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岷江林区巴山冷杉种苗优化培育技术

2022-11-18李侃竑李欣育

现代园艺 2022年1期
关键词:巴山床面春播

李侃竑,李欣育

(1 甘肃省陇南市岷江林业总场,甘肃宕昌 748500;2 甘肃省宕昌县理川镇 748502)

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为中国特有树种[1],在甘肃省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卓尼、迭部和舟曲)及东南部(武都、文县、康县、徽县和天水)海拔1500~3700m地带。耐阴、深根性,抗风力强,在湿润、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2]。岷江林区巴山冷杉集中分布在海拔2000~3700m 的高海拔地带,是当地适地适树的上限树种,是适合陇南宕昌林区、岷江林区高海拔地区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

1 圃地自然条件及实践内容

1.1 实践苗圃地

育苗圃地选择在陇南市岷江林业总场大河坝林场五棵树苗圃实施,五棵树苗圃位于北纬34°40′~35°,东经104°30′~105°15′,海拔1800~2000m之间。土壤条件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5%~10%,土层厚度0.3~0.4m,pH 值4~6,地下水深度1.5m,水质中性;年日照时数1751.2h,年均气温8.7℃,最高温度34℃,最低温度-16℃,5℃以上的积温2550℃,生长期180d,初霜期9 月底,晚霜期5 月中旬,结冻期10 月底,解冻期3 月底。年降雨量600~800mm,集中分布在5~9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8%。属林区苗圃,宜于培育巴山冷杉苗木。

1.2 实践内容

一是巴山冷杉种子的精选、储藏,播种前种子的处理;二是巴山冷杉育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幼苗对土壤、气象条件的要求以及播种方法、播种量、覆土厚度;三是巴山冷杉育苗秋播与春播对比实践、苗圃管理遮阴、移植分床、移植防寒等实践;四是巴山冷杉幼苗立枯病的防治硏究。

2 巴山冷杉育苗技术实践

2.1 选种及种子处理

岷江林区母树林巴山冷杉种子出种率3%,纯度35%,千粒重5.9g,发芽率28%,采用自采种子实践育苗。巴山冷杉种子一般纯度差、精选困难、种子发芽期长。

2.1.1 种子雪藏处理。在入冬前,选择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挖土坑深1.5m、宽1m、长1.5m,11 月底降雪不融化开始雪藏种子。坑底平铺新砖一层,砖上部平铺压实积雪20cm,平铺10cm 湿种子,再铺10cm 压实的积雪,后铺10cm 种子……以此类推,铺到坑口20cm 处为止,上面覆盖20cm 积雪压实,盖上草袋并用土掩盖成丘状。翌年4 月中旬取出种子,冲洗泥土采用室内催芽法催芽。

2.1.2 播种。本实践播种面积为227m2。经观察,采用常规催芽法,从播种到出齐苗木需16~20d。用雪藏处理法,从播种到出齐苗木只需12~17d,且增强幼苗、抗病菌能力。

经雪藏处理的种子平均每行出苗25 株,出苗量42475 株/667m2。未经雪藏处理的种子(常规处理种子)平均每行出苗17 株,出苗量28848 株/667m2。雪藏处理种子提高苗木产量32%,且缩短发芽期,提高种子出苗率,增加幼苗保留株数。

2.2 春播

2.2.1 种子处理。采用流水浸种法,即在小河中浸种10~15d 捞出后净种,用2%硫酸铜溶液浸泡种子4h 消毒,4 月中旬开始催芽,把消过毒的种子捞出沥去水分,摊放于室内通风良好的地面上,室内保持15℃,经常搅拌,种皮干燥时洒水保持湿润,7d 后,种子有30%裂口时开始播种。

2.2.2 播种。播种面积300m2,播种量为30kg/667m2。高床育苗,长10m,宽1m,床高25cm。播种行为南北方向。圃间管理,拔草8 次,浇水5 次。喷洒波尔多液3次、硫酸亚铁水溶液1 次、福灵霜水溶液1 次,土壤消毒用喷粉器喷洒赛力散粉剂,用量1~1.5kg/667m2。统计春播出苗产量368656 株/667m2。

2.3 秋播

2.3.1 秋播前准备。首先对育苗圃地深翻整地,于中伏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500kg、撒生石灰0.4kg,秋末冬初作床播种,播种面积334m2。

2.3.2 种子处理。采用风选,每50kg 种子加水1.5kg 的比例将种子拌湿,用0.75kg 的赛力散进行拌种,然后堆积成堆,放置24h 后播种。

2.3.3 播种。11 月上旬釆用条播,条距0.15m,覆土厚度0.5cm,播种行为南北方向,播种后床面轻微镇压,并用秸秆覆盖床面。播种量:30kg/667m2,出苗量:272412 株/667m2。

2.4 春播与秋播对比分析

秋播苗木要比春播苗木早露土26d,苗木出齐相隔24d。秋播育苗生长期比春播育苗生长期长11 个月时间,但在1 月的生长期内易受晚霜的危害。秋播比春播出苗量少96244 株/667m2。因秋播越冬期间床面没有用秸秆等覆盖物压实,土壤冻拔种子露于床面受鸟食、鼠害,影响其苗木产量。

秋播实践观察,出苗期早,生长期长,幼苗抗菌力强,苗木667m2产量低于春播。

2.5 苗圃管理实践

2.5.1 遮阴。春播后经遮阴出苗数量132700 株/667m2,不遮阴出苗数量74450 株/667m2;秋播后经遮阴出苗数量110008 株/667m2,不遮阴出苗数量6706 株/667m2。调查播种后遮阴苗4100 株,死亡53 株,死亡率1.3%,播种后不遮阴苗1400 株,死亡50 株,死亡率3.6%。因此,巴山冷杉育苗必须遮阴,遮阴能提高苗木发芽率,减少苗木立枯病的发生。

2.5.2 移植分床。移植分床苗木42000 株,采取遮阴措施成活苗木35322 株,成活率84.1%;不遮阴苗木成活197 株,成活率0.5%。因此,巴山冷杉移植苗木在移植后的第1 年必须遮阴,不遮阴便会萎蔫、立枯死亡,分床移植后遮阴的幼苗保存率在84%以上,分床移植后不遮阴的幼苗死亡严重,播种移植后的第2 年仍然要遮阴。

2.5.3 移植防寒。因实践林区圃地海拔高,冻拔严重,当年新作移植床面土壤疏松,苗木最易受冻拔危害,不覆盖苗木根系极易失水死亡,高海拔地区冬季冻土层厚,春季土壤解冻,造成苗木根系悬空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甚至造成苗木死亡。

当年6 月中旬调查,经过覆盖防寒、培土镇压苗床的苗木保存率达90%以上。

2.5.4 幼苗立枯病防治。秋播出苗期16d,春播出苗期14d,在出苗期巴山冷杉幼苗最易受床面立枯菌的感染,为防止立枯病的发生,观察胚芽快露出床面时,可用0.5∶150 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床面消毒。幼苗开始露出床面,用波尔多液喷洒,晴天每隔7d、阴天每隔4~5d 喷洒1 次,防止幼苗感染致病菌患病猝倒。幼苗出齐以后可按常规10~15d 进行1 次药物防治。

经上述药物防治效果较好,苗木生长健壮。

3 巴山冷杉优质高产育苗技术总结

根据GB6000-1999 标准,冷杉(Abies fabri)移植苗,苗龄2-2。Ⅰ级苗:地径>0.60cm,苗高>20cm,根系长度>20cm;Ⅱ级苗:地径0.40~0.60cm,苗高16~20cm,根系长度20cm,顶芽饱满,无损伤。Ⅰ、Ⅱ级苗85%,适用范围四川,甘肃南部[3]。

根据岷江林区大河坝苗圃多年巴山冷杉育苗技术实践:移植苗,苗龄2-2。Ⅰ级苗:地径>0.72cm,苗高>25cm,根系长度>25cm;Ⅱ级苗:地径0.50~0.72cm,苗高18~25cm,根系长度22cm,顶芽饱满,无损伤,Ⅰ、Ⅱ级苗88%。

为其达到培育巴山冷杉优质丰产壮苗技术要点小结如下:

3.1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周围要有足够水源且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选择山地育苗简便、省工、病虫害少,地势较平缓,坡向以阴坡半阴坡为宜,土层深厚,以微酸性和酸性的砂壤土为宜,pH 值在4~6 之间肥沃的土壤。海拔高度选择2000m 以上山地,气候以日照时间短且通风良好为宜[4-5]。

3.2 整地作床

岷江林区自采巴山冷杉种子千粒重5.9g,为特小粒种子,对育苗土壤要求严格。头年伏天或播种前2 个月深翻土地25cm 以上,深翻细耙、疏松土壤,增强通透性。土碎均匀,清理干净石头、草根,清除杂草灌木堆烧,既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可以减少病虫害,保持上部松软和下部实的保墒保湿土壤。开春解冻后翻地作床,土壤消毒撒生石灰0.4kg/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kg/667m2。一般用高床育苗。床高22~26cm、床宽1m、床长10m 左右,步道宽0.4m,苗床方向采用东西方向,播种沟方向采用南北方向。巴山冷杉是喜微酸性的阴性树种,育苗土壤达不到要求,要进行土壤改良,利用林内森林土、腐殖质土堆积发酵过筛之后,苗圃耕作时浅翻入土中[6]。

3.3 种子处理

采用雪藏和流水处理方法。雪藏处理是入冬前选择高燥向阳的地方挖坑,挖深1.5m、宽1m、长1.5m 的土坑,于11 月底降雪不融化以后开始雪藏,先在坑底铺一层新砖起吸水作用,然后铺20cm 积雪压实,而后铺10cm 种子,再铺10cm 压实的积雪,后铺10cm 种子,以此类推,铺到距坑口20cm 处为止,上面覆盖20cm 压实的积雪,盖上草袋并用土掩盖成丘状。流水处理是在3 月底将多半麻袋的种子放置在小河内,水要超过麻袋5~10cm,浸泡10~15d。

将雪藏和流水浸泡的巴山冷杉种子取出进行水选,将干净种子均匀摊晾在室内通风良好的土地面上,摊晾厚度10~12cm 为宜,室内温度保持在15℃,等待6d 左右种子裂口后用赛力散(100∶0.5)拌种消毒,均匀拌种之后2~3h 播种。

秋播种子处理,种子风选净种后,按照50kg 种子加水1.5kg 将种子拌湿,50kg 种子加赛力散0.75kg 进行拌种,然后堆积成堆,在室内放置24h 后进行播种。

3.4 播种

播种季节为春播和秋播。春播时间掌握土壤解冻之后4 月下旬-5 月上旬,秋播时间可在秋末冬初前进行。播种沟深1.5~2cm、沟宽4cm。播种要均匀,播种量35kg/667m2,覆土厚0.7~1cm。覆土后轻度镇压床面,要求士壤和种子结合紧密,秋播床面覆盖,待翌春观察圃地内种子胚芽萌动时揭取覆盖物。床面覆盖一层0.2~0.3cm 细土镇压,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5]。

3.5 苗圃管理

3.5.1 松土、除草、施肥。林区圃地5~7 月杂草生长茂盛,及时铲除杂草。至少每隔15d 除草1 次,全年中耕除草5~7 次。松土和除草同时进行。幼苗出土1 个月左右,可施化肥2~2.5kg/667m2,稀释粪肥250kg/667m2,再经1 个月后可施人粪尿,2 周后再施硝酸铵7.5kg/667m2[7]。

3.5.2 土壤温度。林区苗圃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大。巴山冷杉幼苗正常生长的土壤温度在16~20℃为宜,土壤温度过高时,于早晚向苗床喷水降温,土壤温度过低时,采用喷洒氢氧化钙3∶100 的方法升高土壤温度。或者采取搭建遮阴棚,利用调整荫棚太阳光照到苗床透光率大小的方法来调节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温度。

3.5.3 幼苗遮阴。巴山冷杉育苗必须遮阴,在播种和分床移植以后,及时在床面上搭建高度为1m、宽度为0.9m 的遮阴棚,遮阴棚的透光率根据气候情况灵活掌握。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烈,伏前透光率55%左右;伏期与初秋透光率35%左右;中秋以后透光率45%左右。雨水较多则以45%为宜,阴雨连绵天气,撤除遮阴棚。在秋末可拆除荫棚。

3.5.4 苗木移植。对2 年生实生苗木的分床移植,是增加苗木根系、促进健壮生长、提高苗木质量的有效措施。移植圃地要精耕细作,土壤肥沃,有机农家肥充足,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移植苗木采用高床,巴山冷杉苗木适宜群生,移植行距15cm、株距1.0~1.5cm,能够培育优质丰产壮苗。

3.5.5 越冬防寒。巴山冷杉一年生幼苗纤细脆弱、抵抗力差,入冬时可用秸秆或者绵草5~8cm 覆盖苗木,翌年初春在苗木未萌动前撤除覆盖物,及时进行苗木周围的覆土镇压工作,防止苗木根系与土壤结合不紧密造成苗木死亡。

3.5.6 防晚霜危害。巴山冷杉苗木在林区初春4 月底-5 月初幼苗顶芽和侧芽萌动,且侧芽萌动比顶芽萌动早5~7d,这期间5 月中旬正是岷江林区降临晚霜时期,幼苗最易受晚霜的危害。如果降临晚霜会造成幼苗新梢遭受萎蔫、死亡。采取的防范措施是搭建防霜棚,防霜棚透光率55%左右,5 月中旬撤除。

3.5.7 病虫害防治。在高海拔的宕昌林区巴山冷杉幼苗易受4 种苗木立枯病为害。其中有烂芽立枯病:种子胚芽受立枯菌为害,是土壤腐烂的一种病害;猝倒立枯病:在苗出土后,未木质化的茎部受立枯菌的为害,造成苗木的猝死;颈叶腐烂病:苗木的茎叶部分腐烂,造成苗木枯死的一种病害;根腐立枯病:苗木的整个根系霉烂,是由于苗木根部受立枯病的为害的一种病害。

防治办法:在出苗期每隔7d 喷药1 次。一般每隔15d 施药1 次。药物施用,出苗期施波尔多液,其余防治期福尔马林和多菌灵相互施用。一般比例:波尔多液0.4∶1∶100、福尔马林0.5∶150、2%~5%的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药后,随即用清水冲洗苗木。山地育苗病害较轻,但易遭受鼠害和鸟害,从播种后到出齐苗木,加强人工看守外,可撒放毒饵,药物拌种,对鼠采用架设暗箭扑杀。

4 结论

(1)巴山冷杉育苗雪藏法处理种子增加苗木产量32%;秋播出苗期早、生长期长、幼苗抗菌能力强;巴山冷杉育苗遮阴是关键措施,可极大提高幼苗成活率,移植苗遮阴保存率在82%以上;遮阴对于防治幼苗立枯病具有很好的效果;采取越冬防寒、覆土措施,苗木保存率在90%以上。

(2)甘肃省岷江林区高海拔苗圃培育的巴山冷杉,采用选种贮藏、播前种子处理技术、苗圃土壤改良、精细整地作床技术、播种技术、苗圃管理技术、有效防治幼苗病害等综合运用;并能培育出优质高产壮苗。

(3)根据总结的巴山冷杉优质高产育苗技术实践,可培育一年生实生苗35 万~38 万株/667m2。移植苗可达到:苗龄2-2,Ⅰ级苗:地径>0.72cm,苗高>25cm,根系长度>25cm,Ⅱ级苗:地径0.5~0.72cm,苗高18~25cm,根系长度22cm,顶芽饱满,无损伤,Ⅰ、Ⅱ级苗88%。

猜你喜欢

巴山床面春播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兰屿
兰 屿
明渠瞬时床面切应力粒子图像测量技术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一)
刘纯健
骨质疏松这样锻炼
巴山背二哥
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
抢种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