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22-11-16刘京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准确性培养基食品

刘京娟

(蒙阴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临沂 276200)

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大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为了让人们获得安全的食品,食品安全检测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整体业务能力,通过高质量的食品检验工作提高食品安全,形成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因此,有必要做好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工作。

1 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主要体现为食品检验检测人员专业性不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力度不足及食品检验检测流程不完善等。

1.1 检验检测人员专业性不足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迅速发展,食品加工技术得到巨大进步与突破,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质量检验标准需要及时调整与更新。但实际上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依旧采取落后的检验检测手段,这类技术效率低且更新滞后,不能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市场上出现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食品,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生命健康。

1.2 检验检测力度不足

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需要从生产环节着手,提高对销售及流通等环节的重视程度,尽可能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国内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重点问题为成品食品、原材料及加工过程中监督不到位。当前针对食品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质量的相关检验规范较为缺乏,造成实际检验检测工作存在严重不足,监管漏洞的存在造成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另外,国内不同地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及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商家钻技术漏洞,向市场上输送劣质产品。

1.3 检测流程存在问题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有着严格的标准,也有着较为完善的流程,所采用的技术及检测内容复杂性较高,检测工作开展时需要对食品进行分类处理,还要考虑生产时的温度、时间等因素[1]。同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过程中需要抽检食品生产及流通等环节,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目前虽然国内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不断成熟与完善,但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加上市场上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造成极大影响。

2 食品检验检测质量问题的成因

2.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操作水平以及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也会存在差异。对于检验人员而言,部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相对较低,在开展检验工作时难以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检验流程,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不利于整体检验水平的提升。人为因素体现在多方面各个环节中,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这一因素的影响。食品检测的基本指标就是检验标准,虽然国家详细规定了各类食品的检验标准,但实际检测时依旧可能出现问题,需要灵活运用标准。如不同样品的使用标准不同,固体用质量,液体用体积,而黏稠液体会附着到容器内壁,样品体积会出现较大误差,因此也要选择称重方式。如果检测人员不能灵活运用,也会影响检测结果[2]。

2.2 技术因素

采集食品样品的方法较多,不同采集方法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食品检测时并不是所有样品采集后都立刻进行检测,而是需要经过一定处理,样品预处理直接影响到后期质量。通常样品预处理后会直接检验,但也有部分样品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如果保存方法不合适,会出现样品变质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检测过程中培养基、试剂、菌株等选择也对实验结果有着直接影响[3]。

在食品的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处理流程不规范也会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样品的采集、制备、接种以及验证等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以及校准检定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因此设备因素控制管理也是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方面。

对于食品的检测工作,需要在正式开始之前,对实验平台以及整个实验室的清洁工作进行排查,并及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有效避免环境因素对总体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在进行食品取样和处理前,需要使用紫外线灯方式进行消毒,并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消耗品,有效避免细菌的扩散,降低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 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 样品采集和处理的质量控制

(1)选择可以真实反映本批次食品情况的样品,样品本身要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及代表性。采样时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依据食品种类选择采样方法;根据食品检测需求与样品特点选择预处理方法,样品抵达实验室时判断是否编制、是否满足检测标准。同时,对于特殊类样品要注意保存条件,如海鲜类、肉类等样品不能及时检验时,需要在0~4 ℃的冷库中保存[4]。

(2)合理使用培养基。在微生物生长检验中,培养基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检验结果的精准度。因此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及时做好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工作,以不断提升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工作目标。对于实验室而言,在采购培养基时,需要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合格,培养基进入实验室之后,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做好贮藏工作,保证其有效期。

(3)试剂的使用。在食品检验之前,需要做好试剂的检测工作,保证其使用性良好,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好记录,没有达到标准的需要及时进行销毁。在使用药品、染色液、缓冲剂时,需要做好蒸馏、去离子和无菌处理等操作。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及时做好试剂的管理,具体包括试剂生产批号、进入实验室的日期、使用日期等内容,并且定时对保存的试剂进行检测,保证其能够使用。

3.2 检验环境质量控制

食品检验的准确性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检测环境控制。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保证检验环境无菌、卫生;对于走廊区域、管理区以及样本区,需要严格按照环境标准进行日常管理。对于无菌室而言,需要做好标识,在无菌室灭菌处理时需要使用紫外线或者臭氧进行灭菌,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灭菌规章制度,保证检验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工作流程开展工作,确保灭菌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及时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处理之后进行空气落菌实验。一旦发现不达标应及时处理,提升检验质量的控制水平[5]。

在检测工作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实验数据容易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环境温度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容易出现检测数据失真问题。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检测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必要时,可以使用一定的温度控制设备,及时关注温度变化,降低温度因素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

3.3 检验技术质量控制

食品检测中使用离子色谱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样品检测的顺序问题;②注意待检测样本的复杂性问题;③尽可能保持温度稳定,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1 注意检测顺序

选择适量的待测样本、加工处理待测样本、加工完成之后开展过滤操作时食品过滤的主要程序。在过滤样本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按照过滤规定,选择厚度为0.4 μm的滤膜,避免后期在处理过程中出现堵塞问题,确保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3.2 需要格外注意水体成分中的复杂性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别性较大,因此部分食物具有非常明显的复杂性。在开展离子色谱技术检测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相应的稀释处理,从而有效降低样本的复杂性。通常情况下,会使用淋洗液进行稀释处理。借助淋洗液的化学特性达到有效分离。但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应该控制淋洗液的使用量。如果淋洗液的浓度偏高,将会影响离子色谱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检测设备质量控制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时,通过检验检测预警系统,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对污染物进行检测时,食品检验检测预警系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协调和配合。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时,检验检测设备的质量和精度极为关键,一个小数点的失误有可能导致整个检验检测数据相差甚远,从而对整个检验检测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整个检验检测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检验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这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免出现零件损坏和老化等问题,以此控制整个检验检测的精度和质量[6]。

同时,通过对检验检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仅为整个检验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保障,还能有效降低检验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系数,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针对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时,经常会用到一些化学药剂,而这些化学药剂的保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隔绝氧气、绝对低温等,这些都需要借助一定设备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对于检验检测设备在日常使用中一定要加强管理,定期维护,避免出现问题而导致整个检验检测无法正常进行。同时,设备应用时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校准、检定仪器设备,随后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维修计划做好仪器设备维护,避免仪器偏差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4 结语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民生,需要提高对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视,不断完善食品检测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以保证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同时,需要做好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引入离子色谱技术等新技术,实现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准确性培养基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各种培养基制作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