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淄博市为例
2022-11-17张亚男李晓莉高丽萍翟慎红李丽春
张亚男 李晓莉 王 坤 高丽萍 翟慎红 李丽春
(1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山东淄博 255000;2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淄博 255000)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彰显独特品质的农产品。我国农业农村部自2008年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以来,培育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已达3 090个[1],在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淄博市产地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禀赋明显[3-4]。2020年,淄博市启动了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示范城市建设,在建设进程中,通过数字平台建设,将逐步实现传统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与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融合,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5]。本文对发展数字农业背景下,淄博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下一步的发展对策。
1 淄博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淄博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经过10余年的发展,沂源县、临淄区、桓台县、淄川区的11个农产品已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表1),产地保护面积达3.3万hm2,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产业示范作用明显,取得的成效值得充分肯定[6]。2019年沂源县的沂源苹果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第一批产品名单,2020年桓台县马踏湖白莲藕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第二批产品名单,2021年淄川区黛青山软籽石榴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第三批产品名单。带动了359个村3万多农户,年均增收2 785.65元/hm2,总计增加经济效益1.72亿元。
表1 淄博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情况统计
2 淄博市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字化追溯系统现状
2.1 完成国家追溯平台生产经营主体注册
2007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意味着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农产品产地溯源成为可能[7]。自2018年以来,淄博市203家“三品一标”获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国家追溯平台)完成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内容包括生产经营主体信息、产品种类及数量、生产日期等,有条件的主体还增加了产品质量检测信息、产品生产环境及生产管理等全过程信息。2019—2021年淄博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及产地面积见表2、表3。
表2 2019—2021年淄博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统计 单位:个
表3 2019—2021年淄博市“三品一标”产地面积统计 单位:万hm2
2.2 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对接
通过建设淄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强农产品安全全程追溯机制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了现有追溯业务路径,完善了生产主体动态名录,规范了追溯信息数据和接口,实现了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智慧大脑综合服务平台等软硬件技术对接。产品检测结果合格后,打印农产品质量追溯码,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设备、专用扫码设备及软件产品,实现食用农产品从生产主体产出、渠道流转到消费端的全链条追溯。利用溯源二维码或条码实现信息添加、信息修改、信息转存,为监管人员查询食用农产品提供全链条追溯信息功能。
2.3 培育出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产品品牌
淄博市重视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突出宣传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品牌优势。以山东淄博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中以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山东麦吉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建立了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应用模式,品牌影响日益提升。培育出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思远蔬菜、蓼坞小米、黛青山软籽石榴、新城细毛山药、马踏湖白莲藕、祁家芹菜等山东省及淄博市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产品品牌。
3 数字农业背景下淄博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3.1 品种特异性保持和品质提升
淄博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种传承长达几十年,有明显的品种特色。但是,有的地区为了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改种产量高或者当下流行的品种,导致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异性丢失。应在保留地理标志农产品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以及提高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进行品种改良,珍惜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异性。运用物联网建设、数据信息采集、产品标准化等数字农业手段提高产品的品质。
3.2 特定栽培技术规程执行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生产方式独特。在数字农业发展背景下,如何将这些传统生产技术与机械自动化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的水肥药等一体化系统,更好地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确保严格遵守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不能盲目追求产量,随意改变种植方式。在此基础上,统一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安全性。
3.3 产品溯源管理
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扩大了农业品牌效应,会出现部分生产者盲目扩大种养殖面积的情况,甚至有本身不是登记区域的产品冒充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情况发生。在数字农业发展背景下,应该借助农产品追溯系统,明确标明农产品的生产区域,使农产品的溯源管理更加符合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要求。
3.4 产品宣传
销售过程中应采用线上销售宣传和线下销售实体相结合的模式,用数字赋能农产品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的全产业环节。弘扬农耕文化,叫响“乡土”品牌,推进农产品消费升级,促进产销对接。
4 对策
4.1 以数字化改造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能力
扩大规模提升能力,开发建造数字化管控设备。在生产环节推行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数字技术”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品质和质量控制,促进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和特色品种繁育基地建设;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数量,加强优势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4.2 以产业集群模式壮大地理标志农产品
一是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授权使用企业管理。延伸产业链,扶持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发挥三产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改进生产信息采集模式,完善产地、产品管理台账,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依托国家、省级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持续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水平;利用数字化技术,全面提高生产管理、产品监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扶持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地方电商平台与省级、国家级电商平台互联互通。三是推动产品物流配送产业升级。开展产品追溯体系和农业物联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产品专属物流渠道,促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产品直供和社区配送体系。
4.3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参加省级以上宣传推介活动。线下结合国家级、省级重要展会及地标之都园区推介发布,面向全国消费者宣传推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坚持“政府部门主导、专业机构统筹、用标企业参与”的品牌宣传推广原则,以产品销售为导向,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营销。
4.4 以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加强保护种质资源。保护优良基因,强化保护原种,持续不断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秀品种属性。二是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标志使用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标志使用人依据《地理标志农产品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要求,规范上市产品包装标识,强化产品带标上市;按照地理标志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的要求,不断提升监管力度;加大对不合格产品、伪劣产品、冒用地理标志名称或标识产品、超范围或违规使用标识产品的查处力度,为证书持有人的维权打假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5 以更严格的监管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原产地信息采集、全程质量安全管控档案全部数字化,对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开展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品质检测。二是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按照制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规范进行生产;制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方标准,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