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县山羊及人布鲁氏菌抗体监测与分析
2022-11-17白运川张海燕郭秋枚何承容许国洋
白运川,张海燕,郭秋枚,何承容,杨 柳,许国洋
(1.重庆市酉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 酉阳 409800;2.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荣昌 402460 ;3.国家动物疫病重庆观测实验站,重庆 荣昌 40246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牛、羊、猪,偶尔感染鹿、狗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也可感染人[1-2]。布鲁氏菌主要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有1型、2型和3型。动物感染该病后,母畜主要表现为胎膜发炎、不孕不育、流产、死胎等,头胎流产率高达50%~80%,公畜主要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关节炎等症状[3-4]。人感染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肝脾肿大、神经痛和关节痛,也可引起生殖障碍,同时引发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导致丧失劳动力等[5]。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B 类传染病,是必须报告疾病,而我国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6]。该病流行广泛,覆盖面积大,已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人和动物布病的发生和流行[7],其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属武陵山区腹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养羊业已成为酉阳县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重庆多个地区偶有布病流行,多数报道是关于动物单个偶发病例或是人间布病的监测[8-11],而关于动物和人布病的长期性监测相关报道较少,且在2015 年发现酉阳县有布病的流行趋势,因此,本试验针对易感羊群和风险人群开展布病的长期性监测和净化分析,为酉阳县布病的科学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布鲁氏菌虎红平板试验抗原,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布鲁氏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2 样本的采集 对酉阳县布病易感羊群和风险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羊群进行颈前静脉采血,养殖相关人员进行肘前静脉采血,采集血液于37 ℃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20 ℃保存备用。
1.3 布病的初筛 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取30 μL布鲁氏菌虎红平板试验抗原滴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再依次滴加血清样本,用枪头搅动使血清和抗原混合均匀,观察凝集情况,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判定:当阴性血清对照不出现凝集(-),阳性血清对照出现凝集(+)时,则试验成立,可以进行结果判定,否则试验应重做;待检血清在室温条件下4 min内出现沙粒状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出现均匀的粉红色现象为阴性。
1.4 布病的确诊 使用cELISA对初筛阳性的病例进行验证。按照布鲁氏菌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对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判定依据:抑制率(PI)≥30%判为阳性,PI<30%判为阴性。PI计算公式:PI/%=(空白对照OD450 nm-检测样品OD450 nm)/空白对照OD450 nm×100%。对照测定值要求:无血清空白对照OD450 nm为0.75~2.0;强阳性对照血清PI为80%~100%;阴性对照血清PI为-15%~15%。人初筛阳性样本送重庆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诊。
1.5 布病分布区域情况分析 依据布病检测结果,分析2015—2021年布病在不同乡镇的累计检出量,明确布病主要流行乡镇。
1.6 布病的净化 按照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4个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12]要求,对布病阳性病例进行扑杀,根据具体情况对同群畜采取持续净化或全群扑杀措施,统计布病阳性群体发展趋势,分析布病净化成效,并按照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13]要求对扑杀的动物及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 结果
2.1 布病的初筛 通过对采集的30 472份山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共1 025份样本初筛为阳性,最早出现时间为2015年;采集的1 442份人血清样本中,22 份样本为阳性,人感染布病最早出现时间为2017年。
2.2 布病的确诊 利用cELISA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共有853份山羊血清样本为阳性,22份人血清样本为阳性,结果见表1。2015—2018年羊布病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9年有所下降,2020年阳性率高达7.9%,而2020年人的布病检出率也高达2.5%,结果见图1。
图1 布病阳性率分析
表1 酉阳县 2015—2021年山羊和人布病检测情况
2.3 布病分布区域情况分析 通过对不同乡镇2015—2021年期间布病阳性病例统计分析,发现板溪镇、龙潭镇、木叶乡、楠木乡、官清乡、麻旺镇和花田乡累计检出量较高,其中板溪镇检出量最高,共478 份阳性病例,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乡/镇累计布病阳性检出量分析
2.4 布病的净化 通过开展羊群布病净化,2015—2021年共对417个羊群进行监测,其中41个羊群出现阳性病例,共扑杀1 376只山羊,结果见表2;通过布病的持续净化,布病群体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40.0%(2015 年)降至3.8%(2021 年),结果见图3。
表2 酉阳县2015—2021年山羊布病净化处置情况
图3 布病群体阳性率分析
3 讨论
酉阳县在2009—2014年间抽样检测中没有发现布病阳性病例,本试验结果显示,自2015年发现有山羊感染布病后,每年都有新发阳性病例,2017 年首次发现人的布病阳性感染病例,山羊和人布病个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和2.5%。2015—2021年,本课题组先后在酉阳县13 个乡镇检测出布病阳性病例,其中板溪镇山羊累计阳性检出量最高,共478 份阳性病例;2015—2020年山羊布病阳性率虽然在2019 年下降至2.5%,但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布病净化同时开展,也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可能与监测的区域范围小和净化淘汰速度慢有关;通过加大检测范围和力度,严格执行净化扑杀,2021 年山羊布病检出率下降至1.6%,2018—2021年群体阳性率由17.5%降至3.8%;在筛查过程中发现,感染群体数有所减少,但感染群体中个体阳性率仍然很高,导致全群扑杀的群体个数较多。对个体阳性率低的感染群体仅实施阳性病例净化扑杀时,1个群体往往要全检4、5 次,耗时1年才可能达到净化标准,净化失败风险较大。2018年后,本课题组对经全群采样检测后个体阳性率高的阳性群体(经验值5%以上),均采取全群扑杀方式进行清除和无害化处理。此外,人感染布病具有职业特性,大部分与畜牧兽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等无关[14]。本试验结果显示,2017—2021年从重点人群中检出布病阳性病例22 份(包括临床发病和未发病的),检出率高达1.5%,主要包括基层养殖人员、肉羊屠宰加工人员和羊贩运人员。
同时,本试验在布病净化过程中发现诸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1)本县山区丘陵较多、养殖区域分散且羊养殖模式多样,开展羊布病筛查、净化工作时,难以实现养殖群体监测和净化的全覆盖;(2)基层养殖人员老龄化严重,养殖技术缺乏,对布病认识不足,有疫情时未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3)养殖相关人员法制意识薄弱,过度看重养殖成本,当疫情发生时存在瞒报侥幸心理,导致布病的扩散,加大人员感染布病风险。因此,因地制宜的防控措施是布病净化的关键。首先,应严防染疫动物的输入,杜绝染疫动物流动,防止疫情在酉阳的发生和扩散;其次,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养殖相关人员法律意识,对羊及其产品的密切接触人员要加强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升自我防护水平;然后,相关部门应加强行政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养殖、流通、屠宰等各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应做好日常监测,对布病阳性病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农业部联合卫计委组织制定的《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 年)》[15]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区域,重庆被划分为二类区域,二类区域划定依据是本地有新发人间病例发生且报告发病率低于或等于1/10万或畜间疫情未控制县数占总县数30%以下。依据2015—2021年布病阳性病例统计数据,酉阳县重点人群人间布病累积发病率已达1.5%,虽然重庆属于二类区域,但酉阳县山羊和人的布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尽管2021年酉阳县布病阳性个体和群体阳性率整体均有所下降,布病净化初步取得成效,但净化仍然不彻底。总体来看,酉阳县离实现净化、根除布病的目标还有距离,还需加强布病的常态化监测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