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2022-11-17张腾飞
张腾飞
(舒兰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吉林 舒兰 132600)
0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保障条件,可以将农机科技工程转化为农村实际生产力,加强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对于促进农业升级,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推动新农村农业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1]。农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保证,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协调开发农业资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意义
1.1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意义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从以人工、畜力等逐渐发展为以农业机械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不同区域之间农业机械生产水平不平衡,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较低、设施不完善等,迫切需要加大农业机械相关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平衡发展,引领农业生产的转型与升级[2]。
1.1.1 理论意义
农业机械化推广是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技术(图1)。加强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对于促进农业升级,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推动新农村农业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农村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图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理论支撑
1.1.2 实践意义
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及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引导,以满足农民农业生产要求为出发点,建设高效运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化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并支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
1.2 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依据市场导向对农村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产品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3]。因此,实现农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保证,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协调开发农业资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模式与市场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依据市场导向及客户需求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产品的质量及品质要求也逐渐升高,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逐渐由高产量向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及高产量,因此,动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满足当代农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与发展要求。
1.2.2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及农业生产供需结构的调整,依靠提高农产品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应该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质,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1.2.3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由于传统农业的资源过度开发,以及一味追求高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导致我国可利用的农业资源逐渐下降,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4]。因此,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优势,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及资源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与统筹分配,不同地区推进农业机械技术及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及农业结构调整,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引导,满足我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定位优势农产品,及时研究市场需求变化,在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占据先机,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为引导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及时、准确地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为农业机械技术的高效推广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供理论依据[5]。
2.2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由于我国地域较广,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复杂,针对我国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的发展应该做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发挥区域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市场发展、生产技术及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等因素,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选择适宜的农业生产路线与发展模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机械生产模式及农业支柱产业。以我国农业较为发达的东北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及农业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2.3 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依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高新科技的应用,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为载体,坚持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为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保障。
2.4 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要保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保护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坚持绿色发展为前提,坚持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2.5 以政府引导,坚持统筹规划
坚持政府引导,以政府引导为主,以相关区域农业生产服务社及服务组织为辅,形成区域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良好格局,优化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进程,突破农业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逐步建立区域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积极引导全区农业发展。
3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与农业结构调整策略
3.1 完善农产品销售体系
完善农村农业销售体系,在全国不同农业生产主产区建立覆盖市、县、乡、镇、村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从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为源头,逐步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技术体系,构建稳定、高效、特色的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部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各部门、各地区出台配套措施,加强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活力。
3.2 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完善地区农业信息网络,强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及时将地区农产品的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价格及供求信息进行网络发布,为农民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市场供需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及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健全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
3.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传统农业生产一味追求产量转变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在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同时加强经济作物的发展与创新,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及保鲜、冷藏、储存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产品精加工技术的发展,并为农民解决农产品在加工、保鲜、冷藏、储运及销售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3.4 制定农业机械技术及农业结构调整推广方案
按照我国农业农村关于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发展目标及重点农业技术攻关要求。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加强技术示范推广,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部分技术发展及主要技术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农业机械推广技术及农业结构调整推广方案
4 结论
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农业结构优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可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和前提。本研究解析农业机械技术及农业结构调整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未来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径与策略,逐步完善农业农产品的销售体系,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发展要求制定合理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及农业结构推广方案,对于推动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