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
2022-11-17丁伟伟刘英
丁伟伟 刘英
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涯里最关键的阶段[1]。对于尚未正式走上护理岗位的他们来说,临床实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今后是否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2]。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护理学的实践性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护生的临床实习。在传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理教学大多采用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形式,也常因带教老师个人风格、能力及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等问题造成实习护士不能有效的将“所学”和“所用”相结合,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有效改善护理带教质量,培养“知行合一”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护理人员。科室采用了在护理带教中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这一模式将复杂的教学过程扁平化,对不同教学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进而使实习护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3],研究表明临床带教效果满意。现将我科的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护理带教质量具体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12 月间到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实习的76 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护士入科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20 年1—6 月入科的实习护士纳入对照组,35 名;将2020 年7—12 月入科实习护士纳入观察组,41 名。对照组男5 名,女30名,年龄19~24 岁,平均(21.59±1.12)岁,本科12 名,专科23 名。观察组男6 名,女35 名,年龄19~24 岁,平均(21.87±1.21)岁,本科13 名,专科28 名。两组实习护士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参与实习护士均对研究内容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带教模式,采取护理部—科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管理模式[4],在实习护士进入医院后,经护理部分配到科室,进而由科室带教老师将其分配至指定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依据实习大纲要求开展带教活动。具体表现在根据教材的知识点详细解释理论知识,实习护士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之后带教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带领实习护士进入手术室进行实践操作学习。
观察组: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依据辅助—执行—责任三个层次进行护理带教[5],具体步骤如下:辅助环节(第1 周)是由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向实习护士介绍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负责教授实习护士一些基础的护理工作,了解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流程及特点,带教老师要与实习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实习护士的想法,激励实习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实习工作;执行环节(2~3 周)就是要临床实践[6],实习护士在了解基本的工作内容之后,带教老师要尽快教授他们护理专业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神经外科的常见临床症状、患者体征变化、常用药物的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办法,告知实习护士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让他们学会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还要教会他们使用神经外科科室仪器;责任环节(4 周之后)就是要实习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分管2~3 名患者,自主探究学习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参与患者的诊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此期间,带教老师要全程指导实习护士,并对他们操作中的错误加以指正[7]。
为保证分阶段目标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且能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整个带教过程中我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结合实习护士的学习时间,分阶段目标教学,设置的实习内容层次分明,根据带教的质量以及实习护士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2)针对实习护士的能力进行分阶段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实习护士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8]。(3)带教老师提前备课,将教学大纲和临床案例结合起来,对实习护士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包含认知、态度、技能[9]等,同时还要对不同阶段带教老师与实习护士的职责加以明确,要依据目标开展实习教学及护理工作。(4)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向实习护士分析讲解一些典型案例,向实习护士提问相关问题,并在实习护士回答问题后做出中肯的评价。之后,进行临床实践,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提出的诊断和方法进行总结,提出不足之处,指导改正。(5)设置不同阶段带教老师、总带教、护士长以及护理部多级质控以保证分阶段教学的顺利进行[10]。各阶段老师需每周质控巡查1 次,总带教需2 周进行1 次质控,护士长需每月巡查质控1 次,护理部需间隔2 个月质控巡查1 次。(6)实习结束后,实习护士对临床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提交纸质实习报告。同时,要对实习护士的考核情况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程度进行双向评价,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汇总得出结论。
1.3 观察指标
(1)考核成绩:结束实习后由护理部组织展开综合技能考核,主要包含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以及护理程序等方面内容,均以100 分为满分,得分越高成绩越理想。(2)教学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实习护士对带教教学效果、带教老师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共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实习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以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实习护士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对比(分,)
表1 两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对比(分,)
2.2 教学满意度
带教教学结束后,观察组实习护士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士教学满意度对比[名(%)]
3 讨论
3.1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能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考试成绩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而衍生于80 年代后期的目标教学法结合分阶段教学法的分阶段目标教学法,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按照初级和高级、简单和复杂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的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主题的教学方式,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临床带教教学模式[11]。分阶段目标教学法通过对教学过程分解成各个紧密衔接的目标,不仅对实习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的双重培训,还对其进行思维、沟通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与强化,旨在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强化实习的效果[12-13]。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通过对实习护士的实习时间进行划分,实习内容进行分阶段掌握,从开始的熟悉环境及基础护理工作,中期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到后期的床边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为期4 周的实习时间内充分了解并掌握神经外科的专科理论与专科操作,从而有效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实践中[14]。研究发现,研究组的实习护士理论考核、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护理程序等方面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能提高实习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相比较常规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将实践活动与护理专业内容相结合,根据实际教学大纲以及护理工作需求将护理带教活动目标化,同时根据实习护士自身能力不同及个性差异性,创造性地为实习个体设置“定制性”的阶段目标,注重实习护士实习整体感受,并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能力的提升而逐渐增加实习层次,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将护理教学真正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发现,在护理带教中,通过分阶段目标教学法的实施,观察组实习护士对教学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这一结果能够发现,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第一,能够有效量化教学目标,明确实习护士各个实习阶段的实习目标和任务,满足了不同能力实习护士的个体需要,更开拓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思路,强化其教学效率及质量[15]。第二,分阶段目标教学法使带教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实习护士具体的实习情况,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更改带教的学习内容。实习护士则将繁琐的实习要求目标化,可以依据自身能力、阶段性目标,通过带教老师分配的实习任务开展实习工作,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带教老师进行交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这一教学模式给予实习护士更多的发挥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能力和个性的平台,从而激发了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进而促进其护理能力及专业技能的提升[16],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第四,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其对带教老师的授课、床边教学、实践指导等的满意度明显增加,可以提高带教老师与实习护士的双方满意度。
4 结论
研究统计结果证实了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优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满意度方面的优势。统计结果说明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工作中,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实习带教工作[17],能够有效促进实习护士护理理论及操作水平的提升,充分调动实习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满意度,促使实习护士能更快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综上所述,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