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移动”视角下技能竞赛与“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2-11-17杨淼生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算机考核

杨淼生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0 引言

“互联网+移动”可以使得计算机教学更注重实践的应用,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在一定的目标引领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1 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性和抽象性强,课程体系不易理解

计算机这门课程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物,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很多专业基础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在教授过程中只是依靠多媒体课件和教案的展示,学生很难快速掌握这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产生疑虑和厌学的想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1.2 看重理论,轻视实践

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缺乏实践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学习体验性不好,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受到一定打击。

1.3 考核学生的环节没有过程化和能力化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生活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可以进行分析建模,根据模型编码解决问题。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论是平常的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很多院校都是以检验理论学习知识为目标,弱化了实践的过程。在某一个时间点集中完成学生的各项考核任务,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出现偏差,无法在一个长久时间段内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

2 基于“互联网+移动”视角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

2.1 创新课程体系,引入互联网资源

各个院校根据学校定位选择合适的教材,结合互联网上优质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根据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找准自身院校专业发展的定位和岗位核心,找准自身专业发展特色,确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在教案和教学大纲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选择理论性和抽象性太强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及组织教学。目前在互联网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课程和各种专业技术教学视频,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轻松获取,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掌握自己想要的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训练,为未来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1]。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的模式进行在线匹对,与水平相近的学校学科和专业进行网上交流互动,学习当下时兴的知识。在确定教学大纲上要多下功夫把好关,尽量把理论性太强的课程穿插在教学课程中间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把握整体内容。

2.2 加强实践环节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可以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把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理论课堂。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时间结构的内容,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之外,还需要完成课外实践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应的算法通过“互联网+移动”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在理解课堂理论基础之上,熟悉各个工作中时间的应用场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一门课程的知识及技能。校企合作可以达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教学任务进行模块化处理,有利于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进行结合对应,分工明确,提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默契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才能把上课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没有掌握的东西及时地进行询问反馈,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强化,在“互联网+移动”视角下进行技能竞赛与“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

2.3 加强过程化和能力化的考核

针对考核学生的环节没有过程化和能力化的问题,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的手段进行双重考核。比如可以通过慕课大数据的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查。慕课可以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记录,查阅相关资料和平日课堂参与情况的记录,进行日常测试等一系列考核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进行周期性的检验和检查,避免学生缺乏日常的考核。重过程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打牢基础,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定期反馈和检查结果,再加上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可以提升学习的体验和参与度。采用多种考核机制,打破传统期中期末考试定夺能力的传统考核方式,在“互联网+移动”的背景下引入多种丰富多样的考核机制[2]。学业考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应付完成的内容时,通常会在过程中弱化学习的强度。所以过程化和能力化在学生的考核环节是特别重要的,也是需要在计算机日常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例如,学校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考核,在开学之初就明确考核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练习。学生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并且在实训课上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另外,可以通过实训过程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至于让学生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快速记忆知识点,生搬硬套,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通过过程和能力的考核,能够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老师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和发展接轨。不仅可以做学生的导师,还可以进入行业领域做一名称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双重角色。在日常教学任务和计划的制定中就要求老师不断进行学习,通过互联网了解现在社会计算机发展的前沿内容,将相关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建立完善完备的课程体系,这样在日常教学中才能把与时俱进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超纲或是具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定期到互联网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交流了解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于互联网发展人才的需求,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3]。

例如,学校可以依托一体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等教师团队。学校也可以招聘一些行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与校内教师形成双导师制,通过线上线下的互联网模式让学生掌握前沿新兴的专业技能。学校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参与到教学创新过程中。

3 结语

在“互联网+移动”的大背景下,针对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丰富过程和能力的考核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才能解决传统意义教学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技能竞赛与“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目标引领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计算机考核
计算机操作系统
内部考核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