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破局: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问题表征与实践路向
2022-11-16裴水妹孙爱晶
裴水妹, 孙爱晶
(1.厦门华厦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2.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3.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121)
一、引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外语类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就要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注重潜移默化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同向同行,融为一体的。所以,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在尊重语言类课程自身建设规律和强化应用型高校师生的外语知识传授和外语能力培养等基本功的基础上,应用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亟需挖掘、凸显、夯实其价值引领的底蕴[1]。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做到态度上不草率,行动中不偏向,确保每一个要素的发掘和路径的执行都具备高质量和好效益,才能真正做到多元贯通,体现教育智慧。
二、困境:外语课程思政“两张皮”现象的三重表征
高校外语教学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因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然而,长期以来,高校专业课教师并不能正确认识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对思政资源入课堂的认识不清、动机缺乏[3]。思政政治教育和外语课程教学“两张皮”困境突出,具体体现为下列三大表征。
(一) “说和做”两张皮: 说多做少
所谓外语课程思政“说和做”两张皮,指的是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教学行为是脱节的。当下,许多应用型高校确实在推动课程思政工作,而且大多数都已形成文字或文件,还“上了墙”和“标了红”。但是,如果深入学校内部去了解,就会发现目前国内高校的不少师生对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并不知晓,或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对其内涵没有清晰明了,更勿论把理念的“说”真正转变为外语教学改革的“做”。外语“课程思政”往往是一种理念,虽然已经被“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和“挂在墙上”,但是仍然是说、做“两张皮”,尚未形成外语课程教改的“普遍自觉”,尚未在应用型高校中真正落地。
(二) “表和里”两张皮: 重表轻里
所谓外语课程思政“表和里”两张皮,指的是外语课程思政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蕴含是脱节的。当下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总体上表现为“表面繁荣”,呈现出的是“看得见”的课程思政的“器物层面”,主要是抓人眼球的思政环境布置和热闹多样的思政活动。更有甚者,部分学校把外语“课程思政”异化为“外语思政课”,把“思政建设”搞成“思政装修”。固然,“看得见”的思政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部分表现形式和载体,但外语课程思政的本体和本质肯定不仅仅限于其外在表层表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全覆盖”尚未完全扎根,众多应用型高校教师外语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外语教师们疲于应付,学生从中受益甚少。颇多外语教师认为当前外语教学学时短,任务量重,课堂时间还要分配给思政就更加捉襟见肘,同时,众多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也认为思政教育和外语课程较难结合,甚至部分学生认为二者生硬结合的效果较差。
进而,即使应用型高校的部分教师们在理念层面上认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但距离行动的实践还颇为遥远。老师们针对如何定位课程思政的重点,如何找到课程思政的抓手,如何深度挖掘外语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进行外语课程思政供给等,颇有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在实操层面,部分外语专业课简单地贴上课程思政的标签,但其建设目标含糊化,教学体系随意化,思政元素碎片化,甚至小部分教师忽视外语教学特性,简单粗暴开展课程思政,毫无针对性,还有一些课程思政喧宾夺主,甚至把外语专业课上成了思政课的外语版。这些都无法更好地实现“全面培养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偏离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心和使命[4]。
(三) “他和我”两张皮: 有他少我
所谓“他和我”两张皮,主要是指靠模仿而来的课程思政,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和外语课程的实际、和学生教师个体是脱节的。当前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拿来主义”盛行。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反而单纯外向关注,一味简单模仿甚至直接复制“双一流”研究型高校的课程思政,从而导致脱离应用型高校实际的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从“双一流”研究型高校照搬照套来的外语课程思政不符合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和实际特点。外语课程思政也应该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要一切为了应用型高校学生,一切基于应用型高校实际,一切创生于应用型高校本体。具体而言,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要系统梳理和规划设计具体的课程思政建设平台、资源、路径、内容和方向,紧贴外语课程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优化外语课程思政结构体系,体现应用型高校培养特色。外语课程主讲教师个人不可对外语教程通过加入思政内容进行随机随意的解读,而应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考量,才能博采众长,特色突出,国际化本土化不偏不倚,改善目前外语类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重复性、碎片化和功利性等弊端,避免当前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以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三、特征: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的“三个强化”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应用型高校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对接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更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5]不同于学术型大学,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这就决定了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不应照搬“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模式,亟须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取向、课程实施形态方面进行突破。
(一)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目标: 强化语言应用
本着“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的原则,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制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往往比较实际。他们固然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更多还是出于对就业的考虑,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给自己增添一个砝码。根据多年的就业情况追踪调查,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外语口头沟通能力和外语书面写作能力。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目标就可定位在强化外语在各类工作情景中的应用,既以外语语言能力为核心,又突出职业技能,二者紧密结合,为培养学生无缝对接外向型经济相关岗位打下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
(二)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内容: 强化知识异质
“学科知识是课程的知识来源,大学教育中知识的价值分析、内容选择、组织结构等问题都是课程的实践要素。”[6]应用型高校要站稳本身的高校定位,厘清本身在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任务,课程内容方面与学术性大学“各行其道”。鉴于原先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已经被打破,实用性应用型问题也多不从学科产生,反而是来自应用情境下的跨学科研究。“这就必然要求应用型高校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对固有的结构化课程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重视异质性知识的传播与创新。”[7]就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内容而言:横向上,要结合课程目标,着力体现职场外语问题情境,从外语的工具性出发,更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凸显能培养学生用外语解决实践问题的课程内容;纵向上,要体现跨学科性,基于职场运行发展模式构建适配的关联学科内容,从外语的人文性出发,侧重能培养学生的连续性外语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
(三)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实施: 强化意义建构
相较于学术型大学的优秀师资和良好生源,应用型高校在师生来源质量上均处于劣势,就更需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变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程实施形态。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的实施可在打破原有“授受教学”的同时,通过多元复合的方式来强化“意义建构”:口语练习、翻译实践、笔译研讨、语言志愿讲解、外贸操练等多种组合,发挥各自所长,强调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以确保外语课程实施精准服务于提升学生运用外语知识解决应用性问题的实践能力。时代飞速发展,知识传播中计算机、网络、各类软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实施应当融入“智慧教育”的大潮,积极运用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外语课程实施植入智能手机、PAD、电脑等多种终端,开展泛在学习,分析和追踪不同学生的外语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求,推动自适应外语学习,方能完成既定的课程目标,且实现不同学生对同一外语知识点的不同意义的建构。
四、破局:PDCA循环模式的四个步骤
PDCA循 环,又 称 戴 明 环(Deming cycle),是将 工 作过程分 为PDCA四 阶 段,即Plan(计 划)、Do(执 行)、Check(检查)、Action(处 理)。PDCA循环原先主要在企业质量管理方面进行运用,但得益于其利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来实现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应用型大学中的课程建设目标不断提升与企业中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一致的,这就为课程思政中引入PDCA循环模式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每次戴明环运转的目标都是定位为解决当前现存问题,以追求更好的质量,继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循环反复,教学成效就正向螺旋式上升得到改进。而且PDCA的多级循环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层级是相当类似的。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上一教学环节是下一环节的依据,下一环节又是上一环节的组成部分,与PDCA循环模式的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异曲同工。通过各个小环节的不断运转, 推动上一级循环直至整个循环持续运转,螺旋上升。PDCA的系统性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完美契合。PDCA循环是企业全员推动的结果,是集体理论发挥作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也注重汇聚全局力量,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听课学生、教辅人员等不同群体以及组织和制度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系统工程。
提升外语课程思政成效的PDCA四阶段包括:Plan(计划阶段),制订外语课程思政的要素,定义外语课程思政目标;Do(实施阶段),主要是外语课程思政要素的执行和关键点监控,描述关键点数据的获取方法及优劣;Check(考核阶段),验证课程思政目标达成程度,构建思政要素测度指标体系;Action(改善阶段),实现外语课程思政要素和相关效果的再审视。以位于F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H大学应用语言系的《英语经贸报刊选读》为例,其PDCA循环模式就可运用图1、2来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的增值。
图1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PDCA小循环示意图
图2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PDCA大循环增值模型示意图
(一)外语课程思政计划管理阶段(Plan): 教学目标的指导性策略
外语课程思政成效提升定义阶段是整个循环模式的起点和第一环节,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者确立目标的过程。定义阶段的正确前提是做好课程前准备,特别是“备生”,即对所授课学生的目前外语水平和当前授课模式进行综合的衡量。《英语经贸报刊选读》的课程性质为专业必修课,面向商务英语本科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开设,为2学分,32学时。“备生”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采用从教务系统调取班级学生信息,咨询前置课程授课教师,访谈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研究学生所在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文本等不同方式,以客观评定和分析学生当前的水平,特别要厘清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由于专业特殊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具有个性鲜明、思想独特和热情开放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思维深度不够和辨别能力弱也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更易受到西方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在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设定“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的周期目标并将目标和思政要素相互结合,这是定义阶段的最核心工作。“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专业目标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贸相关英文报刊,提高其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了解时事、政治、商务活动等,培养其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英文新闻报道涉及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学生具备基本文化辨别能力,以此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蚀;同时,也可借力外语教育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或许是呈现“价值中立”的,然而英语学习者却是有鲜明的价值倾向和国家利益导向的。“英语经贸报刊选读”的课程育德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新时期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相契合。
(二)外语课程思政实施管理阶段 (Do): 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策略
实施阶段在整个外语课程思政成效提升的PDCA循环中历时最长,也是其最核心的阶段。外语课程思政要素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外语课程思政成效的成败,Do 和Plan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思政要素的实施和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是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的。
《英语经贸报刊选读》的课程思政实施阶段主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完成,利用移动式教学和多元互动教学,在让外语学习真正有效的同时将立德树人贯穿到外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表1列出《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的关键授课要点、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和预期成效。具体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的课前导入需包括线上导入和线下导入。授课教师提前备好思政映射点相关的时政新闻等素材,录好慕课视频,通过班级微信群、学习通、钉钉群、腾讯线上课堂等线上方式上传,创设相关英语情境,设计贴切思政问题。线下导入时,授课教师充分发动学生“卷入”课堂,询问学生们对新闻的评价,激发班级讨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带进课程的思政内容建构环节。授课教师分析阅读文章的篇章结构,阐明重点段落大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政语言的运用,可首先通过泛读练习阐释思政主题,其次让学生测试词汇以深化理解该篇章的思政主题,再次通过翻译技巧进一步丰富思政主题,最后还可以通过布置跟该思政主题相关的短文写作来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学习,在跟着授课教师进行批判性深度阅读的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们的思辨性能力得到了强化。
表1 《英语经贸报刊选读》关键授课要点、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预期成效
得益于线上线下混合的优势,《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学习可包括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再学习三个过程。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可满足学生的自定步调学习等多元化需求。授课教师通过在网络发布跟课程相关的其他扩展资源,组织班级学生通过各类在线软件讨论、游戏、发送图片等,还可充分利用各类软件的记录功能,适时实时跟踪班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进度,进而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支撑依据。再学习过程也分为课堂再学习和网络再学习,旨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再学习环节对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和网络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提出有效建议和意见。网络再学习环节是指教师在网络平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成果,包括学生的报刊新闻鉴赏、手抄报、案例反思、学习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整个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采用播放红色歌曲、爱国电影片段、思政主题视频、正能量Tedtalk、时代楷模演讲、公益广告图片,开展心理测试游戏、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各种方式,打好多模态组合拳,力求在应用型高校外语课堂上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思政映射点,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教学“润物无声”。
(三)外语课程思政考核管理阶段(Check): 教学效果的可视性策略
国内众多学者都提出课程思政的测度指标。《英语经贸报刊选读》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这一重要指标,杨晓宏等提出不能仅仅聚焦于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有必要对现有的指标进行进一步完善,切实发挥“互联网+”时代各类技术的特有优势。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不仅要考虑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效果,也需要考虑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学习场所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等[8]。
林瑾等提出要以“多维量化”为标准,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衡量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需要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上,逐步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评价的效度检验结合起来,以知识的获得、智育的发展为主要评价内容,同时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评价参数中。另一方面,在评价方法上,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制定出对教师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效果更为精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9]。
谭红岩等研制了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最终命名为“课程思政自查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点和支撑该指标点的建议材料,并设立“主要问题和改进举措”,变以评为主到以评促建,将对结果的检查前移到建设的参考指标,更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学校层面、二级单位层面和教师层面三份指标[10]。
“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充分结合外语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核心指标,基于该课程特点和学校具体学生学情,尝试构建便于测量的定量指标体系,同时也将质化因素纳入,一并衡量教师、学生、管理者、行政人员等多端群体,制定多主体协同、量化质性组合的应用型高校校本特色的外语课程思政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3),以达到客观主观相结合、知识获得和价值提升共进步的目标。要获得外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成效指标可以通过下述三个途径:首先,通过授课教师进行的各类课堂提问、小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形成性评价,以确定学生对外语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掌握,也可通过课堂讨论、论述题、辩论题等确定学生对思政要素的把握和体会;其次,通过辅导员、团委、宿管老师等了解班级同学的思想动向、入党申请、心得汇报、志愿活动等,以增加思政育人成效的实际支撑;再次,通过班委、同伴、舍友、学生社团等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日常表现、所做作为,以确定外语课程思政成效的真正落地。
图3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成效评价示意图(多主体协同、量化质性结合)
(四)外语课程思政改善管理阶段 (Act): 教学评估的反馈性策略
评估和反馈一直是完善的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恰当的思政要素植入项目落实的有效性、充分性等进行评估。且结合评估工作,适时展开师生掌握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并引导学校及二级学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增强落实外语课程思政的责任感和动力。
在外语课程思政执行过程中要实施监控,检测其思政教学影响,以确定是否产生预期影响,决定是继续执行、修正还是终止它们[11]。PDCA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继而进一步确定新的成效目标。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因“生”制宜和因“师”制宜,关注到学生和老师等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必须对当前授课进行调整,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评估思政要素和外语能力的实施状况,在一个包含多个教学环节的较长时间范围内,力争全面且及时地收集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对于外语课程思政要素植入项目的评估,也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法等。“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多主体协同、量化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且利用考核管理(Check)阶段的三个途径来获取相关数据,分析验证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准确测度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性。《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信息时代的优势,且通过课堂、网络和再学习的三个过程,将课前导入、课程学习、课后测试有机结合,教师、学生和知识共同纳入和谐的学习共同体,打破了思政教育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孤岛效应”,贯彻落地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思政要素植入方式设计得当(如让班级学生围绕“创造力”进行自由写作)、操作细致(如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中国制度创新”“中国科技创新”“传统文化创新”和“中国理论创新”等创新成果)且任务驱动(如要求学生进行全班头脑风暴,讨论自己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创造性思维并尝试创新,将具体的可执行的行动以“弹幕”方式分享,进而制订适合自己的创造力提升行动计划,并在学期内向教师汇报落实情况)。“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思政进展过程中也存在部分缺憾,例如课前活动过多,个别学生没办法同时完成写作和阅读任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少数学生不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投入仍有待进一步反思和改进,需进入下一轮的PDCA循环。
至此,通过检视具体思政要素植入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科学评估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第一轮的PDCA循环结束。对成功植入外语课程的思政要素应给予肯定、进行固定、纳入典型外语课程思政成功案例库,且总结其成功范式、对其进行推广;对有待提升的薄弱项要明确指出,查看其是否存在改进的必要和可能,并将改进的意见反馈给相关老师、院系和教辅部门,进而延续到下一阶段,重新下一轮的PDCA循环迭代。
五、策略:外语课程思政PDCA循环模式的三个支撑
外语课程肩负知识传授和德行培育的双重责任,当前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两张皮”现象亟需改变,解决此问题的PDCA模型需要三个支撑。
(一)外语课程思政的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两者并重
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特点和利弊均不同,针对应用型高校大学外语课程思政,需着力探讨如何发挥两者积极的一面,如何同时运用这两种教法,使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要挖掘外语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将外语学科的学术资源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在外语课堂知识传授中实现思政价值引领, 在价值传播中凝练外语知识底蕴,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做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外语专业知识作为载体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强大的教育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12]。但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硬性植入思政要素,就会导致学生的质疑和排斥,故而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并重就要重点设计,两者水乳交融,才能做到润物无声。传统外语课堂的“知行合一”是学生的外语知识与外语技能的统一;课程思政同时还要求学生对外语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入脑入心”,实现学生的外语知识和政治素养的协同提升,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体而言,第一步是外语课程如何讲出“思政味”,第二步是外语课程如何实现学生对“思政味”的内化和应用。
环境与人,犹如水之于人的关系。通过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外部环境,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应力争做到显性外语知识的“有趣”和隐性思政元素植入的“有品” 同向同行,二者并重,达成最优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无论是从行为,还是认知和情感上,满足这三方面的关系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深入和拥有更多积极情感的完善人格的形成[13]。因此,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要深入具体地分析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全体特征和各专业学生的个体特征。其次,课程设计阶段就需要基于应用型高校这一外部环境中不同专业学生的归属感、能力度、自主性等不同群体特征,在教学方法配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除了做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才”以外,还需着重价值塑造的“德”,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学业发展需求和身心发展需要,在外语知识传授的有形显性展示上,构建有温度和情怀的无形育人,才能真正对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进行思政赋能,做到了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隐显并重。
(二)外语课程思政的各类型课程体系美美与共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需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要注重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总体思路是:设置名师名课,树立优势学科专业的标杆,全面推进,强化核心。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还有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课程,各个类别要建全,更需健全。鉴于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生态特点,外语课程既要有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公共课,也要有针对英语类专业(涵盖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的专业课;除了英语这一“国际普通话”以外,还可根据各应用型高校自身校本特点,开展合适的小语种外语课程。例如:海南省有靠近东盟的地缘优势,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后,位于海南省的应用型高校可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东盟小语种人才,各高校可开设马来语、泰语、老挝语、菲律宾语等;福建省泉州市立足省内海上丝绸之路的良好资源,开设阿拉伯语专业,辐射周边省份的中阿经贸、文化和政治交往。即便是应用型高校中的“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也需做到大学四年不断线,听说读写译全覆盖。外语听力课、写作课、笔译课、阅读课、口译课等,均各有特长,需各个击破,学生才能具备较为优良的外语能力,提升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国际迁移能力,为其学习和就业如虎添翼。
不同类型外语课程思政的进行,也要密切结合各自的课程特性、教学目标、目标国情况、未来岗位职责要求等,提前布局,“个性定制”。每一门课程在充分发挥任课教师或其所在课程组的思想政治素质特点的基础上,基于课程特性和校本实际,设立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思政要素密切结合的教学实践。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列出具体的思政要素对应点,力争将“大国工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中国外交”等中国元素融入、展示、强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细化外语课程的教学方案。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的教学内涵要侧重语言和文化的输入与实践,教学内容要密切贴合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导向,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特别是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出去的能力和见识。通过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各类型课程体系的协同优化, 应用型高校学生应掌握批判性讨论的方法,能正确认识中西差异,会合理且有效论证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四个自信”和家国情怀,让应用型高校学生眼里有世界,更有家国;心中有自信,更有信仰。
(三)外语课程思政的师资队伍协同优化
在应用型高校建成一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过硬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优秀的外语专业教师队伍是外语“课程思政”改革推进的成功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坚持人格要正、政治要强、自律要严、情怀要深、视野要广、思维要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提升外语教师队伍对国家行政方针的正确把握和恰当应用的能力以强化外语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意识。思政材料和外语教学的润物无声和无缝融入的前提是外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应用型高校内部可开展跨系部合作,充分利用知识互补效应,定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到外语学院交流学习,为外语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牵线搭桥。除了定期组织“课程思政”首批示范课程任课教师教学研讨,研究如何将思政材料与所教授课程内容融合,形成每门示范课程比较系统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之外,还可定期组织外语专业课教师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备课。协同的优势就是取长补短,通过协同来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丰富资源之“长”来补上外语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之“短”,以达到开阔外语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外语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最终目标。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更可带着外语教师走出校门与校外专家就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听课、评课也可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部门,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引入各个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行政部门,例如校团委和学工部等。这些行政部门因其工作特质,更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明白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热点问题,进而可以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精准性、时代性、吸引力等方面为外语教师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建议。学工口和教学口齐心协力,完全可以构建位于校内和校外,涵盖外语专业和思政专业的范围广,素质精的外语课程思政顾问队伍,为外语课程思政材料选取的权威性和政治正确而保驾护航,也利于克服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内容的“教师一言堂”和“教师纯主观”的弊端。
六、结语
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有显著特征:课程目标应当凸显外语应用导向,建构学生的外语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应当强化外语知识异质,促进校企学科跨界交融;课程实施应当打破授受教学,强化意义建构,主导实践经验。
结合自身特征的应用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是基于育人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实际上,基于PDCA循环过程的外语课程思政动态评价模型是一个以PDCA的四个阶段,不断循环形成的系统,这一系统由一组共同作用而又彼此独立的一系列环节(计划、实施、考核、改善)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环节可以有效地解决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最终实现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因此外语课程思政评价过程是一个基于育人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
PDCA循环模式的理念科学,能较为规范地推进外语课程思政项目植入,且能有效地发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并以数据为支撑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PDCA循环模型运用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重点关注思政要素成功植入项目,推动外语课程思政成效的不断提升,对于夯实外语新文科建设和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外语课程思政的成效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对其指标关键点的科学测度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短期内较难得出其成效大幅提升的有力佐证,但长期持续的PDCA循环可以建立起内容丰富的外语课程思政要素植入项目库,进而有效解决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这个问题。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把控与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无法完全相同,育人毕竟不是机械地生产产品,课程思政的产出也具有较多的隐性特征,将基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模型运用于高校课程教学或许还需进行一定的“弹性移植”。同时,对于实物的产品而言,其管理目标和质量数据的量化颇为刚性和较为容易,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人”,考核手段和育人目标中的非量化比例不小。下一步研究拟对外语课程思政成效提升的PDC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或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用数据来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