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活化作业优化策略
2022-11-17唐黎娜
唐黎娜
【摘 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举措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减负增效”这一理念。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学生课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优化作业设计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生活化教育理念,针对初中科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双减”;初中科学;生活化作业;作业设计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不再适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教育倡导“身心健康,学生为本”,而生活教育理念又成为素质教育的先行主张,初中科学教师应当积极把握学科优势和作业平台,以生活化教育理念对科学作业设计进行全面优化,使作业突破以往的局限,以此提升作业的实效性,使之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向导。
一、初中科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意义
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均有类似表述,“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要布置具有启发性的作业,以此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本质即为“学习者自主发现、探索生活”,这与课标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初中科学课程不乏生活素材,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科学元素,这为教师布置生活化作业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初中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阶段,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内容不但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生活化作业的探究,学生将会更加积极愉悦地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拓展。
二、初中科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起源于生活
生活化科学作业并不是脱离实际的漫天空想,而是需要基于相关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形式和内容时,应该密切联系教材和生活之间的关联点,理性选择与教材、学情相符的生活素材,以此使生活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源头。
(二)回归于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自从有了人类,才有了生活;自从有了生活,才有了教育。”由此,教育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生活向前向上,科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切实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使其在应用过程中深入感知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的品质。
三、初中科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路径
(一)搜集生活,促进知识建构
“双减”政策下的“控量减负”尤为关键,这不只是针对作业设计,更是严格聚焦于课堂,预习作业即为保障高效课堂的第一把钥匙。因此,科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生活化作业,使学生在学习某课之前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对将学内容的理解将搜集到的信息做加工处理,从而以分类形式促进科学知识的建构。
以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为例,在“光的反射”部分,重点在于学生对“虚象”概念的把握,那么教师便可以在设计预习作业时从重点概念切入。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收集生活中用到平面镜的地方;接着,学生需结合教材简单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象的概念。在了解了相关概念后,学生需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生活中和平面镜作用一样的物体(如平静的水面、光亮的地板)”,并尝试分析“河岸边的树和山在水中成倒像的原因(对称原理)”。针对“光的折射”部分,学生按照作业节奏已经对“光的反射”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在预习任务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光的折射规律,在此基础上搜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日出或日落时太阳是扁的;把筷子放入水中筷子会变成两段;海市蜃楼)。在预习任务的最后环节,教师会交叉出示一些“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例子,进而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分类。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既能感知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又为接下来的新课探究奠定了概念基础,有助于达成“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生活,丰富实验资源
新课标提倡“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实验是科学学科的基础,教师可以设计制作类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相关的实验资源,以自主實践的方式促使学生手脑并用,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意识。
以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的浮力”为例,本课实验为“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本课教学结束后,学生会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的条件。然而,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示,学生很难把握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进而可能影响之后对知识点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实验型作业,要求学生应用一些生活物品复刻“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利用鸡蛋、清水、盐粒模拟演示相关实验;有的学生可能会用易拉罐模拟潜水艇在海中实现上浮和下沉的状态;有的学生以变废为宝的思想找寻了许多矿泉水瓶制作潜水艇模型……这样的作业内容更具开放性,通过找寻生活中的实验仪器,学生既能感悟科学源于生活的奇妙,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知。
(三)记录生活,培养观察习惯
善于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品质之一,生活中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观察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科学知识或者自己感到好奇的所见所闻,并以微博日记或者公众号投稿的形式进行记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记录生活并不是指学生机械化地记流水账,而是要求学生针对当天所学的内容写出感悟,并联系生活分析相关的科学现象,最后再谈谈自己对科学学科的认知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极课系统”存储学生上传的日常记录,及时翻阅并了解学生的反馈,由此才能保障“生活记录”的有效性。
以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为例,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半年初中生活经历,教师可以在本学期直接开启日记任务,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定期记录生活中的科学。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这一节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被子植物受精过程、子房发育等知识选定生活中某个被子植物,并定期记录拍摄该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这一过程较为漫长,随着后期“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生殖方式”的认知会越来越深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定期翻阅每个学生的记录情况,以此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进步表现做出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日记中的错误认知或片面认知做出统计,之后根据统计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制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并辅以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制作习题集。在此之后,教师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和典型习题集录入极课系统,学生可以针对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下载相关微课和习题集。由此一来,教师和学生将会形成良好的闭环(学生记录生活—教师分析汇总—学生针对提升—继续记录生活),从而有效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融入生活,面向社会热点
生活教育理念下延伸出三大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社会相当于一个大学校,集聚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科学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时可以指向社会领域,引导学生结合科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这样一来,学生在生活化作业中的探究空间将更宽广,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如寒潮、台风、洪水等实际灾害的短片,以此激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为课后生活化作业的探究做好铺垫。在结束了本节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依照本课所学走进社会,调查自己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事件:有的学生可能调查到广州、上海等城市在夏季高温多雨,并对该项调查做了汇报总结;有的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农谚“瑞雪兆丰年”,并以农谚为标题撰写了科技小论文;有的学生调查到“海南省利用自身的暖冬条件开展反季节蔬菜”的事件;有的学生还对最近发生灾害地区的城市做了调查,且以此展开了爱心募捐,等等。这样的调查类作业打破了以往书面作业形式,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分解生活,促进全员发展
上文提到的“极课系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保障了学生观察记录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時代背景下,“建兰大脑”这一数字化工具也应运而生。“建兰大脑”相较于“极课系统”更加精准化,它能以数据计算出学生已经掌握的、未掌握的知识,通过分解学生的能力素养为其生成个性化课程。因此,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建兰大脑”开启智能化生活作业系统,在丰富作业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初中生更是处于思维天马行空的年纪,为了促使每个学生在作业中得到提升,教师应该联系学情差异设计作业。首先,教师将“建兰大脑”系统录入智能教室,之后使用“建兰大脑”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表现。接着,教师借助“建兰大脑”提供的学情数据布置不同形式的生活化作业。
以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为例,教师依照“建兰大脑”的数据分析和自身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A层;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为B层;综合能力落后的学生为C层。在分层结束后,教师继续参考“建兰大脑”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课程,进而整合出低、中、高三个难度的作业内容:C层学生对应低难度的生活化作业,搜集记忆合金在各种领域的应用;B层学生对应中等难度的作业内容,选择生活中符合材料的发展史(石器—陶器—青铜器—钢铁—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的物品进行分析;A层学生对应高难度的作业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大胆想象接下来材料的发展,并对此做出具体分析。分层作业使学情、生活得以分解,每个学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闪闪发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指向“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且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本文论述中,科学教师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生活化作业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素养,进而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卓春.素质化教育背景下初中科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4):27-30.
[2]华晓娟.“双减”背景下初中科学的生活化作业设计——以七上常见动物《鱼类》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2(5):19-22.
[3]蔡丽.基于科学素养的初中科学作业优化原则与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26):125-126.
[4]徐燕.生活之“情”,作业之“境”——素养立意下初中科学情境化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6):206-207.
[5]汪小芬.学科作业实践化——以初中科学作业实施与应用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