向为基础探寻返贫阻断机制构建路径。
3.1 党的领导是阻断返贫道路的组织保证
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政府应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切实落实好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把中央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加大各部门管理建设力度,防止在巩固脱贫工作中一味追求政绩,忽视效果。
3.2 人民群众是阻断返贫道路的内生动力
人民群众是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强大的内生动力。各级政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关注贫困群众的切实生活,及时掌握贫困治理工作的最新动态,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难题。从民计中解民之所忧,从民生中解民之所困,在民情中察民之所态、听民之所想,增进民生福祉。
3.3 精准方略是阻断返贫道路的行动指南
精准方略是贯穿脱贫攻坚工作的行为准则,是乡村振兴的集中智慧,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的行动指南。各级政府应精准扶持产业方略、精准针对人群方略、精准实施措施方略、精准投资资金方略及精准获取反馈,不断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
3.4 产业体系是阻断返贫道路的关键要点
产业体系是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重点,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蓝图,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的关键要点。各级政府应勇于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推动新发展阶段下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战略创新;推动扶贫模式的创新,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设特色扶贫之路;坚持贯彻“五位一体”理念,推动城乡之间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间协同发展,及时转轨创新,拉动贫困区域发展。
3.5 民生底线是阻断返贫道路的筑石之基
民生底线是脱贫攻坚战的强基固本,是乡村振兴的方向依据,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的筑石之基。各级政府应加强就业扶贫,增加稳定的工资收入,打造贫困职工与用人单位对接平台,大力发展适合贫困职工的公益性就业、家务劳动和救济性就业,引导更多用人单位,让贫困工人就业;鼓励实体经济招募贫困劳动力就业,充分保证贫困劳动力就业[15]。
3.6 乡村治理是阻断返贫道路的聚焦力量
乡村治理是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的聚焦力量。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持续推进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计划指导重点县搞好乡村规划;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组织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水平;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解决不利农村发展风气突出问题。
3.7 绿色生态是阻断返贫道路的长远发展
绿色生态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追求,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保障,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的长远发展。各级政府应大力贯彻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发展;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3.8 全面发展是阻断返贫道路的整体布局
全面发展是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旗帜,更是阻断返贫道路上的整体布局。各级政府应坚持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发展理念,在全局观思考新阶段下脱贫攻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同时,以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推进返贫风险控制工作,将其视为共享时代最核心的体现,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和扶贫红利[16]。
在返贫风险阻断工作中,只有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坚持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落实职责;推动全方位发展,保障民生;尊重客观实际的同时,大力发挥各级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走出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