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演员互动性表演艺术的应用
2022-11-17邓超亓迹韩超海口经济学院
邓超 亓迹 韩超(海口经济学院)
一、互动表演艺术沟通模式
由于科技媒体政策、组织新形式的成长,以及大众传播过程持续多样化和片段进行的结果,观察家指出,传播科技模式的聚合过程,以及媒界间传统区分线已经消失。互动表演环境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是使用者空间,勒弗菲尔提出参与者、使用者、表演者被定义为空间里正式的“居住者”。“使用者”作为中介,允许有衔接的空间。这说明在某些时候使用者身兼表演的角色。互动表演空间意味着复杂的互动沟通形式,可理解为多种通道可供人类,或人类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沟通。
观众的认知是一种对数位装置有重大的影响的非数位的观点。参与者成为艺术家的合作者、表演者,最后,成为数位作品中的内容。随着传感技术的成熟,艺术家开始构想作品里的物理互动、计算机互动及社会互动,以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和经验。
表演空间在非线性数位媒体结构的背景,在姿势、一对多的沟通、个体的存在,对于特殊动作有着复杂的分析。表演团体往往期待“建立或多或少连贯系统的非语言符号和标志”。互动表演的概念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非线性的环境。当表演者在控制的某个层面超过了环境和表演工具,他是不被控制的偶然事件,风险定义了表演环境。这是非线性,也就是吸引表演者和他的观众产生反应的缘由。
舞台表演,一种借由语言、动作、音乐、舞蹈、戏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表演艺术形式,其形式是多样化的,众所周知的如舞台剧、舞剧、歌剧、音乐剧、偶戏等。舞台上所有演出元素包含演员、舞台景观、道具、灯光、音响、服装、化妆、节奏以及剧本等,同时也包括台上演出者与台下观众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观演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表演者和观赏者在同一个空间的关联。
科特勒和舍费尔认为舞台表演艺术具有下列的特性:
(1)无形性——舞台表演艺术的观众在演出开始前看不到表演的内容,产生期待。
(2)易消失性——舞台表演艺术当下产生的感动是无法被储存或保留下来。
(3)不可分割性——一场表演开始的时候,表演者在台上演出,观众在台下观赏表演,当下观演之间的交流随之产生,当表演结束之后,两者间的关系也随之消失。
(4)变异性——同一个戏码的表演可能因演出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是相同的演出者,也可能因表演者的心情状态、体力和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5)观众的参与程度与预期——欣赏表演时,不同观众因知识、偏好、背景和观赏表演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同,产生不同的观感;首次观赏的观众,也会与看过五次的观众有不一样的感受。
综观科特勒和舍费尔的论述,舞台表演艺术所具有的特质,让观众在进行观赏活动时,从表演者或表演空间中获得讯息,进行某种程度沟通。然而,观众的需求是什么?在舞台大幕开启后,包含无形性、易消失性、不可分割性、变异性的舞台表演登场,表演者如何了解观众的观赏特质且进行区隔,并投入适当的体验刺激变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二、互动性应用于表演艺术
观众、作品和艺术家的互动在20 世纪60 年代成为一种在既定类别和机制以外的新艺术形式的特色,这种不拘界别和术术称为“跨媒体艺术”“偶发艺术”和“福鲁克萨斯”,他们代替了自主完成的作品,让观众在很大程度上自行决从近年来国际当代艺坛观察中,“交互式”的作品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形式,并以其亲和力,拉近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这类交互式作品往往从生活中取材,将一些非艺术范畴的行为与概念挪用至艺术领域里,打破艺术高不可攀的既成概念。
关于互动的定义,可以说与画作心领神会甚,而与作者心灵交流的感知活动便属广义的一种互动,当计算机开始进行高速运算,人类透过身体与手脚的动作与计算机互动,产生趣味的互动方式,引发观众的肢体参与,才称之为互动。互动是Kiousis 提出互动性概念上的定义和操作上的定义,他指出互动性可以被视为一种传播科技的程度,创造一个间接的环境,参与者可以在其中进行同步的和非同步的传播交流(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而相互交换讯息。关于使用者互动还可增加为使用者知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拟态的经验,并增加他们的存在意识。
在操作上来看,互动性被三种因素建立出来:使用媒体的科技结构(例如速度、范围、时间的弹性和感官的复杂性)、传播环境的特征(如社会存在等)以及个体的知觉(如接近、知觉的速度、感官的活化等)。
因此,互动性于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从人机界面的角度来观察,并可以视为一种传播交流的方式,互动性需媒体来完成,互动程度有不同特性,以参与互动程度做画分。
在数位艺术众多的特质里,“互动”的特性独具深刻意义与潜力,广泛地被艺术家所采用,因此,数位艺术互动性足以让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新的交互作用,同时也提供了新的观点与观赏经验。
随着日益发展的媒介技术、城市及网络化的全球文化,我们将艺术的个人的私人经验转移到大众的公共体验及艺术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在艺术作品中分享的行为已经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为,米洛斯拉夫·罗加拉曾经提出参与者在互动艺术作品中可以同时是参观者也是使用者(罗加拉,2005)。在许多的互动研究中指出一个艺术作品包含多个使用者及许多互动行为,米洛斯拉夫·罗加拉提出一个在互动艺术中的经验和行为的因素种类,并用于比较在艺术作品中一个使用者的互动和多个使用者的互动的差异性,这些互动经验的因子,目的在建立一个在互动艺术作品中空间经验的基础架构,强调使用者、艺术作品、艺术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合作式参与在互动公共艺术需要新的场合和技术、界面、位置和社会参与,互动在这样新的背景下产生新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三、互动性表演艺术的应用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让艺术家可以不拘于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同时也挑战创作者的艺术思维与观众的想象极限,文本不再是表演里唯一的核心,演员不再是舞台上唯一的主角,空间不再局限于舞台上,科技影响了表演的工作形态与思维,使得表演艺术从以往对情节与角色的着重,进而到扩大观众感官涉入表演的方式,技术或媒材的革新,也造成艺术创作表现方式的革命,在当代结合数位科技的表演艺术,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重要类型。
(1)机器人表演——以机器人取代真人的构想源自偶戏的脉络,许多的表演艺术都曾出现机械控制的大型偶,例如法国的皇家豪华木偶剧团,曾经让10公尺以上的机械大象在街头漫步;另一种则是将人体与机械结合,如澳洲的史蒂拉表演团体。
(2)计算机演出——将演出透过网络或计算机呈现,并结合数位软件做各种剪辑或动画效果。
(3)互动剧场——透过现场各种传输技术,让观众和演出内容可以产生实时互动。
(4)数位远传——将演出的内容透过网络或通讯,在某一个现场结合完成,可以与观众互动。西班牙拉夫拉前卫剧团1999 年的《Faust Shadow》,即是结合手机通信与网络,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参与现场与网络演出。
(5)多媒体舞台——透过各种科技设备,将影音与真人演出做出各种结合。
(6)数位环境——观众需搭配相关设备,欣赏完整演出。
(7)虚拟实境——演员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在虚拟实境的环境中演出。
在表演艺术中,艺术家最早尝试的互动技术都是由表演者与舞台互动的议题开始,往往包含了录像、虚拟影像投影、声音、灯光等不同的技术。盖里希尔在2000 年所创作的《Wall Piece》利用了投影机、DVD 放映机、灯光、喇叭扩大器、均化机等软硬件,进行现场创作。他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墙面,撞击的同时会发出声音且空间中会产生一道闪光,如此,利用撞击的动作、撞击产生的声响、表演者发出的声音、空间中的闪光……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传送给观众,企图表现出对于“存在”的疑虑。
四、剧场表演艺术互动要素
互动艺术中强调带给观众的直觉互动性,让使用者在不需要学习的状态下依照本能或经验得到创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博苏克和希金博特姆曾提出构成互动的六项要素。
(1)立即回应(immediacy of response)——当使用者提出某项讯息或要求更多信息时,传递讯息者应能立刻依据其所需提供适切的信息回应。
(2)非线性取用亲近内容(nonsequential access information)——由于每个使用者所接收的信息或路径各不相同,因此容许观众基于自己的需求接收不同的信息。
(3)可适应性(adaptability)——针对不同的使用者给予不同的信息。
(4)反馈(feedback)——使用者本身就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应针对个人的回应而给予适当的反馈。
(5)选择权(option)——观众拥有可自由发挥的操控能力。
(6)双向沟通(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必须具有双向沟通的管道,如此才能提供各种信息给观众,同时观众也才能表达其各种意见及需求,而促进互动的完成。
而佐藤启也在硬件设备上提出H-P-M 的人机互动模式,经由实体空间的“实体界面”与媒体空间的“媒体界面”组合,实体界面将人的意图、活动与媒体空间相联结产生多样的互动系统与互动方式,借由更自然、直觉方式使观众体验与感受上述的理论研究,整理出现阶段互动艺术必须包含的互动性及技术层面上的需求,也关系了观众可互动的层次及作品的互动性。
(一)观众要素——观众反应
“互动性艺术”的解释可以定义为“参与式创作”,狭义来说指的是可以因为观众参与使得作品作最完整地呈现;然而,更广义的说法,则是将观众的观赏过程、心理认同、情绪反应及概念传达的行为皆视为一种互动行为,因此,观众的参与和反应在互动性艺术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沟通模式——人与人与物之间沟通的循环性
互动行为也可以视为一种沟通的模式,就互动艺术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其做出三种区分:
(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包含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参与者彼此之间的沟通,透过互动机制的通道,得到彼此的反馈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又可以将其依表演形式、观众形态区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四种类型。
(2)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参与者经由装置获得信息或引导,与之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互动,进而达到参与之后的经验数据及反馈。
(3)物与物之间的沟通——两个装置相互影响,彼此之间有信息交流或供需行为的状态。
(三)观众互动机制的适应性
舞台表演艺术是一种面对大型观众的艺术表演形式,因此,观众之间都存在着差异。然而,经由个人的回应或是动作表现给予反馈,可以说,互动机制的适应性相对重要。针对不同反应的观众,做出适当的机制调整,以不同的信息或互动方式去适应观众。
戏剧艺术经历了无数次震荡,探索、实验相关舞台所有的一切,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始终是各式实验的重心。戏剧最初是从原始歌舞或对姿态、手势的模仿发展而来的。在这种潜藏着戏剧本质机能的原始体验中,只有参加者,没有扮演者与观赏者的区分,演员与观众是浑然一体的,这就是戏剧活动的本质特征。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镜框式舞台发展的成熟与普遍运用,大众习惯于把戏剧演出分成两个越来越少相关联性的部分;努力消除演员与观众之间有形的与无形的障碍,改变观众在剧场中的消极被动状态,使剧场回归到演员与观众彼此交融、浑然一体的理想境界,已成为无数戏剧革新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近年来,不少戏剧演出,都敞开大幕,把演区往前移,或者突破镜框式舞台框架的限制,增设假台口,使台唇也成了演出场地,甚至将演区扩展到观众席、休息厅……目的都是尽量缩短舞台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与演员之间可以更真切感受彼此的表演与情感的变化。
因此,许多实验戏剧的空间处理,已从以往的“考虑如何面对观众”的问题,转变为“考虑演员如何置身于观众之中”,而实验剧场的空间也因此而存在。在实验剧场中最常见的是表演者与观众可以产生较多互动的“创作性戏剧”的演出。
互动性表演空间的实验主要是观察与分析影片、观众与表演空间三者之间互动交流的模式。第一部分为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六个互动形式中观众反应的时间、速度,借此来分析观众反馈的层次与表演者反应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以沟通模式来看,由实验过程记录中观察有以下几点发现:
(1)影片借由科技的通道可以接收观众反馈信息中不同层次的强度,且针对不同的层次实时地做出相对应的互动反应,例如50%或100%的播放速度,观众与影片两者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不断循环、不断交流的,与本研究提出的表演空间沟通模式相呼应。
(2)观众反馈的信息不但影响影片,同时也影响了观众的群体,相对地,影片传递的信息不但影响观众,也影响了影片本身。
因此,综上所述,表演的互动装置确实扮演了传递信息的角色,提供了不同于传统表演的沟通通道,观众可以将观看影片产生的行为反馈给影片,而影片接收信息之后实时回应。观众的互动与参与开启了表演艺术不同的思维,观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观众与影片两者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不断循环、不断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