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加压弹力袜对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2-11-16曾少秋

智慧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弹力袜双下肢血流

曾少秋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在住院患者中,最好发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DVT是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指的是在深静脉内非正常情况下凝结,引发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受损及血流滞缓,会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据有关资料[1]显示,这种病症的发生率在17%~30%以内,如果患者卧床时间保持在10d以上,就有60%的可能性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是患者已经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则诱发器官功能异常,需要推迟出院时间进行观察,重则致残或直接致死;国内外相关指南[2]曾多次提出,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使用加压弹力袜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所以近期,在各类疾病的住院患者中加压弹力袜几乎成了一种必备工具,款式样式较多,而我国并未提出针对不同款式加压弹力袜的实际效果分析探究[3]。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观察临床中常见的三种加压弹力袜的应用效果,寻找出其中最为科学合理化的一种,希望对临床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提升能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来本院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8例进行研究,研究时段在2018年6月-2020年8月,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三组。过膝低压组(n=26)男14例,女12例;年龄62~83岁,平均(72.51±2.67)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各16、10例;发病前ADL评分(60.23±6.52)分;疾病首发19例,复发7例。膝下中压组(n=26)男15例,女11例;年龄61~84岁,平均(72.68±2.79)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各15、11例;发病前ADL评分(60.78±6.16)分;疾病首发20例,复发6例。膝下低压组(n=26)男14例,女12例;年龄63~84岁,平均(73.02±2.51)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各17、9例;发病前ADL评分(61.10±6.79)分;疾病首发18例,复发8例。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全部过程完全知晓,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②≥60者;③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4];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既往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史者。

排除标准:①服用过抗精神疾病药物、伴有严重精神病史及脑血管癫痫病史者;②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③短期内服用过抗凝血药物者[5];④伴有下肢局部皮肤破损者;⑤下肢畸形、严重肿胀、肺水肿者;⑥对梯度压力弹力袜材料过敏者。

1.2 方法

干预方法:对每一位患者实行相应的常规护理方案,常用措施包括入院宣教、按照医嘱用药、保护下肢血管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为控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应依据患者治疗进展制定相应的下肢功能锻炼方案,指导患者开展腓肠肌和肱四头肌的向心性按摩、踝泵运动、腘绳运动等各肢体关节主、被动活动,每天进行3次,每次不少于20min,当然还有踝、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此外需要结合患者的现状遵循医嘱采取抗血小板类、抗凝类药物加以预防;除了上述处理措施以外,还要给所有患者穿着款式不一的加压弹力袜,要求护理人员先对各位患者的腿围和下肢长度进行仔细测量,确保弹力袜的型号与其相符,同时还得把加压弹力袜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穿着方式集中讲解给患者听;过膝低压组、膝下中压组和膝下低压组需要分别穿着上过膝低压弹力袜、膝下中亚弹力袜与膝下低压弹力袜,对应规格为15mmHg~20mmHg、20mmHg~30mmHg、15mmHg~20mmHg;要求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应检查,在确定未出现禁忌证后,确保穿着的加压弹力袜为对应型号,在无特殊的时候不能随意脱下,要求一直穿到转科或者康复出院为止;三组患者入院的两天内要先做好深静脉血栓评估,随后每个班次也是如此,除非患者表现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或已完全恢复后出院才可结束。所有护理人员均需观察与统计每位患者加压弹力袜的穿着不适感和穿着松紧情况,患者的使用依从性也得仔细询问并记录下来。

1.3 观察指标

(1)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评估:对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内容包括四个项目在内,分别是超声诊断、下肢肿痛、腓肠肌压痛和浅静脉明显充盈[6]。

(2)双下肢皮肤温度以及静脉血流速度:在干预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三组患者双下肢的股浅静脉血流速度、腘窝静脉血流速度,并对下肢皮肤温度进行测量[7]。

(3)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评估:在患者空腹状态下于干预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4)患者使用加压弹力袜过程中出现穿着部位的不舒适表现:详细观察患者IUC住院过程中使用弹力袜时出现的不舒适表现,内容包括三个项目在内,分别是袜口卷边、皮肤勒痕和加压弹力袜穿着部位的皮肤红疹与瘙痒。

(5)临床依从性评估:护理人员负责检查患者住院过程中弹力袜使用情况,统计出现的不规范穿着、随意穿脱表现设定为依从性判断依据。完全依从:患者能够正确穿着,并依据具体要求使用弹力袜。部分依从:患者住院期间随意穿着方法及不规范表现在5次以下。不依从:患者在住院时随意穿着表现或穿着不够规范次数在5次以上。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双下肢皮肤温度以及静脉血流速度、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描述,采取t检验;DVT发生率、使用弹力袜不良率及临床依从性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DVT发生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已经降到7.69%~11.4%,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后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DVT 发生概率比较[n(%)]

2.2 三组患者干预后双下肢皮肤温度以及静脉血流速度

膝下低压组比过膝低压组、膝下中压组双下肢皮肤温度更低,股浅静脉血流速度及腘窝静脉血流速度更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干预后双下肢皮肤温度以及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表2 三组患者干预后双下肢皮肤温度以及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2.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干预前凝血指标接近,差异性较小(P>0.05);膝下低压组比过膝低压组、膝下中压组PT、APTT更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4 三组患者使用弹力袜不良情况比较

穿着膝下低压弹力袜的舒适度最好,对比另外两组有着明显区别,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使用弹力袜不良情况比较[n(%)]

2.5 三组患者临床依从性

膝下低压组(96.15%)比过膝低压组(61.54%)、膝下中压组(76.92%)临床依从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三组患者临床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也导致了我国人民群众的饮食出现了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协调等现象,导致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提高[8]。脑卒中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少数脑卒中发生在中年或者少年时期,脑卒中非常危险,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而且会严重影响患病者的智力,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智力水平下降,对于脑卒中患者出现肢体的偏瘫也是脑卒中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会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以及患者相关的家属造成较大的社会负担[9]。

3.1 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面

加压弹力袜的应用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效果。我国每年基本都会新增一百万以上的脑卒中患者。据不完全统计,脑卒中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11%~70%不等,特别在患病初期患者因活动受阻会使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10]。所以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或直接死亡,都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着直接联系。据有关资料显示,对于内科住院患者来说,如果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实现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控制在50%以内[11]。本研究运用加压弹力袜在患者的足踝位置增加压力,并循序渐进地减少小腿到大腿的区间压力,利用压力差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有效避免了血液大量瘀滞于患者的下肢血管部位;除此之外,加压弹力袜的压力作用能加快血流回流速度,使回心血量升到正常值,所以它还具备促进骨骼肌泵以及改善静脉高压等多重功能,在改善淋巴回流与静脉血液等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12]。从本研究的最终结果不难得知,老年脑卒中患者在穿着上加压弹力袜之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已经降到7.69%~11.4%,明显比文献报道的数据低出许多,但通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后却发现,组间数据并没有太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也就说明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面,过膝低压弹力袜、膝下中亚弹力袜与膝下低压弹力袜所起到的作用基本保持一致[13]。

3.2 加压弹力袜穿着后穿着位置出现不舒适情况的发生率受压力和对款式的影响

使用加压弹力袜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类不舒适的症状,比如皮肤出现红疹、勒痕,感到瘙痒难耐,因在关节处积累袜口卷曲而引发止血带效应,导致阻碍下肢血液,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等[14]。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膝下低压弹力袜造成的患者不舒适情况最少,因为膝盖上方出现过膝低压弹力袜的袜口,在患者开展下肢活动时弯曲膝盖,会使袜口卷边,长此以往该处皮肤就会有勒痕出现,还可能引发压力性损伤症状,再加上它的长度要比另外两个款式更长一些,每次穿上或脱下自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膝下中亚弹力袜引起压力位居于首位款式,会增加发生皮肤勒痕的可能性,在穿着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也更低一些[15]。从表中的数据资料可以直接看出,通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穿着膝下低压弹力袜的舒适度最好,双下肢皮肤温度更低,对比另外两组有着明显区别,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无论是从患者不适症状的发生率还是使用舒适度的情况来看,都是穿着膝下低压弹力袜的患者整体表现最好。在日常护理期间,为避免患者出现不舒适症状,护理人员就得在评估加压弹力袜应用效果方面多下功夫,做到早发现和早处理皮肤红疹、勒痕等情况。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膝下低压组比过膝低压组、膝下中压组双下肢皮肤温度更低,股浅静脉血流速度及腘窝静脉血流速度更慢,PT、APTT更长(P<0.05)。可见穿着膝下低压弹力袜可提升血流速度,从而对静脉肿胀进行良好预防。膝部压力释放弹力丝的作用为放松膝部,缓解压力,确保促进腿部血液流动,保证压力模式,双层三角连接边可保证袜子的稳固性,促进股静脉的血液流动,维持良好的压力模式。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膝下低压组比过膝低压组、膝下中压组临床依从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穿着膝下低压弹力袜能够保证患者舒适度,提升临床依从性,保证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穿着膝下低压弹力袜对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下DVT形成的效果良好,能够减缓患者静脉血流速度,提升临床配合度,实践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弹力袜双下肢血流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如何选择合适的静脉曲张弹力袜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医用弹力袜 你会穿吗
静脉曲张患者怎样选择弹力袜?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