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家庭教育浅悟

2022-11-17梁喜红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母亲家长孩子

梁喜红

当家访的脚步被汗水浸润、被疲惫纠缠时,我没有一丝一毫嫌弃的感觉。一次次被触动,一次次被信任,一次次被尊崇,阵阵心潮的涌动,都令我回味无穷……

场景记录一

一栋老式的家属楼,学生A的家在六楼。进去后,感觉家里很拥挤,小小的客厅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们小心翼翼地在茶几旁转身,于仅能容下两人的沙发上就坐。这个学生有大他3岁的上大学的哥哥,有3岁的小弟弟,母亲大专毕业,父亲初中毕业,开了一个小饭馆,还附带开车出售面皮。小弟弟特别活泼调皮,我们的几次谈话都被他打断,孩子的奶奶身体还算硬朗,帮着家里带小孩儿。学生父亲一边夸着自己的儿子,一边对学生母亲赞不绝口。他说,儿子的学习不用他太操心,孩子母亲在学生时代曾是学霸,有她精心指导,他对孩子是放心的。孩子母亲先是把我们这些老师大加夸赞一番,然后交流了一下孩子的高考目标以及对之后的学习规划,学生父母给我们的感觉如沐春风,满屋子弥漫着的清爽气息无形中冲淡了屋子里的些许压抑和沉闷。

场景记录二

学生B家在一栋新式的家属楼,家里装修中等偏上,其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该学生有一个姐姐已经上班,从学生父母口中得知,母亲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她便没有丝毫怨言。在初中时,由于孩子学习不认真,贪玩,夫妻俩都狠狠地教训过他,以至于当时孩子上学时因脖子上有带血样的红印,吓得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不过,经过初三一年时间的努力,孩子考上了周至中学的次重点班,读高中后,他们对孩子说:你长大了,相信你也懂事了,爸妈就不会再打你了。为了继续尽可能地监管孩子,这对父母不顾工作的辛劳,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接送孩子上下学。高一整整一年时间,孩子都静不下心学习,平时好动,上课较爱睡觉,孩子已经养成被人逼着学的习惯,自己不会打理学习、生活,面对9门课的重压,心里蒙了,无所适从,导致学习成绩很不好,父母非常头痛,问我们面对孩子如此境况下一步该怎么办。

场景记录三

学生C是一个帅气阳光的男孩,怕我们找不到他家所在的家属楼,便早早地在我们必经的十字路口等候,这个十字路口距离他家200多米。这是一个很温馨的画面。孩子的家收拾得非常干净,一切都像是崭新的,孩子年轻干练的80后母亲接待了我们,甚至做了晚饭请我们吃。这个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按理说,母亲应当非常开心和自豪才是。但当母亲说起孩子的过去时,提到中考前孩子患的一场病,母亲的眼眶湿润了。当时带孩子到西安一家大医院去看,孩子痛得不行,母亲办完手续归来,看到蹲在楼道里被病痛折磨得吐了点血的孤单的孩子,心都碎了……后来,孩子在特护病房呆了三天,那三天是孩子母亲生命中最煎熬的三天。再后来,孩子被医生告知今后不能参加太剧烈的运动。一个正值爱玩、爱运动的年龄,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和孩子的痛苦可想而知。整个家访过程中,孩子的眼泪就没停过,我们真想上前拥抱一下孩子,给他温暖和力量,最终还是忍住了,怕孩子不自然。第二天,孩子的母亲打来电话,解释了孩子哭不仅仅是因为那个病,还因为孩子上初一时候,他的父亲因病离世,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带着孩子,我听后忍不住泪如雨下:可怜的孩子,竟接连遭受命运如此残酷的折磨和打击!

家访感悟

在家访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父母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和美好愿景。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听他们的话,父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顶撞、不对抗,父母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在这里,笔者不禁为孩子捏一把汗,没有人愿意像一个傀儡一样被他人操纵)。

几乎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假期的表现都不满意,站在自己的角度和认知基础上对孩子进行评判,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譬如,孩子玩游戏就是不务正业、搞歪门邪道。孩子不爱学习,他们不会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而是一味地训诫。家长往往并不明白作为孩子,内心是渴望被关注、被看到、被理解、被欣赏、被表扬、被鼓励的。

在上述场景记录一中,学生A因为切身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成长过程中,被父母需要,必须干这干那,没有娇生惯养的条件和资本,此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不良陋习,因为有责任和担当,有目标和方向,更有感恩意识。这个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自律性和主动性较强,在家里和学校没有什么不同。梦想报考军校,一方面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圆自己的当兵梦,真是应了“寒门出孝子”的说法。

场景记录二中,学生B家境优渥,身为公务员的父母有身份,有地位,文化层次高,视野更宽广,无形之中,对孩子的要求更为严苛,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像这样的家庭有这种想法比较普遍。平常生活中,父母在孩子面前很强势,不会去在意孩子的喜怒哀乐,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评价性、责备性、否定性语言太多,唯有学习是孩子必须认真完成的事。成年人长期做同一种工作,都可能出现职业倦怠期,更何况孩子?家长将孩子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大包大揽,孩子依赖成性,无责任和担当,反映在学习上,总是手足无措,学习被动,意志薄弱,依赖性很强,怎么能将学习搞好?

人生航向 尹元钧 作

场景记录三中,学生C的母亲面对厄运自强自立的精神足以成为孩子的榜样,面对家庭重大变故和自身疾病,学生弱小的心灵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世事无常,但这个孩子依然考上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且成绩名列前茅,说明人生无法避免的苦痛有时也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动力。此时,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标杆:我自强大,孩子跟上!

学校的职能决定了它要最大限度追求学生学习的效率,即高成绩,会有许多规章制度和要求让学生去遵守和服从,而家庭不是这样的,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要将孩子成功地推向社会。这就注定了家庭教育是带着温度的教育,是带着浓浓亲情灌溉的教育,是带着很浓厚的安全感归属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给不了的终生受益的教育!家庭教育给足孩子的应是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充盈的心理滋养,以及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体验。

让孩子懂得屋子的洁净需要精心打理,懂得和人交流需要认真倾听、沟通和反馈,懂得和生活相伴需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不只是学习,比如做好一顿饭、画好一张画、洗净一大堆衣服、睡一个好觉、克服一次恐惧、做成一件事等),看见绿树红花,能心动不已;看见家人朋友,知道怎样做才能温暖相依;看见世间一草一木,心怀诗情画意;遇到艰难和挫折,只看作是成功的阶梯!

父母以爱的名义,“复制”老一辈管理孩子的经验和作派,对孩子进行自以为是的“正确”教育。没有更新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总认为学习事最大,学习成绩上去了能“一好遮百丑”,其他的则不足挂齿。其实,孩子学得的知识未必不如家长,当家长不以孩子的需求为目标,不以孩子健康的人格塑造为基础,不以孩子健康的“三观”为己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膨胀,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孩子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处于被管理、被操纵、被替代、被否定的境况,何谈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不必模仿,不必跟风,不必承载太多的负累,也不必成为“妈宝男”“妈宝女”,尽情地享受生活原本赋予人们的喜怒哀乐,少年时代就顺应成长规律,叛逆也罢,犯错也罢,因为年轻,一切都可以重来。父母给孩子多一点体谅和包容,多一点耐心和鼓励,多一点睿智的引导和支撑。我们从不质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守旧”的爱绝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的。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终极目标,当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素质强大,那所有的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母亲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给母亲的信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