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途径及推广难点分析

2022-11-1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源县农机农户

陈 惠

(新源县则克台镇农牧业机械化管理服务站,新疆 新源 835802)

0 引言

受新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户传统务农观念影响,加之技术相对落后,农民抵御风险能力也较弱,限制了新技术和新机型在新疆的推广和使用。在此背景下,新源县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发展现代化农业方针政策,大力推广新型农机技术应用,改变了农民对新型农机的认知水平。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推广工作得到一定发展,全镇农牧业生产总值2.84亿元,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 370元,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 525元。但目前的新型农机推广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例如,农民对于农机技术认识不足,因此要推广新型农机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1-2]。

1 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途径分析

1.1 优化农机租赁作业成效

新疆新源县地区以个体农户进行小规模生产为主。在农业生产中,通常在生产农作物各个环节中以新型农机技术为辅助。但从以往租赁农机完成工作情况来看,显示农机作业效果不佳,致使农民有所抱怨,却未有相应解决对策。在农机服务过程中,以管制方式将作业品质强化升级,对拥有作业效率高、生产作物品质好的农机服务业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鼓励其能够有效对农户进行农机技术服务,这对于农机企业之间进行良性竞争起着促进作用,也能够加快设备服务企业把新型农机投放到市场中,优化新型农机技术[3]。新源县现已经注册成立农机合作社3个,参社社员户数142户,228人。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区面积67 hm2。通过集中连片统一耕作种植对比,推广统一作业标准化技术,农机作业水平逐年提高,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 79.3%,比2019年增长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机耕作业面积3 336 hm2,机耕水平达92.3%,机播与机收面积均为3 014 hm2,机播、机收水平均为90.1%。

1.2 完善新型农机技术服务体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新型农机技术有效应用,就要完善其服务体系。优化农业法律制度,可以促进农户对新型农机技术应用自主性,让新型农机技术得到实际应用的同时优化相关配套制度,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并且要对运行制度进行优化,新型农机技术推广和实施效果与运行制度规范有着紧密联系。从奖惩、薪资待遇、人事调度等多个层面作为完善制度切入点,加大对新型农机技术使用者和推广者的监督力度。

新源县农机服务体系已经形成,现有农机配件销售点3个,农机维修点15个,镇农牧业机械化管理服务站1个,发展农机手社员386人。尝试推行跨区域作业,在2019年春季耕作时期,组织了15台现代农机到外地(跨县)耕地1 200 hm2,探索了新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新路子,新农机大服务的新格局得到了尝试。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48户,共1 160 hm2,合计3 129 660元;玉米耕地地力补贴563户,共1 925 hm2,合计519 498元,因新引进M751玉米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熟期适中、柱形合理等优点,铁木里克村种植67.2 hm2,年产量达87 t以上。小麦、玉米保险共2 984 hm2,保险率为100%。

1.3 适应高品质的农业生产要求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理念不断被大众所认可,越来越精细化要求其生产作物高品质和安全性。例如近几年在种植玉米时,应用新型农机设备进行种植比单靠劳动力完成种植的越来越多[4]。两者相比较之后,应用新型农机设备种植的玉米摄取资源平衡性较高,玉米能够综合生长。在农机作业的同时,要配合进行精细施肥、变量撒药等现代化技术,这样既可以保证高产出玉米,降低肥料、药剂对作物品质影响,利于强化玉米综合品质,又可以有效降低种植强度。新源县农机总动力达1.6万kW,同比增长12%,农牧机械原值4 100余万元。现拥有各种农机具395部,其中拖拉机215台,联合收割机6台,耕整机89台,排灌机械21台,平均每年可以灌溉2 000 hm2,各类播种机64台。

不断提升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开展以深松技术为主题,完成深松推广面积为155 hm2,所需机耕费用达100万左右。实施深松技术后,冬麦产量比常规田平均增产2 970 kg·hm2,玉米田在极度干旱情况下,平均增产1 320 kg·hm-2。在20~30 cm深度范围土壤含水率比常规种植高约33.3%,土壤保湿程度延长,新农机技术使用不断提高。

2 新型农机技术推广的难点分析

2.1 限制于使用风险

在农机创新研发过程中,基本要求是对技术水平不高、性能存在瑕疵及时舍弃淘汰,加以更新换代。往往农户在采购农机时,会担忧花费大量资金所购进的新型农机会很快遭到淘汰,常常会倾向于选择保守农机类型。再就因为新型农机技术未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其使用寿命、适配程度、技术稳定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检测与研究。在此情况下,农户一般会持观望态度,当新型农机技术受到生产实践全面认可时,才会考虑购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效率。

2.2 限制于高额成本

一般新型农机生产融入许多新技术手段,例如增加新型控制芯片、传感器等部件,其研发成本之高,增加农机生产成本[5]。虽然农机购置补贴全面落实,但是农户对购进农机有自己的预算。即使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融入新技术的农机作业水平较高,拥有很多优点,但其需要购进金额超出预算时,就会考虑到收回购机成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便不愿意选择购进新型农机。

2.3 限制于适用范围

当前在新疆新源县内,大部分农村地区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土地承包分散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农民承包的土地分散,面积有限,而且地势不平坦。新型农机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农业生产规模,难以在小面积土地内进行作业,发挥其优势,极易消耗大量资源与时间,局限性很强。

2.4 限制于农民的思想认识

新源县近些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外涌出,导致农民老龄化严重。此外由于已经适应了传统的务农模式,对新农机、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也较弱。虽然一些新型农机到当地进行示范使用,但因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农业机械的功能与效率,甚至由于不当操作、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导致机械频繁发生问题,一旦出现故障不能独立处理,因此,降低了新源县农民对新农机的认可程度[6]。

2.5 限制于推广方式

新源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新农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政府对于农机的补贴工作仍然没有很好的落实,应该发放给农户的补贴没有及时的到达农户的手中,由此导致农户对新兴的技术设备保持观望的态度,限制了农机设备的推广工作。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关注新技术设备的供应状况,以及对应的政策补贴情况,要加强监管,确保政策的补贴力度落实到位,坚定农户购买信心,使得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工作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7]。此外,推广人员也只是政策性的传达,方式单一,且推广缺乏配套途径。

3 新形势下推广新型农机技术处理对策

3.1 针对使用风险建立保障机制

首先,通过建立试验基地与示范园区、给予新农机技术应用的农户一定补贴以及设立服务站等来帮助农民较好的掌握新型农机技术,让农民对新农机推广建立信心。其次,试点企业可以派出专业的技术人员给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增加农民的使用信心,减轻顾虑,有利于新型农机推广。

3.2 针对高额成本出台补偿措施

首先,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新型农机购买给予相关的补贴,让农民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优惠。其次,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农户进行技能培训,以此来促进新型农机的推广。

3.3 针对使用范围的限制,鼓励示范引领

首先,优先培育一批有一定技能的示范户,以此来引领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其次,通过政府引领让相关企业与农场、农村农业合作社建立协作机制,试点示范,以此来提升新型农机的推广效率。

3.4 努力改变传统生产观念,打破农民的思想认识

一方面,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教会农民用发展眼光去看待新型农机技术。另一方面创新新型的农机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建立便捷高效的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让广大农户意识到新型农机推广是当前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发展途径。

3.5 推广方式的优化与提升

推广工作的提升必须依靠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体系建立来实现,农机主管部门能够有效调节推广部门和农业生产机构或个人之间的联系,并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经营及农机技术推广组织的专业性。通过多种政策支持农机推广工作有效进行,保证农机推广工作能够高效利用现场推广、网络推广、新媒体推广等多种形势实现新技术推广的基础工作。同时,集中化地组织农机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参与农机新技术及推广新方法的相关培训,以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更新速度。推广人员还应加强与技术研究部门、农机生产厂家、农机售后及维修部门的联系,保证新型农机推广在技术、质量和售后等各方面的合理性。并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强化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认识能力,以减轻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高农机推广的实际效率[8]。

4 结论

新源县正在实施乡村振兴,且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具有较强可行性以及实践价值,有效落实好新型农机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新源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新源县农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不一样的农机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杏花绽放的四月天
新疆新源县天然草原白喉乌头初步调查与防治对策
双语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以新疆伊犁州直新源县为例