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亲情陪伴,是一种幸运
2022-11-17吕德文
吕德文
亲情是可以分离的。尽管千百年来的社会演化,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让亲人之间的关系稳定下来,但实际上做不到。夫妻可以劳燕分飞,父子可以反目成仇,兄弟可以成为陌路人。尤其到了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既取决于其先赋性关系,亦取决于后天的关系经营,且后天的因素影响越来越大。
理论上,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距离,理所当然要比堂兄弟姐妹之间近。在社会关系的交往规则中,亲兄弟姐妹之间因为共同的成长经历,需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当然也就容易建立紧密的关系。但是,同样的先赋性关系,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距离;而后天的关系经营,亦可以拉近远距离的关系。亲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关系经营不好,反目成仇也是常见的;而一些本是较为疏远的亲戚朋友,却可能因为交往较多而超出一般的关系距离。
表面上看,这种关系距离有许多偶然性。比如,亲戚之间因为某一件偶然的事件发生了冲突,进而让关系疏远了;而又因为另一件偶然事件,关系弥补了。关系的冲突和弥合,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所谓爱恨情仇,都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展开的。但是,一个事件是否冲突,以及可否弥合,却有极强的结构性因素。
老人还在世,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大体还要亲密;因为有未成年的子女,使得很多关系破裂的夫妻也要维持紧密关系。一句话,家庭三角关系促进了家庭的稳定性,家庭关系的纵轴将横轴统摄起来了。上一辈人或下一辈人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亲情的厚度,且还制造了共同事务,并规定了社会责任和义务。而一旦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社会关系的每一个行动者就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成本收益来决定关系强度。一旦亲人之间的关系交往不平衡,亲情的分离就在所难免。过去常有“报”的意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虽说是情感驱动的,但说到底还是互惠关系的平衡。
但在一个结构不稳定,人们对各自的行动都无法预期的社会关系中,互惠就很难实现。哪怕是看似稳定的人情往来,也具有了即时的交换特征,而不是互惠关系的体现。一个富裕的亲戚和一个穷亲戚之间,已经很难建立稳定且持续的关系。当穷亲戚试图通过亲情纽带寻求富亲戚的帮助时,富亲戚想到的是穷亲戚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偿还“恩情”。很显然,在风险社会中,总有人会彻底破产,没有偿还能力。这样的穷人,将面临无数的亲情冷漠,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
今天是一个大流动时代,社会也在建构适合于個体生存的制度形态。比如,国家倾向于建立更加健全的针对老年人、小孩等特定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他们脱离了亲情也能生存下去。在理论上,子女属于社会,并不从属于夫妻关系,这也在反过来适应了亲情分离的现状;现如今,人们似乎越来越认可养老属于现代国家的责任,并不完全属于子女和家庭,这在极大程度上瓦解了家庭共同体。
亲情很可能不再是一个公共品,而是一个私人产品。人们拥有多少亲情,怎么维系亲情,并不是社会规范的结果,而是个人经营的结果。父母可以对自己的子女奉献无私的爱,那是父母的单向度倾注的结果,他们可能并不祈求子女能有相应的回报。有意思的是,很多子女在个体化时代,似乎将父母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并不会因为这些爱而反身要求自己去侍奉老人。
这么说来,亲情的分离是必然,能够有亲情陪伴,那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