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果园土壤管理的几种方法
2022-11-17刁金贤王若澜
刁金贤 王若澜
当前有机果园发展迅速,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已成为衡量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栽培逐步成为果业发展的新共识。土壤管理是有机果园的基础,土壤管理的原则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培育果园小环境,以达到提升果实品质的目的。
一、有机肥基肥
有机肥作为基肥使用可直接增加果园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果树根系健康生长。有机肥种类主要包括腐熟农家肥、绿肥、土杂堆肥、商品有机肥等,施肥量应根据施肥种类、往年长势、肥力水平及产量而定,对于有机质含量1%的盛果园,一般土杂肥用量为1kg果实施用1~1.5kg肥。施用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性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招收的是三本生源,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其生源质量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自控能力弱,努力程度也不够。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二、行间生草
行间生草是一项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通过定期进行刈割覆盖来改善果园土壤和生态环境。适宜的生草品种有:长绒棉野豌豆、早熟禾、白三叶草、鼠茅草、苜蓿等,在草旺盛的生长季节要刈割2~3次,割后保留10cm高,割下的草覆于树盘下,也可种植小麦、花生、大豆等经济植物,收获后将秸秆打碎覆于树盘下。
三、自然生草
自然生草可以改善果园小环境,保持水肥稳定。在行间保留狗尾草、马齿苋、牛繁缕等浅根性杂草,而曼陀罗、刺儿菜、反枝苋等高秆深根杂草要及时拔除,在草旺盛生长季节刈割3~4次,割后保留10cm高,割下的草覆于树盘下。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生草并非任其自然生长,需连年拔除清理恶性及根深杂草,形成良好的果园草生态,便于果园管理,提升土壤养分。
四、覆草秆及菌肥
果园覆草秆主要指将日常生产中易获得易加工的草秆、秸秆、玉米秸、花生皮、锯末等绿源,粉碎后均匀覆盖在树盘下自然腐败,一年四季皆可应季进行覆盖,起到保温、保湿、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覆草果园可以配合喷施菌肥。应注意菌肥切莫施用种类过多,避免发生拮抗现象,同地块尽量不重复施用单一菌肥。
五、起垄栽培及覆膜
起垄栽培可以增加土壤厚度,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活力,特别是易涝易旱、土层较浅的地块。起垄后在树盘下覆地膜、无纺布等,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具有提升地温、提高定植率、增加根量、保持土壤墒情的功能。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活环境,要促进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整合,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家校沟通,力求在家校互动中强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共同致力于打造优秀的德育教育品牌。
六、水肥一体化
利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配合速溶性肥料,将水分、养分直接输送到根系生长区,是果园保持土壤水肥稳定的一项高效管理措施,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活力,起到精准省工、节水节肥的目的,同时还避免了漫灌和化肥撒施造成的土壤板结、肥料流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