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景观构成要素探析
2022-11-16何佳黛唐贤巩
何佳黛 唐贤巩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5)
引言
21世纪初,《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各种形式的文化都应当作为人类的经历和期望的见证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以支持各种创作和建立各种文化之间的真正对话”[1]。从此可以看出,保护历史文化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在今天这个多元文明共存的时代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大国,农耕文化涵盖世代承袭的农作方式、农作环境、农作器具及与之相适应的习俗与信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城镇城市化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愈加淡薄的情况下,我国古老而辉煌的农耕文化正面临着传统的断裂以及特征的流失。
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深刻认识,文化保护的对象也被拓展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概念,与其它类型的文化类型相比,文化景观注重的是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演化[1],与当地的生活传统或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都使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发展和焕新农耕文化,有利于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3]。农耕文化景观,作为一种能够代表中华农耕文明时代精神内核和杰出成就,是反映长期以来某一地区人民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良好互动的文化景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的特点以及农耕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对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1 农耕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农耕文化作为当中重要一部分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生产生活。农耕文化具体是指通过农耕生产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与农业社会相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农耕文化分为3个层次,人类自然生产而产生的物质文化,如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目的,发明了适宜于不同地区不同地形的农耕工具;以适应不同地形和不同气候的地区为目的,所培育出的农作物等以及不同民族间繁杂丰富的服饰装扮和建筑群落等这些都构成了农耕文化的物质基础;农业社会发展产生的制度文化,古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是以户为单位,同姓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家结成宗族,宗族又聚族而成一个个社会经济体并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之下形成了国家,最高统治者实行重农政策、健全农业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等,这些制度文化使中国农耕文化趋于完备[4];人类在农耕环境中产生的精神文化,如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总结了用来生产实践的农学思想和农书,以及“清明节后、点瓜种豆”等农谚俗语,还有各种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民间艺术形式。此外,农业生产总结出的生产经验、节气知识和农耕生活中日常的节庆文化、风水丧葬都构成了中国农耕文化中的精神文化[4]。
1.2 农耕文化的特点
传统农耕文化的特点简单概括可以分为横纵2个点。这2个点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历史面貌。
从中国版图全貌横向联系角度可归纳出农耕文化具有地域性。费孝通先生说:“代表着农耕的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中国地广物博,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不仅衍生出众多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各地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的日常生活中,为适宜不同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环境条件而因地制宜的创造了农作物、农具、农业技术等核心。形成了多样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而发展了自己的农耕文化。
从干燥的北方到湿润的南方,从山地高原的西部到沿海大平原东部,农业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5]。如西南的梯田文化、东北地区的黑土文化以及江南的圩田文化等,均为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俗。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的地域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演变角度整理出农耕文化具有延续性。农耕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性文化遗产。属于文化的范畴,同时也是历史的范畴[5]。至今依然可以从当今的农业生产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瞥见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如,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陕西勉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水田陂池模型—陂塘养殖与水稻灌溉相结合。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大田与水体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经济。还有至今在一些地区仍存在的祈年求雨习俗、丰收庆典习俗等,二十四节气习俗,最早也是最完整记载在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各区域因地区环境,经济和文化差异而发展过程各异,但是组成农耕文化的文化链条均未断裂。
2 传统农耕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内形成某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是“附和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7],因而文化景观由自然和人文2大景观类型组成。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要素特征深刻反映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自然和人文组成的物质空间中[8],人们从中感知要素组合起来的整体景观意向,从而形成独特的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体系。一些典型性的要素形成了这种景观体系,这种要素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以及建筑与聚落。
2.1 土地利用形式
土地利用形式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景观。土地利用直接体现了居民进行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同时也是人们对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进行认知与利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8]。因此,其自然和文化景观是有机结合的。通过对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形式的比较,可以发现江南地区的土地利用是呈现出边界极为不规则、类似细胞状的土地使用形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形式呈现出“基+塘”的特点,其形态十分规整;皖南徽州文化区域由于地势低洼,因此在地形上具有“坝地+梯田”的特点;而在中原北部,由于是一片平坦的旱地,土地使用的特点是矩形,并有一定的规律性[8]。这些差异构成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地域版图,揭示出农耕文化景观的特征和其形成肌理。
2.2 水资源的利用
在农业社会里,水是农业的命脉,水的投入数量直接决定了部分农业的收成。因此在传统农耕文化景观构成中,水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要素,而且支配并引导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远从夏朝开始,人们就近水而居,而后垦地耕种,兴修水利,引水灌溉,以便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几千年的亘古亘今中华历史上,都江堰、郑国渠、永济渠、木兰坡,这些著名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都是中华人民遗留下来的。时至今日,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这类近代水利工程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而这些伟业无不见证着中国农业水利建设历久弥新。除了挖掘水利设施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人们渐渐发现并感叹于水利工程中的绚丽多彩的意境美。变化万千的水形态,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思,更给文人墨客以创作启示。近代诗人邢锦生在《锦城竹枝词》中写到:“都江三月堰初开,雪浪云涛滚滚来。待得灌田春水足,万畦秧子一齐栽。”生动地记录了春季都江堰开放时,水流如云涛滚滚而来浇灌耕地的情形。还有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担任知府时,因西湖被洪水淹没,于是组织修建了一座水库,用西湖的水来浇灌周边的数千亩田地。与此同时,他还命人在湖岸大量种植杨柳,修亭台楼阁装饰景色。后来苏东坡到杭州任上,浚西湖、筑长堤、沟通西湖南北交通,并遍植桃柳,因此得名“苏堤春晓”。又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余尝谓杭之治,非西湖不能成也。”可以说,西湖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和景观相融合的杰出范例,体现出古人兴修水利的同时不忘要顾及和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满足其功能为前提,达到艺术性地营造水的目的,这一工程和艺术相融合的理念甚至对于现代水利进行规划和设计,都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2.3 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
《史记》中提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域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各地域农户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耕作物和耕作方式进行耕作,这体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中显著的地域性。其中,以生产空间和居住空间为中心而形成的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最为直观。
在生产空间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当地特色农作物。如由辽河冲积形成的辽河下游平原,特点是平均气温比较低,局部有盐渍化,沼泽地较多。主要农作物以水稻、高粱、玉米为主。淮北平原位于淮河北侧,黄泛区南侧,由黄河泛滥与淮河冲积而成。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于多种作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生产出了大量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副产品。特别是淮河流域又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由于过去黄河泛滥成灾,淤塞了淮河主干道,致使该地区经常性地发生灾荒,淮河疏浚治理之后,淮北平原就成了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区域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冬季漫长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因此这里也成了人们喜食的蔬菜作物集中产地。
生活空间中的房屋、房屋和院落中的植物,既凸显了农耕文化的地域特色,又体现了其主人的文化喜好和精神寄托。除了常见的以松象征长寿,以牡丹象征富贵,以梅兰竹菊象征四君子,来突显个人风骨的植物外。其中银杏、垂柳、栀子、芙蓉、美人蕉、荷花等也都成为文人墨客揭示“高洁与富贵”的文化偏好。橘树、柿子树、石榴树、枇杷、桂花等偏重功能实用性的居住植物群落彰显出农家庭院“平静而满足”的心境和实用功能。
2.4 建筑与聚落
建筑与聚落是广泛认同的地方性传统文化景观的典型[8]。建筑是人在自然中生产生活的安全基础,是人们对自然界独特认识的物质载体,其集中反映了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如为了适应不同地质和气候条件房屋的类型和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它们和道路路网、自然资源等的关系,并因此建立起具有依托自然又抵御自然的对立统一体系,侧面反映了传承千年的“天人合一”的农耕思想。
聚落是传统农耕文化景观的综合反映,也是地方性文化景观的内在体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农田+鱼塘”为基础的块状聚落,这是一整套形态规整的生态系统。而在江南水乡,人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沿着水系排列的房屋形成了一条直线的聚落,村落两边是农田,鱼池交错,形成了江南水乡民居的典型形态。在皖南山地地区,那里的人们背靠着山,面对着山谷,有一条小溪从村子里流淌而过,再加上“坝地+梯田”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山地生活方式。建筑与聚落所形成的生活空间的营造充分反映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建立的独特知识体系,成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的最典型的构成要素[8]。
3 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设计思路
在充分理解地域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进行提炼、延续、象征。创造性地再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是对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设计思路之一。
3.1 提炼
提炼,是从传统农耕文化的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中,选取或挖掘当地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符号[9],强调的是当地景观的地域性及当地文化特色。以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方式、建筑与聚落和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4个方面为重点和设计切入点,运用设计语言对其自身的文化、地域特征进行了精炼,赋予其观赏或互动的功能,并利用景观的形式体现出来。
3.2 延续
这种延续不只是直接式保留的延续,亦不是间接性借鉴的延续,这种延续指的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景观构成要素组合起来的延续。上面提到,土地利用形式、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水资源的利用和建筑与聚落4个要素皆为诠释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之钥匙,但唯有这些要素在具体空间中组合而成的高度和谐的生产生活空间,才能成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中之内核。这几种要素结合所形成的多层面的居住模式,进一步传承了当地农耕文化景观图示,并传递了当地农耕文化的内在规律和特征。
3.3 象征
在《乡土中国》里,费孝通先生说:“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要使多数人对同一象征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可以得出,在农耕文化景观中,象征是是用具体的景观要素组成的整体景观意象,来代表农耕文化中的意境或思想意蕴。其体现了地方的人文精神,是景观形成的精神场所与观赏者之间的共鸣。
4 结论
现今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对接,发展乡村振兴势在必行,而传统文化则是乡村振兴之基石,强化传统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之重要手段。农耕文化景观作为农耕文化传承的媒介,推动农耕文化景观发展是传承传统文化重要的一步。本文以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农耕文化进行阐述并其特点进行了分类;梳理现存传统农耕文化景观,并提取了形成农耕文化景观的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以及建筑与聚落景观构成要素。加强了与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的生产空间的景观延续,并对农耕文化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多层次剖析,并对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设计提供思路,以期对今后发展文化景观及创造可持续景观的营造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