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宠经济走红背后

2022-11-17王仲昀

新民周刊 2022年40期
关键词:浣熊鳄鱼宠物

在浣熊体验馆与小浣熊亲密互动。摄影/ 王仲昀

秋日的上海苏州河畔,某大型商场底楼的一家店门口挤了不少人。有年轻的情侣,还有发型时髦的老阿姨,他们驻足张望;旁边有一位戴眼镜的爸爸,一边用手隔着玻璃向店里面指着,一边在跟旁边好奇的女儿解释着什么。

在这家店周围都是宠物相关的店铺,有宠物售卖,有宠物用品,还有供人撸猫的猫咖。但它们在“猎奇”这一件事上,似乎都比不上这家店。“简直太好玩了,第一次看到撸浣熊的地方,而且还是一群!”有人进店体验后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评价。

你没有看错,这是一家叫作“你好浣熊君”的浣熊体验馆。眼下在中国,宠物经济经过前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愈发完备。与此同时,猫猫狗狗似乎不再能满足所有人对于“宠物”的想象,有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小众的宠物。在这样的趋势下,小浣熊从北美森林中走出,进入中国的城市商场。

除了小浣熊,柯尔鸭、羊驼、蜥蜴、鳄鱼、宠物猪等如今都已经成为各种异宠体验馆的“主角”。和猫狗为代表的宠物经济一样,异宠也逐渐在國内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为之投入真金白银的人们不在少数。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内容价值研究白皮书》,满足用户的猎奇心态的异宠内容受关注度逐渐上升,在萌宠内容热度中占比在5%—15%之间。

这里提到的异宠,有别于猫、狗、鸟、观赏鱼等传统宠物,未经过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驯化,它们多数仍属于野生动物或者是近年来才驯化的野生动物。根据上述报告,异宠中鸟类、爬行类和兔子均占到9%,啮齿类和两栖类相对更稀有,占比分别为6%和4%。

其中,在异宠圈中格外火热的是爬宠,包括了玉米蛇、猪鼻蛇、王蛇等常见的宠物蛇,以及蜘蛛、蝎子、守宫(蜥蜴的一种)等。百度指数显示,以“守宫”作为关键词,每日的全国搜索量达到3000多,作为主要养殖地之一,海南达到150多。

以我国目前宠物经济市场接近3000亿元计,即使占比上仍属于小众,异宠经济这块“蛋糕”也不容小觑。网络交易的发达,对异宠买卖和繁殖市场的扩张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2020年,王思聪用一张照片把柯尔鸭送上热搜,称自己用3万元买了两只柯尔鸭,让网友们认识了这种长不大的昂贵异宠。

《新民周刊》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如今异宠的购买渠道主要是线上,线下则以熟人之间交易为主。以蜜袋鼯为例,某电商交易平台上有多达上百家店铺售卖,单只价格普遍在300元至400元间。排名靠前的商家月销量有几百只。有的商家还会销售相关的食物。

其中,一家名为“小小爱e宠”的店铺在注意事项中写道:“如果快递公司询问里面是什么东西,不能说是活体;收到货物后千万不能当着快递员的面开箱,快递员知道是活体会告诉快递公司,快递公司会打电话到总部投诉。”

记者发现,这种“注意事项”在线上售卖蜜袋鼯活体的店铺中普遍存在,也指向了目前异宠买卖中的一个“灰色地带”:卖家通过快递完成活体的交易,并以一些隐蔽手段躲过快递公司的审核。

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内容价值研究白皮书》,异宠中鸟类、爬行类和兔子均占到9%,啮齿类和两栖类相对更稀有,占比分别为6% 和4%。

常见的宠物托运包括空运和陆运,陆运有高铁、火车、专车和汽车,空运即飞机货舱。但无论什么方式,都需要提前办理检疫证明,由专业的托运方承办。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有快递都不能邮寄活物。

“烟雨”给他养的暹罗鳄穿上了女仆装。

几百元同样能在线上买到的还有绿霸王角蛙和巴西角蛙。至于常见的爬宠守宫和蜥蜴,因品种不同,网上售价多在1000元到数千元不等。

此外,在一些贴吧中,也有人会出帖出售自家繁殖的异宠。

除了线上交易平台的发达,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火爆也助阵异宠热。 记者在B站上看到,在异宠up主“天青色等_烟雨”(以下简称“烟雨”) 点击量最高的一条视频中,他给一只家养暹罗鳄穿上了女仆装,鳄鱼张大嘴巴的同时却意外发出软萌的叫声。这一极具反差感的视频,一年多来总计获得了超700万的播放量,评论数也达到1.5万条,网友直呼:第一次知道原来鳄鱼会叫!叫得这么萌!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烟雨”便持续分享其饲养宠物鳄鱼的日常,包括如何给鳄鱼洗澡、喂食、穿搭等。除了喂养鳄鱼,他还养了玉米蛇、守宫等小众宠物。不过他在个人简介中写道:UP不推荐任何人饲养鳄鱼,他也专门声明:“暹罗鳄是国家法律规定允许持证养殖的品种。”

“烟雨”曾以抽奖的方式将两只守宫送给粉丝,他为此专门录制了“打包”视频——先把守宫塞入一个类似于“精灵球”的包装中,给球面戳几个洞,以保证守宫可以呼吸,再把装有守宫的“精灵球”放入一个更大的盒子中,最后在盒子里再铺上一些零食。

当然,还有一些视频网站的up主或者博主,也会在自己的粉丝群体中售卖这些异宠。

比如,微博博主“VSS大傻鹅”,其微博小店所挂出的商品链接中就有标价150元的“通心粉北非沙鼠自家养殖”、标价200元的“柯尔鸭种蛋和鸭苗”等;又如,博主“小狼小狼几点了”,他主要繁殖饲养非保育类爬行动物,包括瘤尾守宫、肥尾守宫等。这类博主会频繁更新宠物成长日常,晒出养殖环境,并与粉丝分享养宠心得,更受买家的信赖。

相比之下,异宠圈中还有一部分人偏好从同城玩家或熟人手中收宠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了活体快递的风险性,宠物健康也更有保障。

宠物经济的背后,是中国养宠的年轻群体急速扩张。在他们当中,自然有人已经不满足于喂养普通的猫猫狗狗,转而从更小众的异宠寻找刺激感。这成为很多人走进异宠体验馆的动因。

记者在“你好浣熊君”采访当天,就有一对年轻情侣在门口踌躇一阵后选择买票进馆体验。他们告诉记者,商场开业之初就注意到这家“浣熊店”,自己家里养过各种宠物,但从来没接触过浣熊,一直想来撸一撸。不过,碍于对浣熊的不了解,他们也有所犹豫。

让外人犹豫的不只是对于浣熊等异宠的陌生感,还有这一类体验馆相较于普通猫咖更高的体验价格。记者看到,目前在上海市中心,猫咖的人均消费多在100元左右,而“你好浣熊君”的双人畅玩体验价格为428元。

“你好浣熊君”的创始人“浣熊君”,是个“95后”。平时喜欢头戴鸭舌帽、身着卫衣的他,看上去话不多,但一旦聊到异宠,瞬间就打开了他的分享热情。“外人知道浣熊的价格后会惊叹,原来浣熊这么贵,你店里又有十几只,那开一家这样的体验馆,岂不是成本巨高?但实际上,成本没有想象中那样,这一切都有点巧合。”

大约5年前,从小就对浣熊和其他宠物特别感兴趣的“浣熊君”,和朋友一道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接回来几只小浣熊。“它们刚接回来非常野,没有经过什么人类宠物驯化过程。”就这样,小浣熊在家里安顿下来,代价则是前半年时间里“浣熊君”常常被误伤,胳膊和腿上有各种浣熊指甲划过的伤痕。

和人类相处大半年后,最初的几只浣熊生下来第二代小浣熊。“从第二代开始,这些小浣熊算是一出生就和我们待在一块,野性少了很多,开始往宠物发展。”随着时间推移,浣熊多到家里终于放不下,“浣熊君”和朋友商量,决定开一家类似猫咖的浣熊体验馆,一来可以给这些小浣熊找个更大的地方,二来能让更多人体验和感受一下这种新奇的异宠。

在上海,目前仅有的两家浣熊体验馆都是由“浣熊君”和他的合伙人一道创办。他告诉记者,第一家位于长乐路的“浣熊解忧铺”在2018年开业之初,有不少消费者将内容发在抖音上,“当时引了不少流”。

杨浦区一家预约制的萌宠体验馆内,各种奇特的动物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在这里,包括羊驼、细尾獴、蝎子、蜥蜴、蜘蛛、貂等异宠十分受顾客欢迎。

“我总觉得养异宠本质上和养宠物没区别,都得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学习一些必要知识,而不是一时冲动。很多人想要养猫猫狗狗以外的宠物,我这里正好提供一个接触的机会。”“浣熊君”告诉记者。

2021 年“双十一”期间,某电商平台上线了宠物医院,其数据显示,彼时针对龙猫、刺猬、乌龟等异宠的在线咨询单量环比增长了23 倍。

等到第二家店——“你好浣熊君”开业,店里十几只小浣熊都是当年那批浣熊繁育到第四代的结果,并没有为引入浣熊再付出额外的成本。“浣熊君”自己坦言,这种模式如今很难复制,“国内现有的宠物小浣熊很少很少,专门以此开店的就更少。现在受疫情影响,想要从国外引进很麻烦。就算历经曲折引进来,把野生浣熊驯化到宠物级别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除了小浣熊,“浣熊君”在店里还有其他大大小小各种异宠——龙猫、仓鼠、角蛙等。“浣熊君”坦言,半个月后还要把家里养的小羊驼带来。这也是当下很多异宠体验馆的另一个特征:种类繁多,而且都是店家自己养过的异宠。

借助短视频平台和线下多種多样的异宠体验馆,让更多人有接触异宠的机会。但对于那些已经“入坑”的异宠主人而言,保证这些异宠的健康远没有走到稳定的那一步。

根据最新的《宠物行业蓝皮书:2022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80%以上的宠物主表示维持宠物日常生活、保障宠物健康是购买产品/服务的主要动因。近两年常有“宠物看病比人贵”的热搜,很多猫狗的主人表示,和平常的口粮罐头开销相比,宠物医院才是真正“吸金”的地方。

而对于异宠,更苦恼的可能是一旦生病,有钱也没地方治。

“浣熊君”至今记得四年前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小浣熊去医院,结果被医生反问:“这玩意儿要怎么治?”从那时起,他只好祈祷自己的浣熊们少生病,如果生病也尽量自己在家先用点药试试看。“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小病自己治,大病治了也没用。”

异宠医生的门槛较高。

“宠物医院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就是生病的猫狗和兔子数量远远比不上人类。既然数量少,那就只能提高单价,宠物医院才能营利。”和传统宠物相比,异宠“客户群”更少,这意味着如果有专门的“异宠医院”,营利也非常困难。

加上异宠医生的门槛较高,现实中这份小众职业并没什么“钱”景。

来自上海的全职异宠医生成奇表示,非常顶尖的犬猫医生,月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同样资历的异宠医生可能只有两万五左右,收入相差悬殊。

成奇曾接手过一只中华草龟的病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宠物龟,当时宠物主人专门坐高铁从温州来上海看病。从入院到出院整整一个多月,光治疗就花费了六七千元,其间宠物主人多次来上海看望,不管是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是不小的损耗。他还接诊过一只鬃狮蜥,3周的治疗方案需要花费6000元左右。当时,宠物主人坚持,一周内治不好就直接安乐死。一只鬃狮蜥的市场价格在几百到上千元不等,客户考量的是即便治好了以后花钱也是负担。

在成奇接诊过的异宠里还有过一只患骨肉瘤的金头闭壳龟,它的市场价值非常高,据说得有五六十万元。宠物主很焦灼,但遗憾的是,一个月后,这只龟还是死了。

因此,爱好者们对异宠的好奇与喜爱无可指摘,但要让异宠能够适应家养的生活环境,异宠主和整个产业链条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2021年“双十一”期间,某电商平台上线了宠物医院,其数据显示,彼时针对龙猫、刺猬、乌龟等异宠的在线咨询单量环比增长了23倍。

在异宠医疗等配套尚不完善的当下,选择一只或大或小的异宠,也许需要主人更加理性的思考。

猜你喜欢

浣熊鳄鱼宠物
浣熊街的热闹事
浣熊侦探上班的第一天
“表里不一”的浣熊
抬起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